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4279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29246.6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合肥联信电源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H03K17/081 , H03K17/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3 , G05B2219/24215 , H03K17/08108 , H03K1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流保护的晶闸管驱动信号控制电路,包括过电压零检测电路、单片机、三态门芯片、若干光耦以及驱动变压器,电压过零检测电路一端连接交流电源,另一端连接单片机的IO输入口,单片机的IO输出口连接三态门芯片的A信号接口,三态门芯片的片选端CE连接过电流检测保护电路,三态门芯片的B信号接口连接有光耦,光耦连接驱动变压器,通过驱动变压器驱动晶闸管;本发明实现了晶闸管整流的控制与晶闸管过流保护,该电路外围器件较少,控制方法灵活,与软件过流检测相比,具有反应速度快的特点,提高了晶闸管模块的安全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765811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89290.1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扬州市苏明电器有限公司 , 刘慧娟
IPC: H01F29/02 , H01F27/28 , G05B19/042 , H03K17/56 , H03K17/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9/02 , G05B19/0428 , H01F27/2828 , H03K17/56 , H03K17/78 , H03K2217/0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载调容调压变压器的设计,可以实现相对简单可靠的带载调容调压操作。大容量时,高压侧采用三角形联结方式,低压侧采用一个27%的少数匝线圈与两个73%的并联的多数匝线圈串联的方式;大容量时,高压侧采用星型的联结方式,低压侧采用三个线圈串联的联结方式;调压调容开关采用机械式开关与电力电子器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的结合了两种开关的优势,既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也能达到稳定可靠的目的;而且将带载调压调容开关集合在一起,实现一套开关多种用途的目的,很大方面节省了单独设计每种结构带来的不便于繁琐。加入Web、GPRS以及温度检测模块,既可以方便的实时检测变压器的状态,又能远程调节变压器的状态,达到安全便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54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30725.5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IPC: H03K17/689 , H03K17/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689 , H03K17/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继电器,该固态继电器包括:电流采样模块、模拟量隔离模块、过流保护与控制模块;所述过流保护与控制模块包括:碳化硅场效晶体管MOSFET;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固态继电器所在回路的电流;所述模拟量隔离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流转换成电压并隔离输出;所述过流保护与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指令以及所述电流,控制其内置的MOSFET的开通或关断。通过本发明的使用,能够替代继电器与霍尔电流传感器,减小系统的体积,同时能够提高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适用于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要求的航空航天以及武器装备的配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20323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519424.2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苏州锟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俊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ATM机散热的风扇自动开关电路,包括风扇M和蓄电池G,风扇M通过继电器K的触点开关与市电相连接,蓄电池G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通过热敏电阻RT与蓄电池G的负极相连接,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还通过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接,通过晶体管Q1,配合晶体管Q2、Q3、Q4,驱动继电器K线圈导通或者断开,从而实现控制风扇M的工作或者停止工作。本发明当温度过高时,通过晶体管控制继电器线圈导通,触点开关闭合,使风扇正常工作;当温度较低时,通过晶体管控制继电器线圈不导通,触点开关断开,使风扇停止工作,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73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63919.0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陈丹丹
Inventor: 陈丹丹
Abstract: 一种信息安全计算机电路,为具有网络接口、网卡电源点、网卡、可移动存储介质接口的计算机而设计,网络接口与网卡相连,包含触动开关(SW);触动开关(SW)的一端与网卡取电的网卡电源点相连,触动开关(SW)的另一端与网卡的电源脚相连;当可移动存储介质接口的实体被插入时,触动开关(SW)断开,网卡断电停止工作,网络接口无法使用;用于保护信息安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移动存储介质插入就断网,可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能够防止重要文件被木马盗取。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71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180071743.2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ABB研究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9/02 , H02M1/32 , H03K17/107 , H03K17/127 , H03K17/18 , H03K17/78
Abstract: 本文介绍了一种栅极控制电路,包括:主栅极单元,布置成经多个主栅极单元输出供应栅极信号到多个功率开关的相应栅极以用于控制主电流;以及辅助栅极单元,包括用于将输入光功率转换成辅助电栅极信号的光功率转换器。辅助栅极单元布置成在多个功率开关之一中发生故障时,提供辅助电栅极信号到还在操作中的多个功率开关的任何一个的相应栅极。也介绍了对应的功率模块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33015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1011401.2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糜瑞松
Inventor: 糜瑞松
IPC: H03K17/78 , H03K17/9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78 , H03K17/945 , H03K2017/9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避光装置的对射型光耦,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呈相对设置,光发射器上设有第一透光槽,光接收器上设有与第一透光槽对应配合的第二透光槽,光发射器的外部罩设有第一遮光帽,第一遮光帽上设有与第一透光槽相适应的第一透光通道,光接收器的外部罩设有第二遮光帽,第二遮光帽上设有与第二透光槽相适应的第二透光通道,第一透光通道与第二透光通道呈相对且等高设置。本发明结构设置简单合理,不仅大大降低了环境强光对本发明工作状态的干扰,使得本发明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检测准确度较高,而且制造成本较低,使用较为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16041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56871.8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2M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6 , B41J23/00 , B41J29/393 , H03K17/78 , H02M1/00 , H02M2001/0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宽范围正负可调高压直流电源,包括高电压发生器、负高压端、正高压端,顺序相连的第一驱动电路、第一调压单元、电流检测与放大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二调压单元,以及可调高压输出端;还包括顺序相连的指令输入端、指令电压电路、误差放大器,以及电压反馈电路。本发明的电源及其控制方法,由一对具有固定电压值的正负高压直流电源产生宽范围正负可调的直流高压输出,因而也可以由共用的正负直流高压基准源产生多路独立宽范围正负可调的直流高压输出;同时两个协调工作的调压单元的工作范围可以自动准确衔接与配合,不会出现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无效环流损耗和调压特性失控等问题,从而工作效率更高,电压调节特性更为平滑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11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80034990.5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梅卡雷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3K17/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78 , B60K37/02 , B60K2350/2004 , H03K17/9631 , H03K17/9638 , H03K2217/96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操作元件,尤其是键控器或开关,具有辐射光的光发送器、光学接收器、适于光导的棱镜和保护层,棱镜具有侧面,侧面是有源的传感器面,且棱镜布置在保护层下面,使得棱镜的有源的传感器面基本上平行于保护层的底侧对准。保护层具有传感器区域,该传感器区域是在有源的传感器面上面的保护层的区域,且具有最高99%、最高95%、最高90%、最高80%或最高50%的透射度。棱镜和光发送器布置为,使得由光发送器辐射的光通过棱镜被引导且穿过有源的传感器面和保护层。接收器布置为,使得所辐射的且在物体处反射的光穿过保护层的传感器区域和有源的传感器面,且通过棱镜引导到接收器,且反射的变化由分析电路识别并被解释为切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