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子标记的芝麻枯萎病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5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11330.7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标记的芝麻枯萎病鉴定方法,涉及植物病理学技术领域,该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RNA提取与纯化:从待测芝麻样本中提取总DNA和蛋白质污染RNA,采用高效的RNA提取试剂盒,对提取的RNA进行纯化,通过去除存在的杂质和抑制剂,以保证后续反转录和PCR扩增的效率,本发明采用特定长链非编码RNA作为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准确地区分芝麻枯萎病与其他病害以及健康植株,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大大降低误判的概率,为芝麻枯萎病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特定长链非编码RNA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PCR扩增、高通量测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

    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03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42887.8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料中草药原料、壳聚糖、海藻提取物和酵母提取物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芦笋茎根的生长率,并结合壳寡糖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率,实现1+1大于2的效果,产品具有显著的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功效,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预防芦笋茎枯病以化学菌剂或改变苦笋生长条件的弊端,降低了芦笋种植过程中药残,药渣和过滤液,可全方面的利用中草药原药,过滤液中加入椰子水,提高预防芦笋茎枯病,再加入叶片细粉末得到的混合液,其细胞分裂素成分可促进植物分化和原核分裂。促进根系和叶片的形成,应用范围广,并具有显著的增产功效。

    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01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5151.6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种植地处理;步骤二、开始种植阶段;步骤三、进行育苗阶段;步骤四、进行移栽前种植地处理;步骤五、移栽后秧苗处理;步骤六、秧苗成长中期处理,在种植前一个月通过翻新土壤、在0.7米深处填埋稻草秆灰,以及在0.5米处施加含有抗病菌剂的生物肥料,这三种措施的结合,在能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数量的同时,也能为土壤提供钾元素、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并且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稻瘟病害的发生,这种种植地处理方式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一个健康的起始环境。

    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7869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82598.8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嘧菌酯;筛选降解菌;制备降解缓释菌剂;制备杀菌组合物。本发明通过制备降解缓释菌剂对嘧菌酯进行降解,经过筛选的菌种能够精准地对嘧菌酯进行降解,将这种菌种通过多巴胺溶液进行包覆,多巴胺溶液能够粘附在嘧菌酯优势降解菌种表面,并且,多巴胺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植物造成污染,随后,待嘧菌酯发挥作用对芦笋茎枯病病菌进行杀灭后,此时多巴胺包覆的嘧菌酯优势降解菌种累积释放量达到一定程度,开始对嘧菌酯进行大量降解,从而防止嘧菌酯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种稻瘟病菌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3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63081.7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菌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农药生产领域,该稻瘟病菌抑制剂有效成为分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其余辅助成分包括乳化剂与消泡剂,其中有效成分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配比为10:2:12‑12:3:10,所述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其成分包含:氟嘧菌酯48%、噻霉酮12%、丙硫菌唑40%、乳化剂6%、消泡剂1%,所述乳化剂采用小分子脂肪酸甘油酯,所述消泡剂在成分中的配比为1:100,通过利用采用氟嘧菌酯、噻霉酮与丙硫菌唑三种有效成分复配,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同时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对水稻稻瘟病菌的防治效果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药物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防止恶性循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