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8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59040.0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芳纶绝缘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绝缘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复合芳纶绝缘纸,由依次复合的上层材料、中层材料、下层材料组成;所述上层材料、下层材料为云母纳米片和芳纶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中层材料为芳纶纤维。本发明以芳纶纤维中层作为机械承力骨架,以云母纳米片和芳纶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作为外层耐电晕屏障,构建了“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芳纶绝缘纸,所述复合芳纶绝缘纸的耐电晕和机械性能得到了的共同优化与提升,在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新能源汽车电机等电晕、机械冲击问题突出的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31205.6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绝缘介质损耗的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首先通过阶跃响应函数对待计算环氧树脂所处高频方波电压进行表示,并结合傅里叶级数,构建高频方波电压激励下的绝缘介质损耗的表达式;接着通过窄阶跃函数对待计算环氧树脂所处尖峰电压进行表示,并结合傅里叶级数,构建尖峰电压激励下的绝缘介质损耗的表达式;然后通过有限次求和方法,计算高频方波电压与尖峰电压的频谱重叠时的附加介质损耗;最后将附加介质损耗、以及高频方波电压和尖峰电压的绝缘介质损耗进行叠加,得到绝缘介质总损耗表达式。从而提供了一种非正弦电压下环氧树脂绝缘介质损耗的准确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7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11192.0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能量等级电故障下变压器绝缘油产气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试验油箱、电极和试验电路;电极设置在试验油箱的内部,且与试验电路连接;试验油箱的箱体上部设置有游离气体收集机构,箱体侧壁的竖向方向设置有多个油样抽取机构,游离气体收集机构用于收集电故障下变压器绝缘油所产的游离气体,多个油样抽取机构用于在多个取样位置分别抽取电故障下变压器绝缘油的油样;试验电路用于提供模拟不同能量等级电故障的电压。本发明通过在试验装置上设置游离气体收集机构和多个油样抽取机构,能够同时研究溶解气体和游离气体的产气规律,实现了对不同能量等级电故障下变压器油产气特性的全面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00440.4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微胶囊自修复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光双触发聚氨酯微胶囊和自修复环氧棒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水‑光双触发聚氨酯微胶囊通过界面聚合制备得到,可用于环氧树脂绝缘棒等聚合物基材中;界面聚合制备的微胶囊采用聚氨酯壳层封装水‑光双触发的聚氨酯低聚体芯材,在受到外力致使聚氨酯壳层破碎时,泄露的修复剂芯层能在光照射和水的作用下迅速发生交联固化反应,将环氧树脂绝缘棒等聚合物基材修复;同时聚氨酯壳层掺杂的氧化锌等光屏蔽纳米颗粒可以减缓光照引发提前发生固化的现象发生,有利于自修复功能的长期维持,从而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制备的微胶囊难以实现环氧树脂绝缘棒的快速自修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46286.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高萌 , 卓然 , 刘君 , 李堃 , 赵思诚 , 王国利 , 傅明利 , 许逵 , 徐舒蓉 , 曾华荣 , 陈秋霖 , 罗颜 , 喇元 , 陈沛龙 , 高勇 , 付胜军 , 黄之明 , 杨伟鸿 , 范才进 , 杨旗 , 钟尧 , 李欣
IPC: G06F30/20 , G06T11/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在短路冲击下的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本发明包括:当检测到变压器受到短路冲击时,获取变压器内各绕组分别对应的绕组数据;采用绕组数据创建绕组对应的质量弹簧系统模型并计算弹性数据;计算短路冲击产生的瞬态短路电磁力;根据瞬态短路电磁力和弹性数据,确定质量弹簧系统模型内各线饼分别对应的位移量;按照各个位移量生成质量弹簧系统模型对应的可视化视图。从而通过质量弹簧系统模型的快速建模并可视化的方式,能够在无需对变压器进行拆卸的情况下快速确定绕组受短路冲击的影响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32898.3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君 , 高萌 , 李堃 , 许逵 , 卓然 , 徐舒蓉 , 曾华荣 , 赵思诚 , 陈沛龙 , 成传晖 , 吕黔苏 , 傅明利 , 高勇 , 罗颜 , 付胜军 , 王国利 , 杨旗 , 钟尧 , 陈秋霖 , 李欣 , 黄之明 , 范才进 , 杨伟鸿
IPC: G06F30/3323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频变特性的变压器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变压器的结构参数和硅钢片材料参数,计算铁芯材料的相对有效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的频变特性。基于绕组等效电路模型和铁芯材料参数,计算不同频率下的频变电容和频变电感。使用梯形等效电路结构和关联矩阵表示电路连接关系,形成每个频率分量的支路导纳矩阵。施加固定大小的端口电压,形成节点电压矩阵,通过算法进行矩阵运算,提取响应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的幅度比,形成频率特性曲线。提出考虑频变的变压器频率响应分析方法,优化分析流程,提高分析准确性,减少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为变压器绕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277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27265.0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5 , G06F18/2321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合成变压器异常数据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对原始变压器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待合成数据;识别所述待合成数据的分布类型,所述分布类型包括正态分布或非正态分布;根据所述待合成数据的分布类型进行数据合成,获得合成数据集;对所述合成数据集进行后处理,获得目标合成数据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布特征,智能地合成变压器异常数据集,最终得到高质量和适用性的合成数据集。
-
公开(公告)号:CN1169530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4045.9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气体过热性能试验分析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气体试验容器、加热棒、电流激励装置和分解产物分析装置。其中,气体试验容器形成有混合气体容纳腔并开设有至少一个过热分解产物采集孔,每个过热分解产物采集孔均连通混合气体容纳腔。混合气体容纳腔内设有加热棒。加热棒可以在电流激励装置的作用下发热,以提高混合气体容纳腔的腔内温度,进而可对混合气体容纳腔内的SF2和N2混合气体进行过热试验。在过热试验后,分解产物分析装置可以从过热分解产物采集孔处获取混合气体的过热分解产物,并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如此,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和检测混合气体的过热性能以及混合气体过热后产生的过热分解产物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6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250776.8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 G06F18/213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绝缘套管的绝缘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变压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变压器的绝缘套管的多个绝缘状态评估指标,其中,绝缘状态评估指标是根据绝缘套管生产过程中的约束要素和绝缘套管在变压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特征信息来确定的;将多个绝缘状态评估指标输入到绝缘状态评估模型,以利用绝缘状态评估模型对多个绝缘状态评估指标进行处理;获取绝缘状态评估模型的输出结果,输出结果为绝缘套管的绝缘状态信息;根据输出结果确定绝缘套管的绝缘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变压器的油浸纸套管进行状态评估时仅采用单一指标,评估结果不能合理和有效地诊断套管故障类型,反映其绝缘健康状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19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93477.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气体使用量智能管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RFID读写器与RFID芯片建立通讯连接后,工作人员通过RFID读写器发送SF6用气指令或停止SF6用气指令,当储能控制芯片在收到RFID芯片发送的SF6用气指令并且第二常闭电磁阀已正确连接SF6充气接口时,控制第一常闭电磁阀和第二常闭电磁阀打开,储能控制芯片获取并上报电子流量计的流量数据;在收到RFID芯片发送的停止SF6用气指令或RFID芯片与RFID读写器通讯中断时,控制第一常闭电磁阀和第二常闭电磁阀关闭。解决了人为填报SF6气体使用量数据难以保证与实际SF6气体使用量数据的一致性,不利于对SF6气体使用量的严格监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