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607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29054.0
申请日:2018-04-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网状原竹骨架-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纵向原生竹材(1),横向原生竹材(2)、轻骨料混凝土(3)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两根以上内含天然竹节(4)的等长纵向原生竹材(1)间隔平行布置,两根以上横向原生竹材(2)紧密穿过贯穿孔(11)交叉于纵向原生竹材(1)间隔平行布置,纵向原生竹材(1)与横向原生竹材(2)交叉连接组合形成网状原竹骨架(100),轻骨料混凝土(3)包裹网状原竹骨架(100)形成组合楼板。本发明克服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不足,网状原竹骨架填充于轻骨料混凝土内部,形成事实上的空心截面,有效降低了轻骨料混凝土用量,原竹骨架也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36035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28770.7
申请日:2018-04-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2/00 , E01D19/12 , E01D101/26
Abstract: 一种原竹填芯竹-混凝土桥面板,由纵向原生竹筒(1)、横向原竹垫筒(2)、混凝土(3)、胶合竹板(4)、胶结块(5)共同组成,两根以上的横向原竹垫筒(2)的铺设于胶合竹板(4)的上表面,其轴向沿着胶合竹板(4)的横向布置,两根以上的内含天然竹节(11)的等长纵向原生竹筒(1)铺设于横向原竹垫筒(2)的上表面,混凝土(3)浇筑于胶合竹板(4)的上部,混凝土(3)通过胶结块(5)实现与胶合竹板(4)的整体连接。本发明桥面板将原竹配置与混凝土内部,并将混凝土与胶合竹组合,充分利用原竹、胶合竹、混凝土多种材料的优点,取长补短,具有承载力高、成本低、材料用量少、施工工艺简便、绿色环保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87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1133596.2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南京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C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36
Abstract: 一种FRP-钢骨配筋组合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FRP层(1)、混凝土(2)、筋材(3)和钢骨(4)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其中,筋材(3)和钢骨(4)的方向沿组合柱结构的轴线方向,并受到混凝土(2)的包裹,钢骨(4)位于截面的中央位置,筋材(3)沿截面边缘内侧周围均匀布置,FRP层(1)于最外围将混凝土(2)包围其中。本发明克服了公知的钢骨混凝土结构及钢管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内部钢骨受FRP层约束混凝土更加有效的约束,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储备、延性,减少了对施工脚手架、模板的需求,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实现结构良好的综合效益,可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柱、桥墩等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62026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1061902.6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22/00 , E01D19/12 , E01D101/26
Abstract: 一种增强桥梁横向联系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中断桥梁路面交通的条件下,在桥梁的两两空心板梁(1)之间的铰缝(2)底部骑缝间隔摇摆钻设若干扇形孔(3),在扇形孔(3)内植入V型筋(4)并预埋压浆嘴(5),利用封缝胶(6)对铰缝(2)底部进行封闭,在桥面加载条件下自压浆嘴(5)将灌浆料(7)逐段压入铰缝(2)的内部,填充铰缝内部混凝土(21)的损伤裂缝(22)和扇形孔(3),进而扇形孔(3)内的灌浆料固化并包裹V型筋(4)共同形成沿着铰缝(2)纵向间隔分布的离散性剪力键(8),实现对桥梁横向联系的加固。该方法解决了现有空心板梁桥梁之间的铰缝损坏、横向联系薄弱、铰缝抗剪承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破坏桥面铺装、少中断桥面交通、施工简便、快速高效、加固效果好的增强桥梁横向联系的加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06021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45385.7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减压槽的纤维‑钢复合管混凝土结构制作方法,预先制作冲压模具系统,包括下凹模和上凸模,以下凹模作为冲压时底板支撑,上凸模作为冲压模具,将钢板水平放置于下凹模与上凸模之间,冲压机械施力于上凸模,在钢板表面冲压出一条或一条以上间隔布置的深度小于钢板厚度的减压槽;将钢板沿侧边方向卷制并焊接成钢管,减压槽朝向钢管的内部凹陷;在减压槽内嵌入填充条,在钢管外表面粘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形成纤维‑钢复合管,将纤维‑钢复合管立于基础中,在钢管内表面涂抹界面层并浇筑核心混凝土。