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8727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717778.X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盐水解制氢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Mg-盐水解制氢用复合材料由摩尔配比为1:0.01-0.045的镁粉和盐类制成,所述的盐类为AlCl3、KCl、NaCl、LiCl、MgCl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将镁粉和盐类球磨得到Mg-盐水解制氢用复合材料。Mg-盐水解制氢用复合材料可用于车载移动氢源的高活性镁基复合制氢材料。该方法通过将盐类与金属Mg粉进行高能球磨,提高的Mg的反应活性,使其在室温下就可以快速大量放氢,高温时速度更快。该方法原料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是一种理想的可工业化应用的镁基复合制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33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717737.0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放氢的掺杂过渡金属氟化物的氢化铝储氢材料,由以下摩尔百分含量的90%~99.9%AlH3和0.1%~10%MFx组分制成。该储氢材料甚至能够在室温(10–30℃)下较快地放出氢气,且放氢量可达6.5wt%。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掺杂过渡金属氟化物的氢化铝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简单,易于控制,可控性好。本发明制备的掺杂过渡金属氟化物的氢化铝储氢材料的放氢温度和储氢容量均符合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系统的操作温度( 5.5wt%)要求,为车载储氢系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3420685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24310.4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浙江明贺钢管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C04B3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热膨胀复合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耐火材料以BN为基体,ZrO2、Al2O3、SiC为添加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其中BN为50-85%、ZrO2为5-30%、Al2O3为3-30%、SiC为2-30%,助烧剂为5%。其制备方法是:按以上配方将混合粉末置于球磨罐中,球磨1-20小时,烘干过筛后,于2-80MPa下静压造粒,装入石墨模具中,在通有N2的热压炉中升温至1700-1900℃,保温10-90min,热压压力为10-50MPa。本发明所得复合耐火材料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结构均匀,整体可靠性高;本发明方法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487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414978.9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高压氢的储氢合金,其化学通式为:Ti(1-a)ZraRbCrxFeyMz,其中R为稀土金属La、Ce、混合稀土金属Mm中的一种或几种;M为V、Mo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1-a、a、b、x、y、z为Ti、Zr、R、Cr、Fe和M的原子比,0<a≤0.3,0<b≤0.1,0.5≤x≤1.3,0.8≤y≤1.25,0<z≤0.3。该储氢合金在150℃以下温度条件可产生40MPa高压氢,在180℃以下温度条件可产生70MPa高压氢,远低于TiFe和LaNi5常用合金相应放氢压力下所需的温度,而且合金易活化,最大储氢容量为1.8wt%以上,高于LaNi5常用合金的储氢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23838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310035643.5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中元磁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了高丰度稀土MM生产的稀土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晶界重构新技术,主合金、晶界相辅合金分开设计成分、配料和制粉,对晶界相纳米改性后进行混粉、磁场压型、烧结和热处理制备磁体。本发明应用纳米颗粒改性方法,添加纳米金属、纳米氧化物、纳米氮化物或纳米碳化物,实现对晶界相的改性,有效提升磁体的综合磁性能和耐蚀性。本发明应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的Mishmetal产物MM部分取代Nd进行稀土永磁体的制备和生产,有效实现原料成本的控制,亦发挥了中国稀土资源的特色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413624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810162215.8
申请日:2008-1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17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氢化物贮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充满迭置的贮氢物料片,贮氢物料片由不吸氢的泡沫状金属基板和填充在泡沫状金属基板孔隙中的贮氢合金粉末与粘结剂的混合物构成,贮氢物料片具有中心孔,贮氢物料片的中心孔与壳体封头的中心孔重合,并通过嵌于封头的过滤片与封头的中心孔连接,在封头的中心孔上固定有带阀门的接管。本发明的贮氢装置能有效提高贮氢合金及其氢化物粉末的传热性能,有效防止贮氢合金及其氢化物粉末流动堆积,解决贮氢合金粉末的吸氢膨胀问题,因此具有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合于各种场合应用的金属氢化物贮氢装置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495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810122081.7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铝氢化钠和稀土—镍基合金复合储氢材料由铝氢化钠和稀土—镍基合金组成,稀土—镍基合金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35%,余量为铝氢化钠,其中稀土—镍基合金的化学通式为RENi5,式中RE为La、Ce、Pr、Nd、Y、Ml或Mm。其制备方法为高能球磨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铝氢化钠和稀土—镍基合金复合储氢材料无需掺入特定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储氢性能和放氢动力学性能,在低温下其可逆储氢容量达3.7wt.%以上。该复合储氢材料可应用于小型移动电话,笔记本电源,独立电堆系统的供氢源以及氢的提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52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39271.4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氢化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氢化锂和硼混合均匀,得到氢化锂和硼的混合物;(2)将上述氢化锂和硼的混合物在压力为8MPa-12MPa的氢气中机械球磨,得到混合物料;(3)将上述混合物料在压力为30MPa-35MPa氢气中于反应温度300℃-500℃反应,制得硼氢化锂。该方法不使用有机溶剂、乙硼烷等有毒物质,安全环保,且降低了反应温度,反应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322266C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410067249.0
申请日:2004-10-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嘉兴浙大帕尔肯储氢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2 , B01D53/0415 , B01D2253/1126 , B01D2257/108 , B01D2258/01 , B01D2258/0208 , B01D2259/4143 , B01D2259/4525 , B01D2259/4541 , B01D2259/4566 , F17C11/005 , Y02E60/321
Abstract: 一种储氢器,其特征在于:该储氢器中装入颗粒状的储氢材料与不吸氢的金属纤维和/或其合金纤维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不吸氢的金属纤维和/或其合金纤维的重量为储氢材料重量的1~10%。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装入储氢器内的混合物中的纤维有足够大的表面积,能有效防止储氢材料及其氢化物粉末流动形成堆积;2)在储氢材料中加少量不吸氢的金属纤维和/或其合金纤维,即能有效提高储氢材料及其氢化物粉末的传热性能;3)本储氢器中的储氢材料不必预先进行镀铜、压块、中毒、烧结、反复吸放氢循环等处理或加工,也不用添加有机溶剂或造孔剂,因此具有廉价、高效、长期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601172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67249.0
申请日:2004-10-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嘉兴浙大帕尔肯储氢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2 , B01D53/0415 , B01D2253/1126 , B01D2257/108 , B01D2258/01 , B01D2258/0208 , B01D2259/4143 , B01D2259/4525 , B01D2259/4541 , B01D2259/4566 , F17C11/005 , Y02E60/321
Abstract: 一种储氢器,其特征在于:该储氢器中装入颗粒状的储氢材料与不吸氢的金属纤维和/或其合金纤维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不吸氢的金属纤维和/或其合金纤维的重量为储氢材料重量的1~10%。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装入储氢器内的混合物中的纤维有足够大的表面积,能有效防止储氢材料及其氢化物粉末流动形成堆积;2)在储氢材料中加少量不吸氢的金属纤维和/或其合金纤维,即能有效提高储氢材料及其氢化物粉末的传热性能;3)本储氢器中的储氢材料不必预先进行镀铜、压块、中毒、烧结、反复吸放氢循环等处理或加工,也不用添加有机溶剂或造孔剂,因此具有廉价、高效、长期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