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质芽孢杆菌多糖与壳聚糖双组份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249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220208.3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质芽孢杆菌多糖与壳聚糖双组份絮凝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作为生产菌,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5766;2)菌株活化及发酵培养:菌株经选择性培养基活化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种子菌;将种子菌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得含胶质芽孢杆菌多糖的发酵液;3)双组份絮凝剂的制备:将胶质芽孢杆菌多糖组份和壳聚糖组份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双组份絮凝剂;4)处理重金属废水:将双组份絮凝剂以0.1‑10%的体积比投入到废水中,以300‑500rpm的转速搅拌5‑15min,观察到完全絮凝后,沉降去除絮凝物,获得经净化处理的废水。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废水后,溶液浊度降低80%以上,Pb2+、Ni2+、Fe3+降低90%以上,Zn2+、Cu2+降低80%以上。

    一种提高淀粉利用率的固态酿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1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36687.3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淀粉利用率的固态酿醋方法,属于食品调味品技术领域。本发明对食醋的醋酸发酵阶段和封醅阶段进行控制,在醋酸发酵后期加入淀粉酶,在封醅陈酿阶段接种乳酸菌和产香酵母。所述的醋酸发酵后期的判定标准为醋醅品温低于40℃,所述淀粉酶为酸性淀粉酶。通过在醋酸发酵后期添加酸性淀粉酶,使原料中剩余的淀粉进一步被分解为小分子糖类,然后封醅阶段接种的乳酸菌利用这些小分子糖类,产生大量乳酸,因此能够提高淀粉利用率,同时提高出醋率,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使得固态食醋的生产更加经济环保。

    利用高产丁酸和己酸的功能微生物菌群快速制备人工窖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065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1008755.7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梭状芽孢杆菌属产丁酸、己酸功能微生物菌群快速制备人工窖泥的方法。属于酿酒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功能微生物菌群快速制备人工窖泥的方法,应用该人工窖泥的窖池能生产高品质的浓香型白酒。本发明具体实施包括如下步骤:a、功能微生物菌群发酵液的培养;b、初培窖泥堆积发酵20~25天,控温在25~35℃;c、人工窖泥堆积发酵30~35天,即可得成品。本发明方法利用功能微生物菌群发酵液作为主要接种物之一,保护了优质窖泥资源,并可以快速获得高质量的人工窖泥,提高了新窖的白酒的品质。本发明为新窖池窖泥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新型金属离子耐受性角蛋白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601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468398.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金属离子耐受性角蛋白酶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基于宏基因组技术挖掘的角蛋白酶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该角蛋白酶基因全长1,149bp,编码382个氨基酸;以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WB600为例,成功实现了该角蛋白酶基因的异源表达。该角蛋白酶基因的获取方法方便可行,将该基因进行重组表达,构建的重组菌株可以实现重组角蛋白酶的分泌表达,重组角蛋白酶对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酶稳定性较好。重组菌发酵周期短,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另外,该酶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能应用于生物法制备纳米银粒子的研究中,制备得到的纳米银粒子具有良好的形态,并且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一种腈水解酶产生菌突变体的复合固定化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6018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66240.9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腈水解酶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突变体mut-D3的细胞复合固定化方法及其在烟酸制备中的应用。该突变体菌株现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76。本发明具体是将海藻酸钠溶液与PVA(聚乙烯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固定材料,再与制备好的菌悬液混合,滴入预冷的固化液中进行固定;获得的固定化细胞对高浓度底物耐受性大大增强,可应用于烟酸的高效转化合成,相比于游离细胞烟酸产量提高约2倍;本发明所提供的固定化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固定化细胞机械强度高、且可重复利用率高,为工业生产烟酸提供了有益的方法。

    一种腈水解酶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及其高密度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74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80770.1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水解酶组成型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烟酸合成中的应用,属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腈水解酶组成型表达载体是通过在pET-3b质粒导入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腈水解酶基因编码序列构建而成,得到重组质粒pET-3b-NIT,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得到无需进行体外诱导的组成型重组腈水解酶表达菌株,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NIT-1,现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54。进一步采用pH-stat补料策略进行精确调控以提升菌体密度和腈水解酶产量,并以大肠埃希氏菌游离细胞为催化剂,以3-氰基吡啶为底物,通过批次投料的方式进行连续转化生产烟酸。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体外诱导的组成型重组腈水解酶产生菌,该重组菌可高效表达腈水解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发酵过程无需添加诱导剂,最终获得的菌体密度大,可有效催化3-氰基吡啶生产烟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磷脂酶D的基因挖掘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439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92991.9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6 C12P13/06 C12Y301/04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因挖掘方法获得的磷脂酶D及其基因编码序列与应用方法。该磷脂酶D基因全长1,614bp,编码538个氨基酸,以质粒pET28a(+)为表达载体,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为表达宿主,实现了磷脂酶D的高效表达。该磷脂酶D基因的基因挖掘方法简易便捷,经挖掘获得的目标基因所构建的重组菌株经发酵诱导可以分泌磷脂酶D,该磷脂酶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7.5,且Ca2+对其酶活具有较好的激活促进作用。该酶能对磷脂进行改性,催化底物磷脂酰胆碱和L‑丝氨酸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在食品、医药和保健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