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1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810146726.4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25C3/20
Abstract: 一种消纳不稳定新能源的热平衡调节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铝电解槽(1)、阳极电流检测模块(3)、流量控制模块(4)、流量控制阀(5)、换热器(6)和输送管(7);阳极电流检测模块(3)设于铝电解槽(1)的阳极,用于将检测铝电解槽阳极电流信号,并将阳极电流信号传输至流量控制模块(4);流量控制模块(4)与阳极电流检测模块(3)连接,用于控制流量控制阀(5);流量控制阀(5)设于所述输送管(7),用于控制导热介质流量;输送管(7)与设有换流器(6)的铝电解槽(1)连接。本发明的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消纳不稳定新能源时实现对铝电解槽热平衡的调节,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炉帮形状,使铝电解槽在消纳不稳定新能源的同时也能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9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1450270.7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用户的预测热电需求;根据所述预测热电需求确定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预测收益;根据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预测收益启动/关闭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其中,所述用户的预测热电需求由热电联产设备提供。本发明考虑了用户的热需求和电需求,能够减少能量预测引起的误差,减少用户对电网的依赖;有效降低开关频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9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190311.5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求侧碳流边缘分析方法、终端与系统,包括:与碳流边缘终端连接的碳流监控终端、需求侧用能端以及碳流主站;碳流边缘终端采集需求侧用能单位各用能端的现场数据;基于所有现场数据按能源种类进行碳流核算、碳排分析和能效分析;并基于碳流核算结果、碳排分析结果和预先存储的调控策略形成调控命令;将所述调控命令下发至用能端和/或碳流监控终端;将所述现场数据、碳流核算结果、碳排分析结果和能效分析结果上传至碳流主站。由于本发明中碳流边缘终端可对用能端的现场数据进行边缘计算与分析、可增强本地应用响应效率,并对用能端进行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36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25361.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获取多种能源负荷历史时序数据和天气历史时序数据;基于所述能源负荷历史时序数据和天气历史时序数据为每种能源分别构建负荷特征图;将其中一种负荷的特征图作为源域数据集,剩余负荷的特征图按能源类型构建多个目标域数据集;利用所述源域数据集和多个目标域数据集,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训练确定各种能源负荷的时序预测值。本发明所提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综合能源多能负荷预测精度,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和控制提供高精度的多能负荷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3830.1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预测的园区在优化周期各时段的电负荷、热负荷、负载率和光伏发电单元出力;将所述园区在优化周期各时段的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电单元出力和负载率代入预先建立的优化调度模型中进行求解,得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在优化周期各时段的购电功率及购气功率、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产能设备的用能功率及产能功率和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设备的充放能功率的最优解;根据所述最优解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负载率对能源集线器模型的影响,提高了优化调度模型的构建合理性,进而使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更加合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254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49356.5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67 , F24F11/86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调控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建筑室内的环境因素;基于建筑室内的环境因素计算建筑室内的热舒适度;基于建筑室内的热舒适度和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调节热泵空调系统的压缩机频率;本发明基于建筑室内人员活动区域热舒适性的判断,对采用辐射型供暖供冷的热泵空调系统进行运行控制,保证了热泵空调系统调控的准确性及系统运行的高效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87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292817.2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仿真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建模模块、仿真模块和应用模块;建模模块用于构建综合能源场景仿真模型;仿真模块用于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仿真,得到仿真结果;应用模块用于基于仿真结果对仿真控制指令和仿真参数数据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仿真控制指令和仿真参数数据传输给仿真模块,本发明只需要构建综合能源场景仿真模型,建模过程方便快捷,通过应用模块和仿真模块能够实现动态实时仿真,为仿真模块对综合能源系统的仿真提供基础,保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各子系统的联合仿真,反映综合能源系统工况变化时的动态过程,能够满足故障诊断等精细化分析时的数据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4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39897.8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系统可视化装置,包括上位机及沙盘模型,通过上位机中能源系统仿真软件模拟得出的能源系统通过沙盘可视化的进行展示,令所述能源系统的实时运行参数将会通过串行总线实时的传送到沙盘上的各建筑及能源子站进行显示,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可直观的体现出能源系统之间以及与所在地楼宇群之间的依附关系,为工程项目前期论证提供了有力手段,有效提高了管理及设计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研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60127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27880.5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金璐 , 钟鸣 , 成岭 , 李克成 , 覃剑 , 于建成 , 陈培育 , 李树满 , 郭炳庆 , 闫华光 , 夏继雨 , 周博文 , 黄伟 , 孟珺遐 , 刘铠诚 , 唐艳梅 , 张新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海水淡化负荷的海岛微电网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海岛内当前时刻海水淡化负荷对应的蓄水池的蓄水量和用水用户的用水需求量确定海岛内当前时刻海水淡化负荷的用电功率上/下限参考值;并利用海岛内历史时刻海水淡化负荷的特征序列对其进行修正,获得海岛内当前时刻海水淡化负荷的用电功率上/下限值;根据获取的海岛内当前时刻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所述海岛内当前时刻海水淡化负荷的用电功率上/下限值对海岛微电网进行调度控制;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含海水淡化负荷的微电网的多能源互补消纳,尽可能减少传统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提高了微电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5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586418.8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金璐 , 钟鸣 , 闫华光 , 李克成 , 成岭 , 于建成 , 覃剑 , 郭炳庆 , 陈培育 , 张金禄 , 何玉龙 , 刘博宇 , 周博文 , 唐艳梅 , 刘铠诚 , 何桂雄 , 张新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海水淡化的沿海多源多荷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控制中心、新能源发电站、储能装置、海水淡化设施和常规负荷;控制中心,用于根据获取的运行数据与气象数据,制定最优日前计划与最优日内计划并控制新储能装置和海水淡化设施执行,进行协调控制,能够准确给出多源多荷下海水淡化工艺的优化调控路径,充分利用储能技术的特点,通过以储能调节为主、可控负荷调节为辅的原则调节沿海可控负荷与储能以跟踪可再生能源发电曲线,实现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