-
公开(公告)号:CN11756359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63657.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油氢解生产1,3‑丙二醇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浸渍法,将金属铱和铼依次负载到二氧化硅载体上,干燥后,获得催化剂前驱体;S2.将步骤S1获得的所述催化剂前驱体经高温还原,制得催化剂原粉;S3.将步骤S2制得的催化剂原粉与酸溶液在室温下混合搅拌,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需铱铼双金属催化剂。将制得的铱铼双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甘油氢解生产1,3‑丙二醇的反应,可以提高1,3‑丙二醇的选择性,同时降低1,2‑丙二醇的选择性,这有利于降低后续产物分离工艺的复杂性,降低分离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654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5808.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3/89 , B01J23/755 , B01J23/80 , B01J23/825 , B01J23/889 , B01J23/843 , B01J23/835 , B01J23/00 , B01J37/03 , B01J37/18 , C07D21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i‑M单原子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以镁铝金属混合氧化物MgAlOX为载体,负载第一金属Ni和第二金属M,其中第二金属M选自贵金属Pt、Ru、Pd、Rh、Ir、Ag和Au中的一种,或是非贵金属Fe、Co、Cu、Zn、Ga、In、Mn、Bi、Cd、Sn中的一种。通过配置Ni、M、Mg、Al的混合金属盐溶液,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Ni/M/Mg/Al四元层状氢氧化物材料Q,再经过热还原得到负载型Ni‑M单原子合金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用于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选择性加氢制备2,3,5,6‑四氨基吡啶的反应中,在温和条件下便表现出高活性与高选择性,避免了在高温条件下过度加氢等副反应的发生;还具有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和寿命长等特点,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19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8726.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3/644 , C07C45/39 , C07C4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界面结构均一的Pt‑MOX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浓硝酸对载体进行预处理;将助剂化合物、络合剂、溶剂,与预处理后的载体混合得到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经老化、干燥、煅烧,得到负载助剂氧化物MOX的复合材料,所述助剂氧化物MOX为Bi2O3或Sb2O3;将所述复合材料采用原子层沉积法沉积Pt,得到以Bi2O3或Sb2O3为助剂氧化物的Pt‑MOX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中Pt‑助剂氧化物的界面含量高,界面结构分布均匀,且Pt颗粒分散性高、粒径大小均一,在非均相介质中能高效催化甘油氧化制备1,3‑二羟基丙酮(DHA),甘油转化率和DHA收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63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63657.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油氢解生产1,3‑丙二醇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浸渍法,将金属铱和铼依次负载到二氧化硅载体上,干燥后,获得催化剂前驱体;S2.将步骤S1获得的所述催化剂前驱体经高温还原,制得催化剂原粉;S3.将步骤S2制得的催化剂原粉与酸溶液在室温下混合搅拌,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所需铱铼双金属催化剂。将制得的铱铼双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甘油氢解生产1,3‑丙二醇的反应,可以提高1,3‑丙二醇的选择性,同时降低1,2‑丙二醇的选择性,这有利于降低后续产物分离工艺的复杂性,降低分离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029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444904.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径向分布的堆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轴向反应器中设置与催化剂堆积高度相同的柱状丝网,所述柱状丝网与所述轴向反应器同轴,将所述轴向反应器在径向上分为中心部分和环形部分;将催化剂以自由落体的形式分别装填到所述中心部分和环形部分;其中,所述轴向反应器为反应器直径与催化剂颗粒直径比值较小的反应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堆积方法的轴向反应器。所述堆积方法和轴向反应器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床层压降,减少能耗;强化对流传热,使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59405.6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3/825 , B01J23/89 , B01J35/00 , C07C5/09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Ni‑In‑M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以镁铝金属混合氧化物MgAlOx为载体,负载金属Ni、In和M,所述金属M为Pd或Pt;所述金属Ni的活性位点被惰性金属In完全孤立;所述Pd的负载量为50~800ppm;所述Pt的负载量为50~400ppm;本发明利用共沉淀法制备Ni/In/Mg/Al四元LDHs,进而通过离子交换引入痕量的贵金属M,以制备Ni/In/M/Mg/Al五元LDHs作为Ni‑In‑M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前驱体,再经过高温热还原处理得到结构稳定且长程有序的Ni‑In‑M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用于乙炔以及MAPD催化选择性加氢的反应,具有炔烃加氢催化活性高、烯烃选择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且能显著降低反应温度,避免高温加剧的绿油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15565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66256.2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9/89 , C07C45/33 , C07C49/08 , C07D301/10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助剂修饰的钛硅分子筛固载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金前驱体溶液、碱溶液、钛硅分子筛以及硫助剂混合后经过干燥得到催化剂前体;(2)将得到的上述催化剂前体进行活化处理,得到硫助剂修饰的钛硅分子筛固载金催化剂。通过添加硫助剂可以提高催化剂中金颗粒的分散性,制得的金催化剂具有更小的纳米金颗粒的粒径。将本发明制备的硫助剂修饰的钛硅分子筛固载金催化剂应用于丙烯氢氧化制PO反应及丙烷氢氧化制丙酮反应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6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48018.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9/89 , C07D301/10 , C07D303/04 , C07C45/33 , C07C49/08 , B01J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硅分子筛固载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改进的沉积‑沉淀法,以具有挥发性的胺溶液或氨水作为沉淀剂,将所述沉淀剂和包含金前驱体溶液和钛硅分子筛的浆液分开放置,所述胺溶液或氨水缓慢挥发进入所述包含金前驱体溶液和钛硅分子筛的浆液中实现金在钛硅分子筛上的沉积,得到催化剂前体;所述催化剂前体经过干燥、活化得到负载型Au‑Ti双功能催化剂;所述制备方法提高了金颗粒的分散度并促进了钛硅分子筛中缺陷位Ti(OSi)3OH活性位点的形成,显著提高了金的负载效率,提高了丙烯氢氧化反应中环氧丙烷的生成速率以及丙烷氢氧化反应中丙酮的生成速率,同时还提高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氢气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72479.8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31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合成碳酸亚乙烯酯产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有机溶剂中,以氯代碳酸乙烯酯为原料,加入有机胺脱氯催化剂进行脱氯反应,并在脱氯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加入阻聚剂溶液,继续进行反应制备得到碳酸亚乙烯酯粗产品;(2)将所述碳酸亚乙烯酯粗产品经热水萃取分离,得到碳酸亚乙烯酯产品;其中,所述阻聚剂溶液通过将所述阻聚剂溶于所述溶剂中预先配制,所述阻聚剂为邻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龙胆酸、均苯三酚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间歇法合成的VC产品粗产率≥95%,微反应连续合成的VC产品粗产率≥98%,本发明绿色经济、安全高效,可显著提高目前碳酸亚乙烯酯的合成工艺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1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70725.6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317/40 , C07D317/4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碳酸亚乙烯酯或/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有机胺引发剂存在下,将碳酸乙烯酯和磺酰氯在溶剂中混合后泵入至第一微反应通道内反应连续合成氯代碳酸亚乙烯酯粗产品;以及,(2)将所述氯代碳酸亚乙烯酯粗产品与脱氯催化剂混合后在第二微反应通道内进行脱氯反应,并在脱氯反应的过程中,连续切入阻聚剂继续反应合成碳酸亚乙烯酯;或/和,(3)将所述氯代碳酸亚乙烯酯粗产品与脱氯催化剂和氟化剂混合后在第三微反应通道内进行反应连续合成氟代碳酸乙烯酯。本发明实现温和条件下VC收率>90%,FEC收率>95%;本发明绿色经济、安全高效,显著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整体反应周期缩短至1~2小时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