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光控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铱盐催化剂的分离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579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1144163.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蓝光照射下,基于铱盐催化的水诱导相分离光诱导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体系,以及铱盐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作为模型单体,α‑溴苯乙酸乙酯为引发剂,面式三(2‑苯基吡啶)合铱作为催化剂,1,2‑二氯苯/乙醇作为混合溶剂;(2)聚合后,在聚合体系中加入纯水以诱导相分离,使铱盐催化剂很容易地实现原位分离以供回收利用;(3)向回收的催化剂溶液中加入新的单体、引发剂,进行下一轮聚合。本发明的可持续光控ATRP系统具有可见光照射、高催化活性、分子量和分布的良好控制性、具有吸引力的“活性”特征、高效分离能力、低金属残留和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等特点。

    含氟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53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82606.X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式(1)所示的含氟液晶聚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氟液晶弹性体,其包括式(1)所示的含氟液晶聚合物与式(2)所示的近红外染料的共聚物。本发明的含氟液晶弹性体在近红外光照下,由于材料的光-热转换效应而发生收缩,可广泛用于致动器领域。本发明的含氟液晶聚合物将含氟链段引入到液晶聚合物交联网络,提高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大大延长了光控致动器的工作时间。

    近红外光热转化下的乙烯基类单体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0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82047.8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光热转化下乙烯基类单体的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采用波长为750-850nm的近红外光照射反应容器,所采用的反应容器具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中容置有克酮酸菁类近红外光响应染料的有机溶液,所述第二腔体中用于放置容置反应液的密闭反应瓶;反应液包括乙烯基类单体,ATRP引发剂、ATRP配体、ATRP催化剂、RAFT试剂、热引发剂、以及添加剂中的二种或者几种,以及有机溶剂;近红外光由第一腔体照射入第二腔体中;近红外光响应染料将近红外光转换成热能,并将反应容器加热至50-100℃,使得反应液中的单体发生聚合得到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的聚合物。

    一种交联聚合物抗菌纳米乳胶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5210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642856.2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聚合物抗菌纳米乳胶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一锅法操作,构建了亲油性单体苯乙烯、阳离子型甲基丙烯酸酯类季铵盐单体MAQAC6以及二乙烯基苯参与的自由基共聚体系,以简单高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抗菌性的无皂交联聚合物纳米乳液;粒径较小,分布较窄,避免了季铵盐单体用量过多会使乳胶粒粒径增大,而交联剂的加入使得乳液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交联聚合物抗菌乳液不需要后处理,可以直接用于抗菌,且验证了加入季铵盐单体制备的无皂乳液,对大肠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制备可直接使用的无皂纳米抗菌乳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应用于抗菌性涂料等方面具有令人期待的潜能。

    主链型“半氟”交替共聚物的嵌段共聚物的光照聚合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35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79630.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链型“半氟”交替共聚物的嵌段共聚物的光照聚合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中,将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半氟”交替共聚物(AB)n大分子引发剂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于20-30℃下发生光控活性自由基聚合,该聚合反应在390nm-590nm的光照条件下进行至少半小时,得到主链型聚烯烃、聚酯或者聚醚“半氟”交替共聚物的嵌段共聚物。该聚合方法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进行,聚合过程具有“活性”自由基聚合特性,所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

    一种近红外光调控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85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86809.2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调控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引发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引发剂为碘代化合物,将得到的溶液在光照条件下于20-30℃下反应,光照波长为660-730nm,反应完成后得到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本发明的方法聚合组份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单体适用范围广,聚合物分子量可设计性强,且无需催化剂即可实现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活性”自由基聚合。

    抗菌性交联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520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641867.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性交联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在RAFT试剂二硫代萘甲酸异丁腈酯(CPDN)的调控下,采用溶液聚合合成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之后在酸性条件下,PDMAEMA为大分子RAFT试剂,半连续加料方式加入油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制备无皂抗菌粒子用交联纳米乳液。此后对纳米粒子进行季铵化,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用平板涂布法验证其良好的抗菌性。

    配体-温敏性离子液体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11742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496285.1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体‑温敏性离子液体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共聚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x:y=1:5~7;MPEG表示聚乙二醇单甲醚片段。该共聚物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1)配体单体的合成;2)离子液体单体的合成;3)配体‑温敏性离子液体共聚物的合成。该共聚物可以构建温控相分离体系并且在ATRP反应中作为配体来回收催化剂,不仅实现了催化剂的多次回收及循环利用,并且降低了配体的损失,还克服了现有方法不能适用于包含对水敏感或水溶性差的基质的体系的缺陷,极具开发及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双溴化合物与双烯单体制备含氟聚合物的交替共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946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947695.8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溴化合物与双烯单体制备含氟聚合物的交替共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种双官能团单体A和B、金属光催化剂、促进剂加入到混合有机溶剂体系中,在反应容器中通过搅拌使体系呈均相,进行四次除氧操作后密封反应容器;(2)通过光催化进行聚合反应;(3)反应结束后,加入四氢呋喃稀释聚合体系,将其倒入甲醇中进行沉淀,抽滤,干燥,即得所需的交替聚合物。本发明将全氟双碘单体扩展到全氟双溴单体以及普通的烷烃类双溴化合物,进一步扩大了自由基逐步转移-加成-终止聚合的单体适用范围,同时也提高了该聚合方法对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的设计能力,为获得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功能性聚合物提供了更多选择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