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6981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41952.3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26 , C12N9/0006 , C12N9/0008 , C12N15/70 , C12N2800/101 , C12Y102/0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细胞生物催化制备手性(S)‑乙偶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丁二酮还原酶基因以及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共表达,得到重组大肠杆菌;然后以所述重组大肠杆菌休止细胞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丁二酮为底物,甲酸或甲酸盐为辅酶NADH再生的氢供体,在水相中不对称还原反应生成(S)‑乙偶姻。本发明利用细胞本身完整的辅酶再生系统,只需要添加适量的甲酸或甲酸盐作为氢供体,提高菌体的转化能力,不需要添加昂贵的辅酶NADH,(S)‑乙偶姻产量可高达46.1 g/L,工艺简单高效,生产成本低,解决了传统生物转化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适于规模化商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145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33203.4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从造纸黑液中分离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并回收碱液的方法,包括造纸黑液的一级超滤(15~25KD陶瓷滤膜)截留出半纤维素,二级超滤(1~5KD陶瓷滤膜)截留出碱木质素,并回收透析的碱液,碱木质素用稀硫酸酸化得木质素悬浮液,经搅拌沉降,排除泥沙,离心过滤(或压滤),酸洗和去离子水水洗等操作,得纯化的木质素。本方法消除了造纸黑液的主要污染物,分离出有高附加值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还实现了碱液的循环利用,用酸量少,并可循环使用,实现了零排放,或极少量排放,运作成本低,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597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10382171.6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株能够产纤维素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KC-001。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0294,保藏日期为2010年11月8日。据外观形态、生化反应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本发明所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具有如下特点:1、能够产生纤维素酶;2、所产的纤维素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具有CMC酶活力,酸性条件下的最适作用pH为5.0,碱性条件下的最适作用pH为8.6,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242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461937.4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IPC: C11B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波辅助低温水浸提取桐油的方法,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桐仁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在超声波辅助作用条件下低温浸提桐油。本发明既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榨法因高温作用而引起桐酸发生聚合作用及残余油脂较多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又解决了因使用有机溶剂浸提而出现桐酸异构化且产品易污染、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生产出的桐油质量好、性质稳定,且大大提高了出油率;工艺过程简单,周期短,可以快速、高效、节能地从油桐种籽中提取高品质的桐油,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19339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4440.X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 广西鹿寨凯浩鹿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锰矿渣制备高强轻质建筑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锰矿渣、废玻璃、发泡剂分别先研磨成80~150目、80~150目、180~220目得到锰矿渣粉剂、废玻璃粉剂、发泡粉剂;将锰矿渣粉剂、废玻璃粉剂、发泡粉剂,三者按照重量比例40~70%:20~50%:5~16%置于带有磨球的搅拌器中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料放置在成型容器内,间歇升温至950~1150℃的温度烧结20~30min,自然冷却得到高强轻质建筑材料。本发明使用废矿渣、废玻璃为原料,降低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制备的轻质墙体材料具有质轻、多孔、防火、隔热、隔音、无毒、无菌、无味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73700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8791.5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高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草酸青霉菌菌株及其应用。该产高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草酸青霉菌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627,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菌株可应用于高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发酵生产。本发明保护的菌株所产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复合酶(粗酶液)在温度为60℃时表现出最大反应活性,反应温度为65℃时仍然保持约85%的酶活力,这至今未见相关报道,是一株产高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草酸青霉菌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02888417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10418396.2
申请日:2012-10-27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一个编码糖基水解酶家族5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Cel5A及其应用,含有SEQ?ID?NO:1的核苷酸序列,上述基因编码的内切葡聚糖酶Cel5A,含有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该酶在分解纤维素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20705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382569.X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IPC: A61K31/718 , A61K9/16 , A61K47/34 , A6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淀粉微球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是:在30℃下将木薯淀粉溶液和聚乙二醇溶液搅拌10分钟形成水包水(W/W)乳液,控制搅拌速度为200-600转/分。将W/W乳液在15-25℃静置温育3-7小时后离心,下层凝胶状固体经洗涤、脱水、干燥后得到白色或淡黄色的木薯淀粉微球。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非粮”生物质资源——木薯淀粉,所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所制得的木薯淀粉微球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69548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33205.6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甘蔗汁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利用从牛瘤胃中筛选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菌株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CCTCC M2011399,在含CO2或N2的厌氧条件下,加水调节甘蔗汁的总糖浓度在50-100g/L,分批或分批补料发酵产丁二酸,发酵30-60h,丁二酸浓度可达30-75g/L,糖的利用率为85%-92%,生产强度达到0.73-1.46g/(L·h),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利用甘蔗汁原料替代昂贵的葡萄糖作为碳源发酵生产丁二酸,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对环境友好,可缓解化学合成丁二酸的石化资源紧张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653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448646.2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IPC: C07D30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绿色环保方法,其特征在以价格低廉的温室气体CO2作为主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催化可再生的碳水化合物脱水分解制备5-羟甲基糠醛。通过改变原料浓度、调节CO2的加入量、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加入催化助剂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本发明具有选择性高、反应速度快、工艺简单以及成本低的优点;此外还避免了使用强酸催化剂腐蚀设备、酸液排放污染环境的缺陷,为工业化转化生物质糖源制备5-羟甲基糠醛提供了可靠的新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