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变压差主动控制的二通调速阀

    公开(公告)号:CN111577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425010.5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变压差主动控制的二通调速阀,增加了液压马达‑发电机能量回收单元作为二通调速阀中节流阀口的压力补偿器。通过传感器得到节流阀的进出口压差Δp1(Δp1=p1‑p2),比较当前阀口压差与目标控制压差,得到电机控制信号,当Δp1大于目标控制压差时,电机控制器调节发电机的转矩增大,从而增大液压马达进出口压差Δp2(Δp2=pp‑p1),即降低了液压马达出口压力p1,此时,二通调速阀节流阀口两端压差Δp1降低,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Δp1小于目标控制压差时,电机控制器调节发电机的转矩减小,从而减小液压马达进出口压差Δp2(Δp2=pp‑p1),即升高了液压马达出口压力p1,此时,流量阀节流阀口两端压差Δp1变大,并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

    一种移动机械无人驾驶的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673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44560.3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机械无人驾驶的路径规划方法,涉及运动学模型与控制。具体包括对自身的定位信息(GNSS)和目标地点的定位信息进行坐标转换;感知信息预处理;并将以上信息进行处理后将信息传入计算平台,计算平台接收到环境障碍物信息输入深度强化学习神经网络,进行行走跨越代价评价的训练。计算平台在全局地图中对最低代价路线进行搜索匹配,搜索匹配到的内容载入到行走系统的局部路径规划中,以供行走到可选择路线大于等于二时进行方向参考。局部路径对将要行走的轨迹曲线,进行基于数学模型的规划,再控制车辆行走,实现对先前规划的轨迹曲线跟踪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任务自主更改路线选择策略,以及对不同环境特性使用对应的轨迹跟踪控制的物理模型。

    转轴控制的液控单向阀配流径向柱塞液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693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85537.0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转轴控制的液控单向阀配流径向柱塞液压装置,它包括壳体、若干个柱塞组件、一个主轴、一个转轴、与柱塞组件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一液控单向阀、以及与柱塞组件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液控单向阀。该径向柱塞液压装置结构紧凑,传动简单,可在高压工况下稳定工作,泄漏量少。同时,无需外部液压源控制,油液连接简便。转轴配油压力可以调节,配油压力由液阻调节。支承可靠,工作平稳。主轴和转轴支承可靠,不易产生形变,使轴转动更平稳。配流副摩擦少,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

    一种基于变压差主动控制的二通调速阀

    公开(公告)号:CN1115776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5010.5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变压差主动控制的新型二通调速阀,增加了液压马达-发电机能量回收单元作为二通调速阀中节流阀口的压力补偿器。通过传感器得到节流阀的进出口压差Δp1(Δp1=p1-p2),比较当前阀口压差与目标控制压差,得到电机控制信号,当Δp1大于目标控制压差时,电机控制器调节发电机的转矩增大,从而增大液压马达进出口压差Δp2(Δp2=pp-p1),即降低了液压马达出口压力p1,此时,二通调速阀节流阀口两端压差Δp1降低,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Δp1小于目标控制压差时,电机控制器调节发电机的转矩减小,从而减小液压马达进出口压差Δp2(Δp2=pp-p1),即升高了液压马达出口压力p1,此时,流量阀节流阀口两端压差Δp1变大,并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

    大剂量定量液体的高精度滴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45179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497719.4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剂量定量液体的高精度滴定系统,包括机械驱动单元和控制系统单元,其中,机械驱动单元还包括有用于感应注射器推柄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控制系统单元包括有分析出待滴定液体流体特性的流场分析单元,决策出注射流断点控制、层流/湍流控制及位置控制的流体决策单元,得出力控制、层流控制及位置控制的控制单元,计算出驱动电机运行指令的运动命令单元,以及电机驱动控制器;位移感应器、流场分析单元、流体决策单元、控制单元、运动命令单元与电机驱动控制器依次数据传送连接,电机驱动控制器与驱动电机控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滴定系统,由位置、流体状态及液力的复合控制来实现定量滴定,使滴定准确、快速及可靠。

    一种电液复合的动臂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8389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41691.1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电液复合的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平衡油缸与原驱动油缸机械并联连接,并通过力在动臂上耦合。平衡油缸活塞与电动/发电机通过直线转旋转运动副相连。平衡油缸筒与电动/发电机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平衡油缸无杆腔通过控制阀与液压蓄能器相连。当动臂下降时,平衡油缸无杆腔中的高压油流进液压蓄能器中,将动臂下放过程中的部分势能和动能转化成液压能进行存储。当动臂上升时,液压蓄能器中的高压油流进平衡油缸无杆腔驱动动臂活塞上升。通过调整电动-发电机的转速可以控制动臂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使动臂的运动速度可控。该系统在对动臂势能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时,可保证动臂运动的操控性。

    基于液压蓄能器的常规溢流阀溢流损耗回收与再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22188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0663278.6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液压蓄能器的常规溢流阀溢流损耗回收与再利用系统,包括有驱动电机、主泵、先导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流阀、手柄、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油箱、蓄能器、梭阀、电磁换向阀和液压缸。本发明采用液压蓄能器提高了常规溢流阀的出油口压力,进而降低了常规溢流阀的阀口压差,并通过液压蓄能器对常规溢流阀的溢流损耗能量进行回收存储,同时通过换向阀进行再利用,解决了溢流阀溢流压差损耗问题,为液压驱动装备提供技术领先的节能控制方法,对促进我国电液控制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及提高整机和元件的技术含量均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多能源多电机液压挖掘机电液混合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968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264646.X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能源多电机液压挖掘机电液混合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动力电池、超级电容、能量管理单元、动力电机、电机控制器、先导操作手柄、液压蓄能器、油箱、液压泵/马达、多个电磁换向阀、多个压力传感器、溢流阀、开中心六通比例方向阀和动臂油缸等。本发明采用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和液压蓄能器作为复合能源,利用动力电池保证能量密度,利用超级电容提供或吸收电驱动系统的瞬时大功率,利用液压蓄能器提供或吸收液压驱动系统的瞬时大功率;动力系统采用动力电机、液压泵和液压泵/马达协同混合驱动,充分利用动力电机、液压泵/马达的无级调速特性,实现多种动力复合模式,满足液压挖掘机各种复杂工况对动力的需求。

    一种液压蓄能器压力主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4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87733.4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02 F15B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蓄能器压力主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高速开关气阀、增压缸、液压蓄能器、气瓶、二位二通气动换向阀、控制器等。当液压蓄能器处于油液回收状态时,随着液压油进入液压蓄能器,气囊中的氮气通过增压缸逐渐被压入气瓶中,实现对液压蓄能器压力的主动控制;当液压蓄能器处于油液释放状态时,气瓶的高压气体通过高速开关气阀进入液压蓄能器气囊中,将储存的油液压入系统回路中,以控制液压蓄能器压力处于一恒定值。本发明能够实现液压蓄能器压力的主动控制,解决了在液压式能量回收系统中,液压蓄能器压力被动控制而导致的回收压力油释放过程不可控和不完全问题,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及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