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45108.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 H02J3/46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电压等级交直流端口能源调制器、能源港、能源港系统及控制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未公开多类型海上风电汇集方案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电压等级交直流端口能源调制器包括:多个中压MMC,各中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侧并联,直流侧并联于中压直流母线;多个高压MMC,各高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侧并联,直流侧串联于中压直流母线;多个端口,端口分为高压工频交流端口、中压工频交流端口、高压直流端口、中压直流端口;调制器中央控制系统。本发明的能源调制器集成了多个中压和高压MMC,能够提供四种多电压等级交、直流端口,应用场景多样,扩展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60088.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HVDC换流器、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针对现有并联结构的海上风电HVDC换流器,子模块数量多、成本高、体积重量大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风电HVDC换流器包括DRU单元;VSC单元;接口单元,包括级联半桥结构、器件串联结构以及接口直流电感;其中,DRU单元和VSC单元的交流侧并联,直流侧通过接口单元连接,级联半桥结构的正极连接至DRU单元的正极,接口直流电感连接至VSC单元的正极、级联半桥结构的负极、器件串联结构的正极,DRU单元和VSC单元的负极连接至器件串联结构的负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器件数量,降低换流器的成本、重量、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521556.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18/2321
Abstract: 一种大规模省间中长期交易优化问题热启动加速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简化模块、时段聚类模块、单时段诱导出清模块、出清伴随模块、交易优化模块;方法包括:1)将原始电力系统优化问题简化为n个时段的池模型;2)对池模型进行求解,并对结果进行时段聚类,得到m类场景;3)构建m个单时段诱导出清模型;4)对单时段诱导出清模型进行求解,并构建n个时段的出清伴随模型;5)将出清伴随模型的求解结果输入预先构建的原始省间中长期交易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原始电力系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本发明在保持可行性和最优性的情况下,加速大规模省间交易优化模型的求解进程,有效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8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552926.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化校核220kV及以下变电站短路电流的方法及系统,适用于220千伏及以下电力系统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单分段接线、双母线双分段接线、单母线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等典型接线方式。本发明将限制短路电流由母线额定遮断电流精准到通过切除故障的开关支路的最大短路电流不超过其额定遮断电流,在不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挖掘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潜能,计算方法简单且易于实现,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97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7395.0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领域,现有HVDC汇集系统未考虑扩展特性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HVDC汇集系统,包括:多个直流端口电压不同的单极型单极型汇集系统,单极型单极型汇集系统包括电压源换流器,电压源换流器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多个直流电感器,直流电感器的数量与单极型单极型汇集系统的数量相同;串联的多个子模块,子模块包括高压直流电容、半导体开关器件和二极管;其中,各单极型单极型汇集系统的直流端口通过相应的直流电感器连接到不同的子模块。本发明的HVDC汇集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各电压等级端口的建设可以分批次进行,工程实施难度低;整体控制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2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195409.2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24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FIG序阻抗模型辨识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首先通过知识驱动方法保证了模型输入变量的合理选取,以搭建精确度高的阻抗模型,降低了机器学习模型对数据样本大小和质量的要求;然后通过数据驱动方法搭建阻抗识别模型,利用仿真模型数据训练阻抗识别模型,从而无需向实际运行系统持续注入谐波扰动,适应于工程现场DFIG机组内部信息保密的实际情况,也减少了对实际系统运行的外部干扰;最后通过数据训练阻抗识别模型,保证了模型输出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2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583471.9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容量直流‑直流变换系统。现有的MMC‑DAB拓扑属于典型的隔离型拓扑,实现电压变换的同时继承了MMC的诸多优点,还能实现故障隔离;但由于该拓扑存在中间交流环节,所需开关器件较多,设备利用率低,体积和成本均存在较大劣势。本发明包括高压侧和低压侧,所述低压侧为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直接串联形式的三相桥式结构;所述高压侧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形式的三个单相桥式电路串联结构。本发明的低压侧,设备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成本低,且低压侧电压等级较低,均压问题不突出,还能采用压接式电力电子器件实现串联设计;高压侧,相比于MMC‑DAB拓扑精简掉一个相单元,减少了1/3总数的桥臂模块,使设备造价和占地显著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3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75358.3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徐群伟 , 朱非白 , 马智泉 , 李培 , 潘星 , 王松 , 熊鸿韬 , 黄晓明 , 陆承宇 , 黄弘扬 , 张弛 , 姜文东 , 成敬周 , 赵峥 , 胡谆 , 查蕾 , 庄凯勋 , 查晓明 , 孙建军
IPC: G06F30/367 , H02J3/38 , H02M3/155 , H02M7/48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序阻抗建模方法,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阻抗模型特性描述不全面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公共耦合点,假设正、负序扰动电压;根据两级式光伏系统电路结构、坐标变换、第一级控制环节和第二级控制环节,计算得到正、负序响应电流,所述第一级控制环节为DC/DC环节,所述第二级控制环节为DC/AC环节;将所述扰动电压与所述响应电流相除,得到阻抗模型;对所述阻抗模型进行仿真,验证所述阻抗模型的精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序阻抗建模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对结合阻抗特性进行建模,进而增加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8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20169.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全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压直流母线电压由外部高压直流系统控制,中压直流母线电压由高压直流变压器控制;稳态运行光照增强时,光伏MPPT变换器输出电压升高,低压直流电压高于额定值,中压直流变压器采用固定占空比控制模式,使中压直流变压器的二极管导通,光伏的输出功率得以送出;当中压直流母线电压处于[1p.u,1.02p.u]区间时,光伏MPPT变换器采用最大功率点控制模式;当中压直流母线电压处于(1.02p.u,1.1p.u]区间时,光伏MPPT变换器采用限功率控制模式。本发明为一种不依赖通讯的应对功率暂降的新能源全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保证了光伏的运行可靠性,有利于未来光伏全直流输电系统的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6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371831.9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 H02M1/12 , H02M7/06 , H02M7/219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增容方法。目前提升输电线路容量所采用的三极结构需要多个换流器及其相互间的高精度配合实现,无论是成本还是通讯及协调控制要求都较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两交流系统之间设直流输电系统,实现输电线路增容;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包含与第一交流系统相连的第一换流站、与第二交流系统相连的第二换流站以及需要增容的输电线路,通过所述的输电线路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本发明仅通过单个变换器便能实现三极结构的功能,在提升交流线路传输容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换流器使用个数,降低整体成本投入,同时又能降低协调控制的难度,促进交改直技术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