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50118.8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N3/045 , G06N3/082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融合绳系支撑动力学方程的神经网络气动建模方法,涉及航空飞行器建模。首先采用一种八根绳牵引的冗余约束绳系并联支撑方式,实现飞机模型在风洞试验中的强迫运动;其次,采集飞机模型在不同强迫运动下的风洞试验数据,包括气动力、绳拉力与运动状态参数,构建数据集;进而,设计误差函数包括数据误差项和物理方程误差项的神经网络气动力预测模型;最后,使用风洞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及测试,完成飞机气动力建模。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试验数据较少的情况下训练神经网络,而且使得神经网络输出能够符合真实物理方程,提高气动力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00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607593.2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结构、方法和电磁波探测隐身装置、方法,该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结构和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布置若干周期间距排列的等离子体管,形成类似金属光栅的等离子体光栅结构,当等离子体管内形成等离子体,并且形成的等离子体使得入射电磁波满足波矢匹配的要求后,入射电磁波可以在金属表面激发形成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相比于现有的金属光栅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方案,利用等离子体管形成等离子体光栅可以使入射电磁波的频率在下降至微波波段时仍能够激发形成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从而可以实现微波频段下的雷达探测隐身。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90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291436.5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绳系并联支撑飞行器模型动态气动力测量新方法,属于风洞试验领域。采用一种不少于六根绳的冗余约束绳系并联支撑方式,通过动态控制绳长实现飞行器模型位姿变化;基于气动力与绳拉力的关系,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绳拉力测量的精度;在风洞中吹风试验,记录绳拉力动态变化;采用加速度计测量飞行器模型惯性力,采用陀螺仪和编码器得到非线性耦合力项;确定来流对运动过程中绳拉力的影响,以及经由滑轮的非线性摩擦力引起的绳拉力变化;确定绳拉力解算动态气动载荷的关系式。降低风洞试验中支撑系统对飞行器模型的气动干扰,在飞行器模型动态试验时不使用内置天平测力方式,仅通过测量和分析绳拉力的变化,就能得到飞行器模型的动态气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291436.5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绳系并联支撑飞行器模型动态气动力测量新方法,属于风洞试验领域。采用一种不少于六根绳的冗余约束绳系并联支撑方式,通过动态控制绳长实现飞行器模型位姿变化;基于气动力与绳拉力的关系,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绳拉力测量的精度;在风洞中吹风试验,记录绳拉力动态变化;采用加速度计测量飞行器模型惯性力,采用陀螺仪和编码器得到非线性耦合力项;确定来流对运动过程中绳拉力的影响,以及经由滑轮的非线性摩擦力引起的绳拉力变化;确定绳拉力解算动态气动载荷的关系式。降低风洞试验中支撑系统对飞行器模型的气动干扰,在飞行器模型动态试验时不使用内置天平测力方式,仅通过测量和分析绳拉力的变化,就能得到飞行器模型的动态气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37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880458.0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M9/08
Abstract: 一种绳系支撑飞行器模型强迫自由角运动模拟与抑制方法,属于机电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一种5绳欠约束绳系支撑系统支撑飞行器模型的方式;2)建立含舵面的支撑系统动力学方程;3)设计大迎角强迫俯仰运动控制律;4)设计舵面控制律1,补偿滚转和偏航方向的绳拉力约束项和科氏力项,模拟强迫俯仰+自由滚转/偏航角运动;5)设计舵面控制律2,抑制滚转/偏航方向的角运动。能够在模拟飞行器在俯仰方向上进行大迎角强迫角运动的同时,释放滚转和偏航方向的自由度,也能抑制滚转和偏航方向的角运动。采用本发明可以对飞行器模型进行风洞大迎角强迫自由角运动试验,研究其大迎角下的气动/运动/控制耦合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68685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1047192.0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M9/08
Abstract: 已公开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其中,悬挂系统包括第一牵引索、第一牵引装置、第二牵引索和第二牵引装置,以释放除来流方向外的五个自由度;第一牵引装置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其分设于飞机模型对称轴所在垂面两侧;每个升降组件用于改变第一牵引索位于该升降组件与飞机模型间的部分同水平面的夹角,以调整飞机模型的姿态。状态调整方法包括通过改变第一牵引索的第一侧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或第一牵引索的第二侧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改变飞机模型的俯仰姿态和/或滚转姿态。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全机颤振试验从低速到高速的过程中调整飞机模型状态以恢复平飞姿态,符合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基本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686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47192.0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M9/08
Abstract: 已公开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其中,悬挂系统包括第一牵引索、第一牵引装置、第二牵引索和第二牵引装置,以释放除来流方向外的五个自由度;第一牵引装置包括两个升降组件,其分设于飞机模型对称轴所在垂面两侧;每个升降组件用于改变第一牵引索位于该升降组件与飞机模型间的部分同水平面的夹角,以调整飞机模型的姿态。状态调整方法包括通过改变第一牵引索的第一侧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或第一牵引索的第二侧部与水平面的夹角,改变飞机模型的俯仰姿态和/或滚转姿态。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全机颤振试验从低速到高速的过程中调整飞机模型状态以恢复平飞姿态,符合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基本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79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025521.6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S7/40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磁散射测量的低散射目标物卧式悬吊系统,涉及电磁散射测量。设有测试目标、绳牵引组件、转盘、机架、减速器、主电机、支座、机器视觉相机;绳牵引组件设有绳系支撑座、牵引绳、小绞车、驱动电机,绳牵引组件成组对称固定安装在转盘上,小绞车和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测试目标悬吊在牵引绳上,牵引绳一端系在测试目标上,牵引绳另一端通过绳牵引组件与转盘连接;转盘的平面与地面垂直,转盘设有横轴,横轴支撑在机架上,转盘由主电机经减速器驱动,转盘横轴与减速器、减速器与主电机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电机和减速器安装在支座上,支座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于地面;机架用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机器视觉相机安装在机架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49605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03321.X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5H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1/24
Abstract: 一种分层等离子体产生装置,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层等离子体发生器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至少一层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电连接;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设置在飞行器模型外且相邻层的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交错贴合布置;在强电场作用下,充入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内的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电源模块用于通过调节输出参数改变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作状态,以使得等离子体的参数按规律分布。本发明采用外包覆式的分层设计,可通过改变电源的输出功率实时调节各层等离子体参数,实现预期的分布规律;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使用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