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7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5193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780001049.7

    申请日:2007-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33 H01R13/6277 H01R13/639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简单地且容易地连接而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损失电连续性的连接器。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由母壳体(200)支承,且电连接到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的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由公壳体(400)支承。公壳体(400)插入以与母壳体(200)匹配,这进行了电连接。进一步地,缝隙肋(205a)至(205d)在匹配方向上形成在母壳体(200)内,且沿匹配方向的缝隙(405a)至(405d)形成在公壳体(400)内。缝隙肋(205a)至(205d)具有以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形成的凹陷的渐缩形状,且缝隙(405a)至(405d)具有其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分别大于缝隙肋的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的渐缩形状。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28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80051236.1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一种端子(12),与对方端子(50)连接,其中,具备筒部(17)和弹簧片(19),在所述筒部(17)内插入所述对方端子(50),所述弹簧片(19)配置在所述筒部(17)内,所述筒部(17)具有弹簧侧壁(30)、连接壁(31)、与连接壁(31)和弹簧侧壁(30)双方相连的第一侧壁(32)、与弹簧侧壁(30)相连的第二侧壁(33)、及张开抑制部(38),所述弹簧片(19)将插入到所述筒部(17)内的所述对方端子(50)从所述弹簧侧壁(30)侧朝向所述连接壁(31)按压,所述端子(12)具备将所述弹簧片(19)与所述连接壁(31)连结的连结部(39),在所述筒部(17)设有张开抑制部(38),该张开抑制部(38)相对于所述连结部(39)从与所述弹簧片(19)将所述对方端子(50)朝向所述连接壁(31)按压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接触。

    端子
    77.
    发明公开
    端子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50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80041734.8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阴端子(12)具有:端子主体(15),能够使电线(11)沿着Y方向插入,并且具有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该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具备能够与电线(11)接触的接触面(21A、21B)且能够向与电线(11)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变形;及滑动构件(16),呈筒状,能够从分离位置移动到重叠位置,所述分离位置为从端子主体(15)分离的位置,所述重叠位置为从上侧连接片部(18A)及下侧连接片部(18B)的前端侧与端子主体(15)相接且与端子主体(15)的外侧重叠的位置,在滑动构件(16)设有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该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向内方突出并且对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进行加压以使它们与电线(11)接触,在滑动构件(16)设有:窄幅部(16B),是形成有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的区域,并且在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对电线(11)进行加压的加压方向上滑动构件(16)的内部形状较窄;及宽幅部(16A),在比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靠插入方向的前方侧,在加压方向上滑动构件(16)的内部形状比窄幅部(16B)宽,在重叠位置处窄幅部(16B)与上侧连接片部(18A)及下侧连接片部(18B)的外侧重叠,由此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按压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在滑动构件(16)形成有构成宽幅部(16A)的上壁(70)的前端随着朝向电线(11)的插入方向的前方而在加压方向上比宽幅部(16A)扩宽的引导斜面部(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