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4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049632.2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G45/12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钒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硫酸锰溶液、硫酸钴溶液、偏钒酸铵溶液、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并用氨水调节pH至8‑10,在50℃恒温搅拌1h,经过滤、洗涤、离心、干燥得到混合料A;将混合料A与碳酸钠、碳酸锂混合研磨并在匀速升温到450℃保温4h,随后升温至770‑800℃保温8‑10h,随炉冷却得到混合料B;将混合料B与硝酸锂、氯化锂充分混合后在管式炉中匀速升温至280℃进行离子交换4h,再经进行离心、干燥得到钒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钒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层状结构明显、大小均匀,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96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48857.6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硫酸锰,碳酸钠混合均匀,并用氨水调节pH至8-10,在60℃恒温搅拌1h,经过滤、洗涤、离心、干燥得到混合料A;将混合料A与碳酸锂混合研磨并在匀速升温到450℃保温4h,随后升温至800-850℃保温8-10h,随炉冷却得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7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37808.0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乳酸乳球菌KUST48,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699;将本发明菌株应用在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斑马鱼的治疗中,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显著能抑制无乳链球菌在斑马鱼肠道内的繁殖,降低无乳链球菌感染后斑马鱼的死亡率;本发明旨在替代抗生素,克服抗生素过度使用、药物残留、耐药性、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缺陷,改善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增强其抗病功能,减少药物的使用量,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生态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16930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608701.6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皇竹草为原料的羊肚菌栽培基质及羊肚菌栽培种的培育方法,所述羊肚菌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组成:皇竹草65%~75%、麦麸20%~30%、过磷酸钙1%、石膏粉1%、石灰0.5%、腐殖土2.5%。本发明利用皇竹草配制羊肚菌栽培种的培养基质,替代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棉籽壳、木屑、小麦、谷壳、玉米芯等材料,营养成分比例合理,满足羊肚菌各生长阶段所需;降低生产成本,合理利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2048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49632.2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G45/12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钒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硫酸锰溶液、硫酸钴溶液、偏钒酸铵溶液、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并用氨水调节pH至8-10,在50℃恒温搅拌1h,经过滤、洗涤、离心、干燥得到混合料A;将混合料A与碳酸钠、碳酸锂混合研磨并在匀速升温到450℃保温4h,随后升温至770-800℃保温8-10h,随炉冷却得到混合料B;将混合料B与硝酸锂、氯化锂充分混合后在管式炉中匀速升温至280℃进行离子交换4h,再经进行离心、干燥得到钒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钒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层状结构明显、大小均匀,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