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7729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425540.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改性的方法,属于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溶解在二甲基咪唑溶液中,然后再将硝酸钴溶液逐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67@Co在正极材料颗粒表面自组装生成,再将所得到的产物抽滤、干燥、研磨后进行煅烧,即得到最后包覆CoO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能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8160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1319893.6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溶剂热合成的方法,属于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醋酸盐和尿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将以上混合均匀的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在高温高压下,尿素分解出CO2气泡,与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晶体,伴随着晶体的长大产生沉淀;再将所得到的产物抽滤、干燥、掺锂研磨后进行煅烧,即得到最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能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96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48857.6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硫酸锰,碳酸钠混合均匀,并用氨水调节pH至8-10,在60℃恒温搅拌1h,经过滤、洗涤、离心、干燥得到混合料A;将混合料A与碳酸锂混合研磨并在匀速升温到450℃保温4h,随后升温至800-850℃保温8-10h,随炉冷却得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8682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46856.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倍率磷酸铁锂微球的制备方法,将铁源和磷源、过氧化氢混合得到絮状沉淀,过滤,冲洗,得到无定型磷酸铁;将无定型磷酸铁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喷雾干燥得到无定型微米球状磷酸铁前驱体;将锂源、还原剂分散至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前驱体制成悬浮液,悬浮液搅拌后,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灰白色沉淀物;灰白色沉淀物退火后得到球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原料摩尔比例、喷雾干燥温度来控制材料的颗粒大小、孔隙率等,再通过烧结温度、保温时间来控制材料结晶程度,使最终产品达到比较高的倍率性能和体积能量密度,具有较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47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024502.1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4/48 , H01M10/0525 , C01G41/02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钛的纳米氧化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偏钨酸铵和多孔的钛的MOF材料加入到过量的柠檬酸溶液中,用超声波震动后,并在真空环境中静置12~24h得到混合液;之后将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过滤,用去离子水与酒精洗涤数次、干燥;将干燥后的均匀均匀粉末物置于微波炉中,在氩气环境下焙烧;其焙烧温度为500~600℃,保温温度为1~3h。焙烧完成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焙烧产物即为掺钛的纳米氧化钨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掺钛的纳米氧化钨具有粒度小、均匀、等优点;焙烧过程中的保温时间较短,保证颗粒均匀细小,避免其长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77729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425540.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改性的方法,属于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溶解在二甲基咪唑溶液中,然后再将硝酸钴溶液逐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67@Co在正极材料颗粒表面自组装生成,再将所得到的产物抽滤、干燥、研磨后进行煅烧,即得到最后包覆CoO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能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80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25380.1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改性的方法,属于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溶解在硝酸铁溶液中,然后再将氟化氢铵溶液逐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在常温下,在正极材料颗粒表面生成三水合氟化铁,再将所得到的产物抽滤、干燥、研磨后进行煅烧,即得到包覆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能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74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247364.9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旧镍氢电池制备Ni/NiO/C纳米复合粉体材料的方法,本方法的具体步骤是先将废旧镍氢电池拆解,除去钢壳、隔膜,负极进行焙烧后与正极一起用硝酸浸出,在滤液中加入柠檬酸溶液,再加入相关沉淀剂将部分金属进行回收,过滤之后在滤液中加入丁二酮肟乙醇溶液,过滤,洗涤,惰性气氛下利用微波焙烧滤渣,得到Ni/C纳米复合粉体材料,退火后得到Ni/NiO/C纳米复合粉体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微波焙烧,快速升温,物料受热均匀,保证了颗粒的均匀性,并且较短的保温时间,保证了颗粒的完整且结晶性高,通过控制退火条件来控制Ni/NiO/C纳米复合粉体材料中各组分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比例含量的复合粉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64537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001899.8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2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片状红磷锰矿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所述方法采用氨水为沉淀剂,硫酸锰为金属盐与磷酸配置成混合溶液,经控制结晶沉淀反应制备红磷锰矿;在反应液滴加之前,在底液中溶解一定量的油胺,通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分散作用与油胺协同作用控制生成物的结晶生长过程,从而,对其结晶形态进行控制。本发明所述方法整个反应过程在常压和小于100℃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沉淀产物为单一片状红磷锰矿,没有其他杂相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444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643799.0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钴锰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为沉淀剂,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为金属盐,经控制结晶沉淀反应制备镍、钴、锰混合氢氧化物。在反应液滴加之前,在底液中溶解一定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作为控形剂,随后在惰性气体氮气的保护下,通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分散作用与控形剂协同作用控制生成物的结晶生长过程,从而,对其结晶形态进行控制。整个反应过程在常压和小于100℃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共沉淀产物为具有水镁石结构的复合氢氧化物纳米片,没有其他杂相形成;纳米片尺寸为100nm~400nm,厚度约为5~10n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