本发明通过预制的冲压模具系统,一次性在钢板上冲压出一条或一条以上间隔布置的减压槽,并进一步在钢管外表面粘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一步加强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并提供耐腐蚀保护。本发明适用于新建结构中的桩、柱、桥墩等以受竖向荷载为主的结构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36998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44666.5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肋约束薄壁钢管混凝土结构,由纵筋(1)、箍筋(2)、薄壁钢管(3)、核心混凝土(4)、钢肋(5)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纵筋(1)、箍筋(2)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骨架,核心混凝土(4)包裹钢筋骨架,并填充于薄壁钢管(3)的内部,薄壁钢管(3)的外径或边长与厚度之比大于等于200,薄壁钢管(3)的竖向间隔布置两条及两条以上钢肋(5),钢肋(5)沿薄壁钢管(3)的截面环向一周呈闭合连接,钢肋(5)与薄壁钢管(3)的外壁连接为一体,其布置间距不大于薄壁钢管(3)的外径或边长。本发明结构变堵为疏,减小可能直接承受竖向荷载的钢管面积,提高钢材的作用效率,本发明结构适用于各种桥梁、建筑的竖向承重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23966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44170.8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B1/00 , E04C3/29 , E01D19/00 , E01D101/00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竹-加气混凝土组合结构,由预制加气混凝土板(1)、竹梁(2)、开孔金属板(3)、粘结胶(4)和填孔材料(5)共同构成,预制加气混凝土板(1)位于竹梁(2)的上方,二者轴线平行,长度相同,前者的底面与后者的顶面紧密相连,预制加气混凝土板(1)、竹梁(2)通过开孔金属板(3)、粘结胶(4)和填孔材料(5)形成为一体。本发明解决了竹结构抗弯刚度低,跨越能力不足等缺陷,具有重量轻、隔声好、隔热好、抗震性能好的综合优点,在实施方法上,安装过程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可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840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125407.7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22/00
Abstract: 一种桥梁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桥梁墩台(1)、桥梁护栏(2)、吊索(3)、横向钢管(4)、纵向钢管(5)、斜向钢管(6)、局部加强件(7)、编织网(8)、脚手板(9)。吊索(3)从横向钢管(4)的内部连续穿过,两端与桥梁护栏(2)固定连接,在横向钢管(4)的两端设置有局部加强件(7),吊索(3)及横向钢管(4)垂直于桥梁纵向,沿着桥梁纵向间隔布置,纵向钢管(5)、斜向钢管(6)分别与横向钢管(4)垂直和斜向交叉布置,编织网(8)满设并绑扎固定于吊索(3)及横向钢管(4)的内侧,编织网(8)与吊索(3)及横向钢管(4)共同形成密闭的高空作业平台。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使用经济,自重轻,工作面积大,便于多工作面同步施工,搭拆方便,无需大型机械,为高空桥梁检测与加固提供了简单有效的工作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991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282501.5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木材料拉伸性能测试试件,由竹木材料(1)、纤维布(2)和金属片(3)三部分通过树脂胶粘贴组成,其特征在于以阶梯形粘贴的纤维布(2)和金属片(3)实现试件两端截面应力的逐渐平稳变化,在竹木材料(1)的两端加强段,一层以上不同长度的纤维布(2)层叠粘贴成阶梯形,金属片(3)粘贴于最外层,避免了试件夹持部分与中部试验段的截面突变引起的应力集中导致的非正常破坏。本发明解决了竹木材料拉伸试件破坏易发生在中部试验段以外的非正常破坏等技术问题,可顺利完成竹材、木材及各类人造板材等竹木材料拉伸性能的测试,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并大大地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34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1911115971.X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加载框架,1对门式框架及1对竖向轨道柱垂直安装在底座上,门式框架顶部的上部横梁上固定有第一提升机,第一提升机的下端分别与水平轨道梁的两端相连,控制安装在水平轨道梁的纵向作动器上下移动,水平轨道梁通过销栓与门式框架固定或脱开,1对竖向轨道柱上端的固定横梁上安装有第二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的下端与安装有横向作动器的活动横梁相连,活动横梁通过销栓与竖向轨道柱固定或脱开,横向支撑框架通过型钢同时与竖向轨道柱及同侧的门式框架固结。本发明操作方便,解决了作动器上下左右移动及更换困难的问题,实现了电动自由调节作动器,减少了大型吊装设备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试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