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0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948679.7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制备LCDA中的应用及过表达其的基因工程菌。所述基因工程菌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所述基因工程菌的出发菌为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假丝酵母属(Candida)、毕赤酵母属(Pichia)、红酵母属(Rhodotroula)、酵母属(Saccharomyces)或耶氏酵母属(Yarrowia)。所述过氧化氢酶在用于制备LCDA中,可提高底物的转化率及产物的产量,并缩短二元酸发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678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50963.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 凯赛(金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IPC: C12P7/6409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以及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发酵80‑150h后,向发酵液中连续流加底物以及含营养盐的溶液,所述底物的流加速度、所述含营养盐的溶液的流加速度与所述发酵液的体积满足以下关系:0.005h‑1*V(发酵液)≤Q(含营养盐的溶液)≤0.3h‑1*V(发酵液);0.001h‑1*V(发酵液)≤Q(底物)≤0.006h‑1*V(发酵液)。本发明通过使底物的流加速度、含营养盐的溶液的流加速度与发酵液的体积满足特定的计量关系,能够在较高稀释率的条件下保持菌体的代谢活性,从而保证长链二元酸的持续生产,显著提高长链二元酸的产率和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5282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1810416607.6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IPC: C12N1/16 , C12P7/6409 , C12R1/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株,特别涉及一种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菌株,本发明还涉及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一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株,该菌株为热带假丝酵母10468(Candida topicalis 10468),保藏号为CCTCC NO:M2017164。该菌株的用途是用于发酵长链二元酸。一种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方法,通过所述的热带假丝酵母菌株在29‑41℃的发酵温度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热带假丝酵母菌株温度适应范围窄、无法实现高温发酵的技术问题,进而解决电能消耗、设备投资、人员投入大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6017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113948.0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菌聚酰胺5X、其树脂、纤维、成型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抗菌聚酰胺5X中,聚酰胺5X具有优异的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络合能力,吸附量大,洗脱率低,抗菌性强,在抗菌塑料、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的抗菌聚酰胺5X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易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87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37541.2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 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山西合成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连续纤维和至少一种生物基共聚酰胺基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生物基共聚酰胺材料和连续纤维,其中,所述连续纤维占所述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0%‑75%。所述生物基共聚酰胺材料,其由以下成分组成:(I)79.95‑99.95重量%的一种或多种生物基共聚酰胺,(II)0.05‑20.05重量%的添加剂,成分I)和成分II)总计为100重量%,所述生物基共聚酰胺由以下成分形成:戊二胺(A),二羧酸成分(B)和任选的内酰胺成分(C)。所述复合材料可以在航空航天领域、军事领域、汽车材料、运动器材、建筑材料或电子电器中进行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8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41023.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聚酰胺树脂、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共聚酰胺树脂中包括如下链段:链段A):‑NH(CH2)5NH CO(CH2)4CO‑,和,链段B):‑NH(CH2)6NH CO(CH2)4CO‑;其中,所述链段A)与链段B)的摩尔份数比为(95:5)‑(5:95),所述共聚酰胺树脂的端氨基含量为30‑80mmol/kg。本发明的共聚酰胺树脂具有粘度、含水率与端氨基适中、低聚物含量低、分子量大且分子量分布窄等优点,且能够满足纺丝领域使用要求。纺丝得到的纤维综合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0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641293.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 凯赛(金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纤维制品。所述聚酰胺的结构单元包括二元胺结构单元和二元酸结构单元,所述二元酸结构单元中90mol%以上来自于己二酸,所述二元胺结构单元中90mol%以上来自于1,5‑戊二胺,所述水可萃取物在聚酰胺树脂中的含量为0.7wt%以下。所述水可萃取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以下。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无需大型仪器协助,便于进行量化生产。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在纺丝过程中组件铲板周期长、断丝次数较少,得到的纤维的毛丝少、条干不均率低、染色暗纹少、染色效果好,且具有优异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较低的沸水收缩率。纺丝和染色的成品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7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79562.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 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山西合成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56树脂组合物、连续纤维增强聚酰胺5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酰胺56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物基聚酰胺56树脂81.8‑99.8份、抗氧化剂0.2‑1.6份、润滑剂0‑0.8份、相容剂0‑15份和偶联剂0‑0.8份。所述连续纤维增强聚酰胺56复合材料包括所述聚酰胺56树脂组合物和纤维,其中,所述纤维占所述连续纤维增强聚酰胺56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0%‑75%。本发明的连续纤维增强聚酰胺56复合材料的纤维含量高、力学性能好,且具有可回收性,可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军事领域、汽车材料、运动器材、建筑材料、电子电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4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0950609.8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IPC: D01F6/60 , D01F6/90 , D01F1/10 , C08G69/26 , C08G69/28 , D01D5/08 , D01D5/088 , D01D5/16 , D01D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胺5X中强丝及其制备方法,聚酰胺5X中强丝的生产原料至少包括1,5‑戊二胺和二元羧酸;或者,以1,5‑戊二胺和二元羧酸为单体聚合得到的聚酰胺5X;所述聚酰胺5X中强丝的断裂强度为6.0‑8.0cN/dtex。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5‑戊二胺和二元羧酸聚合,形成聚酰胺5X熔体;或者,将聚酰胺5X树脂加热至熔融状态,形成聚酰胺5X熔体;(2)、将所述聚酰胺5X熔体进行纺丝,形成初生丝;(3)、对所述初生丝进行处理后得到所述聚酰胺5X中强丝。本发明的聚酰胺5X中强丝具有高强度、低伸长率和低热收缩性能等特点;另外,其还具有耐磨性能好、耐碱性能好和尺寸稳定性等优点,从而使得其广泛应用于缝纫线、安全带、绳索、渔网或过滤布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02224.5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CIBT美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发酵生产1,5‑戊二胺的重组DNA、菌株及其用途。本发明通过使用稳定期特异性启动子调控T7RNA聚合酶基因表达,进一步调控T7启动子控制的L‑赖氨酸脱羧酶在稳定期的足量表达,降低对1,5‑戊二胺耐受过程中的能耗,促进L‑赖氨酸的生产,进而提高1,5‑戊二胺的产量。可选地,可以通过增加促进1,5‑戊二胺排出细胞外的基因表达量,降低胞内1,5‑戊二胺浓度及其对胞内赖氨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进而提高1,5‑戊二胺的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