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激励自供电无线非接触电流传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255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51932.7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激励自供电无线非接触电流传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传感检测与电力系统领域。4根连接螺栓将V型上夹块、V型下夹块固定于调整台表面,传感测量采集芯片放置于调整齿条安装槽内,调整齿条与调整齿轮啮合,调整齿轮两轴端套有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二,滚动轴承一固定于调整台内,滚动轴承二固定于轴承端盖内,通过轴承端盖压紧滚动轴承二并以螺钉固定,调整齿轮一端与微调手轮固定连接,调整齿条表面有调整箭头,调整台表面有标尺。本发明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为智能电网在电力设备、监测、诊断、管理和响应的数据采集等方面提供有利支持。

    一种基于同步共振的压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627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810051934.6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同步共振的压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压力检测装置。包括2N个谐振单元、上基底和下基底,各谐振单元安装在边缘基座与中心基座之间,本发明利用布置于固支梁上的压电片的逆压电效应驱动梁振荡,当振动频率趋近于固支梁的固有频率时,通过耦合部分的作用,固支梁与悬臂梁发生同步共振,实现频率倍增。将N组数据进行误差对照,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精度。在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下对悬臂梁谐振频率进行检测,谐振频率的变化量表征待测压力的大小,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优点。

    一种叶片曲面的快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482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325124.1

    申请日:2015-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曲面的快速测量方法,属于叶片测量领域。首先确定截面线最大挠度区域端点和前后缘几何敏感点位置,规划叶片轴流方向测量曲线,利用曲线逼近法计算轴流曲线测量点,进而确定叶片测量截面,依据截面线曲率突变特性进行区域划分,利用曲率和Hausdorff距离双重准则实现截面线测量点的快速提取,规划出每条截面线的测量点集。优点是应用本方法进行叶片曲面测量,有利于实现测量点数目的大幅度精简,在保证叶片型面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叶片的测量效率。

    一种微型压电和电容复合振动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0608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027934.9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压电和电容复合振动能量采集器,属于微机电系统和微能源技术领域。压电能量采集单元与支撑体上部连接,该支撑体下部键合在基体上,在该支撑体的内部有电容能量采集单元,该电容能量采集单元中有电解质。优点是既采用同一机构实现了两种不同机制的能量采集,以达到对输出能量叠加放大的效果,又通过对压电和电容能量采集单元的结构提高了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可高效率的实现宽频带振动能量的采集,尤其适用于低频小振幅环境振动的能量采集。

    电场辅助二级控量精确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6029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82732.1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场辅助二级控量精确成形方法及装置,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由进料装置、无级变域加热装置、脉冲电压发生装置、成形口和移动平台组成。首先根据功能层成形所需材料用量控制无级变域加热装置加热区域范围,实现材料熔融过程的一级控量,脉冲电压发生装置在成形口与成形平台之间形成极化电场和脉冲电场,熔融材料在成形口外被极化电场极化后,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呈液滴状周期性脱离,实现熔融材料的二级控量,在移动平台上固化形成超薄功能层。本发明利用无级变域加热技术和脉冲电场分离技术实现增材制造的两级控量,同时结合电场极化控性,为超薄功能层的精确成形和性能增强提供技术方案。

    一种锡基铁碳复合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4363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70477.9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H01M4/387 H01M4/583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锡基铁碳复合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将四氯化锡、硝酸铁和柠檬酸混合,形成混合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值至中性,在60-80℃下持续搅拌形成溶胶凝胶;然后将溶胶凝胶研磨,在马弗炉内烧结,得到铁锡氧化物前驱体;最后将铁锡氧化物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通入乙炔气体反应,得到锡基铁碳复合锂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的锡基铁碳复合锂电池负极材料,以原位生成的铁碳化合物作为缓冲抑制了材料的体积变化与粉化,提高了材料的循环以及倍率性能,结果表明经过1次循环后,容量能达到900mAh/g,经过50次循环仍然可以保持在850mAh/g以上。

    聚芳醚酮基氨基取代金属酞菁-纳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6324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27604.0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聚芳醚酮基氨基取代金属酞菁-纳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复合材料由磺化聚芳醚酮和氨基取代金属酞菁-纳米石墨组成,按质量分数和为100%计算,氨基取代金属酞菁占0~20%,纳米石墨占2%~36%,磺化聚芳醚酮占60%~98%。制备方法是以磺化聚芳醚酮为基体原料,以氨基取代金属酞菁-纳米石墨为改性填充材料,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具有高介电性能的功能化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增加填料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粒子均匀分散,而且可以在导电粒子外形成包覆层,降低渗流电流产生的可能,在保证介电常数的同时,降低其介电损耗。

    具有曲面适应性的叶片抛磨光整加工机床

    公开(公告)号:CN100488721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710056223.X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曲面适应性的叶片抛磨光整加工机床,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底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构成固定台;成水平垂直分布的纵向滑道与滑块副和横向滑道与滑块副提供两维移动;上平台与下平台通过三个分支相连,该上平台上安装实现叶片装夹和自动翻转的工件夹具;抛磨工具系统包括砂带、工具板、安装在工具板上的两个张紧轮、一个驱动轮和换轮机构。本发明采用三杆并联机构作为工作台,巧妙地利用和回避了并联机构在精度和刚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拓展了机床的工作空间,弥补了并联机构工作台工作空间的不足,使机床适应大型叶片的抛磨加工,提高了抛磨作业效率。

    一种用于多种电缆的光电式电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726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711201041.7

    申请日:2017-1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种电缆的光电式电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测量领域。上端盖与封装通过联接螺栓固定,封装与上端盖各有一个半圆柱形槽,在封装上开有透光孔,透光孔的内部固定有与透光孔尺寸一致的起偏器,悬臂梁与封装的一个内表面固定连接,在悬臂梁的下表面贴有压电层,在悬臂梁的上表面固定有永磁体,在悬臂梁的自由端的两侧面上,靠近透光孔的侧面固定有检偏器,另一侧面固定有光电转换元件,在封装的与透光孔正对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电路部分。本发明对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进行测量,适用于各种内部结构的电缆,并且可自供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