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162691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271272.7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IPC: B24B3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研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机、气缸、上支架、连接板和下支架;所述气缸固定在上支架上,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固定有一个以上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套有直线轴承,直流电机通过连接板与套接在支撑轴上的直线轴承连接,所述气缸上的气缸杆同连接板相连接;直流电机轴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研磨砂轮的夹头。装置安装在加工中心主轴上,由加工中心控制研磨轨迹,电机控制砂轮转速,气缸控制研磨压力,研磨砂轮换成抛光轮,可以实现抛光加工。特别是利用比较经济的数控机床开发模具曲面自动研抛装置符合模具制造低成本的要求,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航空等制造业,有着广阔的市场。
-
公开(公告)号:CN21045248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1512846.8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批量制作微小型针状薄膜传感器的多功能夹具,属于针状薄膜热电偶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设备在抛光、清洗及薄膜制备过程遇到的问题。包括两个可移动且横截面含多个通孔的卡板,两个位置固定且含有相同通孔数量的孔板以及底板,板体上方为与高真空实验系统相装配的上圈。上圈、孔板焊接在左、右侧板上。卡板穿过侧板通孔,利用弹簧实现左右移动。不同尺寸规格的针状传感器均可利用孔板及卡板进行夹持固定,克服了针状薄膜传感器在抛光、清洗及薄膜制备过程中,由于尺寸规格及薄膜溅射方向的影响,导致传感器位置难以固定、单次加工个数较少、需多次调解制备参数等问题,提高了制备针状薄膜传感器的效率及传感器测温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937087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387008.1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热电偶标定专用隔离夹持装置,包括:炉管封盖,其固定于温度计量炉炉管上端;支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炉管封盖表面,另一端与导筒固定连接;导筒,其中心固定对齐于所述炉管封盖表面的中心位置;滑动杆,其自所述炉管封盖伸出且上端被置于所述导筒内,并能够通过改变该滑动杆插入到温度计量炉炉管内的长度来调整待测薄膜热电偶在所述温度计量炉炉管内的位置;以及夹持结构,其被固定于所述滑动杆下端且能够调整夹持待测薄膜热电偶的力度。以及夹持结构,其被固定于所述滑动杆下端且能够调整滑动夹片位置以夹持不同尺寸待测薄膜热电偶。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实现薄膜热电偶冷端和热端分离,减少外界环境对温度计量炉内温度场稳定的不利影响,避免补偿导线脱落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535890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208927.4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偶自动标定系统,其包括:温度计量炉、冰点恒温器、信号放大电路、数据采集电路以及计算机;若干待测热电偶置于所述温度计量炉内,并通过补偿导线与所述冰点恒温器连接;所述冰点恒温器通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所述数据采集电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电路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用于将采集的数据反馈至所述计算机进行存储及显示;同时所述温度计量炉通过RS232通讯接口连接所述计算机,将实时炉温和稳定状态等数据反馈至计算机,并开始采集待标定热电偶相应数据。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多路热电偶同时标定且数据采集速率快、能够适应不同标定精度、量程的测量终端的精确测量需要,有效避免了采集温度计量炉实时温度所带来的二次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218801782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263997.9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批量制作小型钉状、柱状薄膜传感器的多功能夹具,包括夹具本体(5)、端盖(2)和转换螺母(4),所述夹具本体(5)设置有多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一个用于放置传感器基底的工件孔(7)和三个呈120°均布于工件孔周围的配件孔(8)组成,每个传感器基底放置于工件孔(7)内,端盖(2)与夹具本体(5)连接,通过工件孔(7)下端螺纹旋入转换螺母(4),实现对传感器基底轴向微调,使各个传感器沉积薄膜的端面全部与端盖(2)下平面紧密贴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因打磨抛光导致的传感器基底溅射端面不平整,各个传感器基底端面无法保持在同一平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720876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1077952.5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跟随刀‑屑接触磨损的瞬态铣削温度测试装置,包括:铣刀片、与铣刀片配合连接的T型铣刀刀柄、嵌入在T型铣刀刀柄内部的温度采集发射终端、嵌入在铣刀片前刀面上的可跟随磨损薄膜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将可跟随磨损薄膜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嵌入在铣刀片前刀面中,实现了传感器热接点可跟随磨损且传感器可以拆卸和更换,解决传统测量方法无法测量刀具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区域温度的问题,并且通过将温度采集发射终端嵌入在刀柄中,使得铣削过程中温度信号可以通过无线实时传输至PC端以变化的曲线形式显示实时温度,为高速铣削、精密加工中的瞬态温度测量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206869196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493805.3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时测量刀尖瞬态温度的智能铣削刀具,通过采用先进的薄膜热电偶瞬态测温方法,结合自行设计的温度采集模块,实现温度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处理、自动存储以及无线传输,其具体包括:安装于温度采集终端固定组件内的温度采集终端;数控刀柄;以及与所述数控刀柄配合连接的面铣刀盘,所述面铣刀盘上固定有薄膜热电偶测温刀片。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高速切削、薄壁件以及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能够在生产现场对切削区域瞬态温度进行准确和实时测量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58132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857811.8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IPC: G01K7/10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量瞬态切削温度的薄膜热电偶引线夹紧机构,采用机械夹紧连接补偿导线与薄膜热电极的方法,实现薄膜传感器引线连接牢固,使用性能稳定,其特征在于:设有横截面为倒U形的加力架与横截面为L形的压板,在刀头的上表面与加力架的上顶面之间设有的平头螺钉依次穿过弹簧与上顶面的上通孔ii被螺母锁住。设有两根分别与热电极i、热电极ii材质相同的补偿导线i与补偿导线ii,补偿导线的头端与热电极的尾端在刀头的上表面平头螺钉下方分别叠加。从而彻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银胶粘结和焊接连接工艺繁琐、连接结合性差、性能不稳定的弊端。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薄膜传感器制造与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3657927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891396.4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大连交通大学
IPC: G01K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可调式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仪,包括稳压电源电路、可调节冷端补偿电路以及信号放大处理模块;所述的稳压电源电路分别与可调节冷端补偿电路以及信号放大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为整个仪器提供稳定的正负电源;所述的可调节冷端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热电偶串联,用于输出若干路适用于不同型号热电偶冷端补偿的电压信号;所述的信号放大处理模块分别与测量仪表、可调节冷端补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冷端补偿电压信号与热电偶产生电压信号叠加,经滤波、放大后,输出补偿后的热电偶信号。本实用新型补偿精度高,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克服微弱信号不易测量等缺点,能够实现对多种类型热电偶进行精确冷端补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