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9512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0981379.9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有功无功影响的直流输电系统自适应电流控制方法,在监测到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的换流母线电压发生跌落时,启动执行自适应电流控制;根据故障瞬间的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建立逆变站直流电流约束和关断角约束下的有功无功控制目标函数;进而根据电压跌落瞬间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与无功临界电压的大小关系,确定逆变站直流电流控制策略,得到逆变站的直流电流控制参考值,对逆变站直流电流实施控制。本发明能根据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下换相失败恢复的需求,在满足关断角、直流电流的约束条件下,自适应地调整逆变站的直流电流控制参考值,有效抑制后续换相失败并能同时兼顾有功无功对电网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1358.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故障恢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运行参数采集:在线采集配电网运行参数;S2,可调度区域构建:构建合环冲击电流约束的应急电源车可调度区域;S3,模型构建:构建考虑应急电源车可调度区域的配电网故障恢复优化模型;S4,模型求解:求解考虑应急电源车可调度区域的配电网故障恢复优化模型,确定应急电源车接入点、应急电源车出力、网络合解环顺序;S5,故障恢复:配电中心下发应急电源车接入点、应急电源车出力、网络合解环顺序至合解环开关以及调度应急电源车,实施配电网故障恢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恢复安全性低、恢复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90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245678.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4 , G01R31/08 , G06N3/0464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包括构建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辨识模型的步骤,其包括:在不同地区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本地原始识别模型;获取不同地区输电线路的三相故障录波数据;将前述故障数据归一化为一张故障暂态波形图像;将归一化后的图像按照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进行分类,同时对小样本类型的故障做Smote过采样处理,生成故障样本集;将相应地区的故障样本集输入对应地区的原始识别模型,并且借助于联邦学习,将部署在各地区的原始识别模型的本地参数进行中心聚合并且将经中心聚合后的参数下发至本地原始识别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最终的辨识模型,从而消除不同地区输电线路的故障特征差异对模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2907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45678.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4 , G01R31/08 , G06N3/0464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包括构建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辨识模型的步骤,其包括:在不同地区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本地原始识别模型;获取不同地区输电线路的三相故障录波数据;将前述故障数据归一化为一张故障暂态波形图像;将归一化后的图像按照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进行分类,同时对小样本类型的故障做Smote过采样处理,生成故障样本集;将相应地区的故障样本集输入对应地区的原始识别模型,并且借助于联邦学习,将部署在各地区的原始识别模型的本地参数进行中心聚合并且将经中心聚合后的参数下发至本地原始识别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最终的辨识模型,从而消除不同地区输电线路的故障特征差异对模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6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06277.X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测距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中各馈线出口的正序短路电流和馈线上各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正序短路电流;确定配电网的故障馈线;将故障馈线的分布式式电源划分为上游分布式电源和下游分布式电源,并构建分布式电源等值方式下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位置模型;计算分布式电源等值方式下的正序短路电流矢量占比系数与故障位置参数;根据占比系数与故障位置参数确定故障区段和位置;本发明利用系数差异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定位与测距,不受分布式电源穿透率的影响,满足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与测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07444.1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储电场单回送出线三相重合闸约束的孤岛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当风储电场单回送出线路上发生短路故障且线路保护动作时,检测风电场内部配套储能的荷电状态;根据荷电状态判断是否执行线路两侧三相重合闸;执行线路两侧三相重合闸时风电场送出线系统侧重合闸装置经预设延迟时间进行重合;判断系统侧重合是否成功,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风电场侧重合闸操作以及风场内风机和储能的投退状态。本发明方法可避免传统自动三相重合闸策略无法实现风储电场单回送出线瞬时性故障穿越的问题,降低风电场全部机组脱网的风险,提升风场送出线发生短路故障后风电场的可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14821.7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故障辨识与故障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输电线路的线路数据;基于线路数据构建输电线路的伏安特性曲线;将伏安特性曲线归一化为故障类型辨识伏安特性曲线图;根据预先构建的故障类型识别模型对故障类型辨识伏安特性曲线图进行识别;基于识别后的故障类型,构建与故障相相对应的故障原因及距离辨识伏安特性曲线图;根据预先构建的故障原因及距离识别模型对故障原因及距离辨识伏安特性曲线图进行识别,以输出识别后的故障原因和故障距离。本发明采用伏安特性图为输入,不依赖于信号处理算法可实现特征量的自提取,可有效应对录波数据含有白噪声的问题,并且对电压、电流的采样频率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147941.3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可控源荷接入的花瓣式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实时采集花瓣式配电网的运行参数以及开关状态组合;当所述花瓣式配电网识别到故障时,断开故障所在区段相邻开关,并记录故障时的运行参数以及开关状态组合;将故障时运行参数以及开关状态组合输入预设的自愈优化模型中,计算获得故障自愈后最优的开关状态组合以及各可控源荷的最优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根据所述最优的开关状态组合以及各可控源荷的最优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生成对应花瓣式配电网内各终端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下发控制指令;所述方法及系统可有效减低二次故障风险,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15180.0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直流送出系统换相失败与过电压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监测到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的交流母线电压发生跌落时,启动直流电流控制;根据故障后的逆变站直流电压和整流站的触发角,计算避免整流站近区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的直流电流;根据逆变站的交流母线电压,评估直流电流约束和关断角约束下逆变站的允许无功交换量范围;进而根据无功交换量范围确定逆变站直流电流控制策略,得到逆变站的直流电流控制参考值,对逆变站直流电流实施控制。本发明自适应地调整逆变站的直流电流控制参考值,在有效避免逆变站后续换相失败和整流站过电压的同时,兼顾直流输电系统有功无功对送受端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4720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882823.1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故障下相邻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电压;计算确保目标直流输电系统不发生后续换相失败的直流电流参考值;判断相邻直流输电系统是否会发生相继换相失败;建立避免相邻直流输电系统相继换相失败的目标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可控域,从而调节直流电流指令值和超前触发角调节量实施控制。本发明考虑了后续换相失败和相继换相失败的交互影响,通过直流电流指令值和超前触发角之间的协调控制,能够有效抑制目标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同时避免引发目标直流输电系统发生相继换相失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