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酶酶解耦合美拉德反应制备的烟用香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5226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82478.5

    申请日:2014-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酶酶解耦合美拉德反应制备烟用香原料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废次烟丝粉碎、加水搅拌,蒸煮;2)降温后,用复合酶处理;再升温蒸煮,灭酶;复合酶采用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和β-葡萄糖苷酶;3)加入红枣粉,乌梅,酸枣仁粉,甘草辅料,进行美拉德反应;4)通过90%~100%体积百分比浓度的乙醇浸提,过滤,真空浓缩即可获得浸膏。本发明中提供的方法不需外加其他化学试剂,避免因外加成分引入其他的不良气息。该方法使废次烟丝得到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了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吴茱萸、佛手柑或山矾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17151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335098.2

    申请日:201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吴茱萸、佛手柑或山矾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植物洗净后干燥,经粉碎得到植物粉;将植物粉在氯化钠水溶液中于80℃-100℃下蒸馏8小时-12小时,收集挥发物得到淡黄色精油,经后处理得到植物精油;其中,植物粉与氯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20;所述的植物为吴茱萸、佛手柑或山矾;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成本低,能耗低,对环境无污染,无需改变现有卷烟的加工工艺,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植物精油可应用到卷烟中,添加本发明植物精油的卷烟,吸食时香气量增加,有草药香韵,甜香突出,香气有独特性,清雅度、飘逸感增加,谐调性较好,透发性好,舒适度增强。

    天然植物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99459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335096.3

    申请日:201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植物洗净后干燥,经粉碎得到植物粉;将植物粉在氯化钠水溶液中于80℃-100℃下蒸馏8小时-12小时,收集挥发物得到淡黄色精油,经后处理得到植物精油;其中,植物粉与氯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20;所述的植物为杨梅叶、刺柏、披针叶茴香或三叶木通;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成本低,能耗低,对环境无污染,无需改变现有卷烟的加工工艺,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植物精油可应用到卷烟中,添加本发明植物精油的卷烟,吸食时香气量增加,有草药香韵,香气有独特性,丰富性和飘逸感增加,谐调性和一致性好,透发性好,舒适度增强。

    铁皮石斛多糖在卷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1565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09018.3

    申请日:201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多糖在卷烟中的应用,所述的铁皮石斛多糖的用量为卷烟中烟丝质量的0.02‰-0.2‰,所述铁皮石斛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铁皮石斛洗净后干燥,粉碎后在水中提取,得到提取液,冷却后经离心和真空抽滤,滤液真空浓缩,得到浓缩液;浓缩液醇沉后离心,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即得铁皮石斛粗多糖。铁皮石斛多糖应用到卷烟中,燃吸卷烟时烟气形态圆润,细腻柔和度有增加,干燥感下降,香气量增加。

    吴茱萸、佛手柑或山矾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1715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35098.2

    申请日:201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吴茱萸、佛手柑或山矾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植物洗净后干燥,经粉碎得到植物粉;将植物粉在氯化钠水溶液中于80℃-100℃下蒸馏8小时-12小时,收集挥发物得到淡黄色精油,经后处理得到植物精油;其中,植物粉与氯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20;所述的植物为吴茱萸、佛手柑或山矾;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成本低,能耗低,对环境无污染,无需改变现有卷烟的加工工艺,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植物精油可应用到卷烟中,添加本发明植物精油的卷烟,吸食时香气量增加,有草药香韵,甜香突出,香气有独特性,清雅度、飘逸感增加,谐调性较好,透发性好,舒适度增强。

    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0403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3125.2

    申请日:201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植物洗净后干燥,粉碎后在水中提取,得到提取液,其中,植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20-50;提取液冷却后经离心和真空抽滤,滤液真空浓缩至提取液体积的1/30-1/10,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100%的乙醇,使体系中乙醇体积分数达到75%-90%,搅拌,静置8h-12h,离心,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即得植物多糖,所述的植物为粉背五味子、卤地菊或绞股蓝;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制得的植物多糖应用到卷烟中,卷烟燃吸时烟气形态好,干燥感降低,圆润感和香气量增加,明亮度得到显著提升。

    海洋藻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9945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3123.3

    申请日:2011-10-28

    Inventor: 杨君 储国海 邵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藻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海洋藻类洗净后干燥,粉碎后在水中提取,得到提取液,其中,海洋藻类与水的重量比为1∶50-60;提取液冷却后经离心和真空抽滤得到滤液;将滤液醇沉,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即得海洋藻类多糖;或者,将滤液用径向流色谱法分离提纯后冷冻干燥得到海洋藻类多糖;所述的海洋藻类为海萝、角叉菜或冈村凹顶藻。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制得的海洋藻类多糖应用到卷烟中,卷烟燃吸时烟气香气质提升和香气量增加,烟气的形态好,干燥感降低,生津感增强,烟香有特色。

    藻类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372790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333024.5

    申请日:201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类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海洋藻类洗净后干燥,粉碎后在水中提取,得到提取液,其中,海洋藻类与水的重量比为1∶50-60;提取液冷却后经离心和真空抽滤得到滤液;将滤液醇沉,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即得海洋藻类多糖;或者,将滤液用径向流色谱法分离提纯后冷冻干燥得到海洋藻类多糖;所述的海洋藻类为多肋藻、亨氏马尾藻或铜藻。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制得的海洋藻类多糖应用到卷烟中,卷烟的烟气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烟气的形态好,烟气的干燥感降低,圆润感、生沣感和回甜感增强,烟香有特色。

    一种降低卷烟烟气干燥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8851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33770.5

    申请日:2008-12-29

    Abstract: 一种降低卷烟烟气干燥感的方法涉及一种卷烟生产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卷烟烟气干燥感的技术。本发明是在卷烟加料工艺中,把吸附剂与料液混合或单独用水稀释后,以料液形式添加到烟丝、梗丝或薄片上,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备而得的吸附剂主要成分及组成结构接近烟草天然状态,对卷烟燃吸香味基本无影响。吸附剂通过空间结构选择、结合基团选择,优先选择吸附结合小分子、强极性物质,对烟气中的甲醛、氨气等不良成分具有选择性吸附功能。与现有技术比较,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具有选择性高、吸附力强的特点,而且可直接在烟丝、梗丝、薄片上添加应用,实用价值较高。

    一种适用于实验室的气瓶防倾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20664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27731.4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实验室的气瓶防倾倒装置,该装置包括底面平台和框架体,所述的框架体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框架体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左、右、后三面为框架结构,前面采用开放式结构,左、右、后三面分别包括三根横支撑杆及两根竖支撑杆组成,前面包括两根竖支撑杆;所述的框架体的中部设置有分割架,分割架包括前后两根竖支撑杆和三根横支撑杆,所述的框架体的前上部设有挡杆架,挡杆架由三根挡竖杆和一根横挡杆构成,横挡杆固定设置3根挡竖杆的上端,3根挡竖杆分别活动插设在框架体前面两根竖支撑杆和分割架的前竖支撑杆内。本实用新型排除气瓶倾倒的事故隐患,降低安全管理风险,确保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