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68A
公开(公告)日:1995-09-27
申请号:CN94114077.6
申请日:1994-12-3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220/68 , C08F2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妆品用高聚物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在一类成膜性好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中,通过引入一种可以用氨转型的不饱和脂肪酸来提高共聚物的水溶性,通过引入一种不饱和长链烷基酯来改善高聚物的韧性与溶剂的相容性,使所得高聚物助剂具有如下优异的综合特性:成膜性好、韧性好、水溶性好、与溶剂(醇、醚、液化丙丁烷等)相容性好以及与其它助剂之间的配伍性好等诸优点,从而满足各类化妆品的不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5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0236571.4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0/68 , C08F220/56 , C10L1/236 , C10L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降凝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元类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将甲基丙烯酸、十四醇与甲苯混匀,然后加入阻聚剂和催化剂,再次混匀后进行预反应,继续升温进行酯化反应,后处理得到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然后将3‑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十四酯与甲苯混匀,加入聚合反应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后处理得到三元类柴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十四酯‑3‑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酰胺共聚物。本发明的三元类柴油降凝剂,长烷基链与柴油中的蜡晶发生共晶反应,提升了降凝剂在柴油中的溶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6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0668.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广州慧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8 , C08F218/08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68 , C08F218/10 , C09D101/00 , C09D133/10 , C09D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树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转移涂料及转移膜。该改性丙烯酸树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的重量份为30~70份,B组分的重量份为30~70份;其中,A组分中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包括:金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20%~30%;长碳链丙烯酸酯10%~15%;硬单体5%~10%;乙烯基单体1%~2%;B组分中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包括:金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10%~15%;长碳链丙烯酸酯15%~20%;硬单体5%~10%;乙烯基单体5%~10%。本发明提高了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综合性能,同时解决在湿热条件下镀铝层容易腐蚀脱落的问题,有利于转移涂料和转移膜的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59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30546.4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7C251/20 , C07C251/08 , C07F15/04 , B01J31/22 , C08F110/02 , C08F4/70 , C08F210/02 , C08F220/68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含芘环化合物、含芘环α‑二亚胺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公开提出的催化剂为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催化剂,以亚胺化合物为芳香烃主体,并引入芘环得到一种新的芘稠环芳香烃化合物,与二价镍盐配位后,得到一种新型含芘环α‑二亚胺镍催化剂。制得的催化剂已用于烯烃聚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同时适用于极性单体存在的聚合反应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391082.0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68 , C08F220/18 , C08F210/14 , F17D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油酸与芳香醇或芳香胺在催化剂与阻聚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随后将提纯的油酸芳香酯或油酸芳香酰胺与丙烯酸十八酯、α烯烃按照一定比例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所得产物即为聚烯烃原油降凝剂。本发明遵从降凝剂分子结构设计的碳链匹配、极性适应和苯环结构原则,合成的聚烯烃原油降凝剂含有非极性直链烷基、极性酯基/酰胺基和苯环结构,在控制蜡晶分子生长空间、改变蜡晶晶形结构、抑制蜡晶析出、降低原油凝点和保持原油低温流动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相较于普通市售降凝剂具有简易的合成工艺、原料成本可控且药剂加剂量小,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与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984715.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济宁明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F220/06 , C08F220/68 , C09K3/14 , C09K2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不饱和脂肪酸酯,与丙烯酸、还原剂、引发剂和水混合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中间体,然后加入中和剂中和制备出所述分散剂,所述单不饱和脂肪酸酯是由C10‑C26单不饱和一元脂肪酸与C1‑C6一元脂肪醇通过酯化反应获得的。本发明在聚丙烯酸系分散剂制备过程中添加少量单不饱和脂肪酸酯进行共聚反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使得重钙浆料达到所需的粒径,在大大提高了研磨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浆料的储存稳定性。这就使得分散剂显示出更加优异的性能,相比于传统分散剂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67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2457.X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湖州耀宁固态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科
IPC: C08F292/00 , C08F220/14 , C08F216/14 , C08F222/40 , C08F220/18 , C08F220/32 , C08F220/68 , C08F218/00 , H01M50/446 , H01M50/449 , H01M50/4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无机交联凝胶前驱体纳米颗粒、复合凝胶隔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有机‑无机交联凝胶前驱体纳米颗粒的组分包括乙烯基功能化无机纳米颗粒、第一单体、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和溶剂。第一单体采用丙烯酸酯类或碳酸烯丙酯类单体,第二单体采用马来酰亚胺类单体,第三单体为烯烃环氧类或烯烃含氧杂环类单体。前驱体纳米颗粒、分散剂和水性胶粘剂混合成水性浆料,涂覆于隔膜基膜表面制得复合凝胶隔膜应用于锂电池。本发明可解决传统隔膜热收缩温度较低、破膜温度较低、热扩展率较高和基膜融化后涂层易破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6571.4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0/68 , C08F220/56 , C10L1/236 , C10L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降凝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元类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将甲基丙烯酸、十四醇与甲苯混匀,然后加入阻聚剂和催化剂,再次混匀后进行预反应,继续升温进行酯化反应,后处理得到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然后将3‑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十四酯与甲苯混匀,加入聚合反应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后处理得到三元类柴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十四酯‑3‑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酰胺共聚物。本发明的三元类柴油降凝剂,长烷基链与柴油中的蜡晶发生共晶反应,提升了降凝剂在柴油中的溶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177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1212194.3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08F251/02 , C08F220/68 , C08F220/56 , C09K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井防尘用抑尘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层注水高效渗透润湿型增润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由1.25%的羟乙基纤维素、2.5%~4.5%的硬脂酰丙烯酸甲酯、1%~3%的丙烯酰胺、0.1%~0.5%的引发剂、0.0~0.5%的渗透剂、0.0~0.5%的润湿剂以及水组成。本发明的增润剂极大地提高了其自身的亲油性,润湿性极好,能够提高水对煤层的润湿性,有利于从源头减少在煤炭开采的产尘量。本发明渗透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离子的两种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溶液对煤层的渗透‑润湿。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46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078800.5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8F210/02 , C08F232/08 , C08F210/16 , C08F220/68 , C08F4/70 , C08F8/00
Abstract: 一种极性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极性聚烯烃材料采用的共聚单体包括乙烯单体和第一共聚单体;所述第一共聚单体为由式表示的二取代降冰片烯类极性单体,其中,X和Y各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CH2)sCOOMe、‑(CH2)sF、‑(CH2)sCl、‑(CH2)sBr、‑(CH2)sI、‑(CH2)sCN、‑(CH2)sOH、‑(CH2)sCOOH以及‑(CH2)sOMe,并且s为0或1。本发明的极性聚烯烃材料可以在特定的PO‑Pd催化剂存在下在温和条件下简单有效地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