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2342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13284.4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IPC: A01G2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植苗木的方法及装置,具体:一是依据苗木土柱量体选取托盘与围板,托盘的制作为一侧开口成簸箕状,并在其上部布设有吊耳,与扣盖在托盘上的围板所布设的吊耳相对应;围板的接口处一端均布挂耳与另一端调节挂耳相对应,可调节围板的尺寸;二是用铁丝分别将围板两侧挂耳以及托盘的吊耳与围板的吊耳相固定,并同时起吊;三是围板包裹土柱后必须将土添实;四是苗木在生长季或长距离运输时,需适时的补充水分;五是苗木到达种植点(穴)后,先将苗木平稳放入挖好的穴内,从底部抽掉托板,然后埋土到土柱高度1/3-1/2处,再将围板拔出,埋土、踩实、浇水,完成苗木定植。该方法及装置适宜胸径为1.0-10.0cm的乔木、灌木以及多年生草本苗木的移植,造林的成活率在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11691785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1688938.1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场荒漠化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围栏结构和封育围栏,所述围栏结构包括:围栏组件和支撑部件;围栏组件用于拦截地表物质流,围栏组件包括第一围栏和第二围栏,第一围栏与地平面呈锐角,所述第二围栏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围栏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围栏或第二围栏连接,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围栏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围栏结构和封育围栏,所述围栏结构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一围栏和竖直的第二围栏,并利用支撑部件实现整个结构的固定支撑,不需要在围栏单元的下方专门设置混凝土地基,整个装置直接置于地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由于第一围栏的倾斜结构能够阻止牲畜和人类的靠近,安全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71667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135477.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遮阳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遮阳装置。该植物遮阳装置包括支架和遮阳组件,所述支架包括呈环状间隔布置的至少三个龙骨,各龙骨均从上至下倾斜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每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均设有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连接在两个龙骨之间的多个遮阳板,各遮阳板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物遮阳装置,能够遮挡阳光直射植物,避免干热风直接侵扰植物,创造一个透风良好、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微环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搭建方便、制作成本低廉的优点,便于野外操作使用,且能够有效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植物失水,大幅度提高植物幼苗或移植植物的成活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71407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486845.7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采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肉苁蓉采收机构及肉苁蓉种植采收一体化装置,包括框架;铲割部件设置在框架的底部且用于铲割肉苁蓉;第一采收部件与第二采收部件呈相对式设置且第一采收部件与第二采收部件的第一端均与框架相连接,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均位于框架的第一侧端面,铲割部件设置在框架的第二侧端面;以及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设置在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的上端面,驱动部件驱动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进行上下交错振动,以将由所述铲割部件铲割并进入到第一采收部件和第二采收部件内部的肉苁蓉连同土壤一起输送到外部。该肉苁蓉采收机构具有采收效率高、节约经济成本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69000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22377552.5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水分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近地表水通量的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包括:内筒、重量检测装置、湿度监测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内筒的底部具有底板,重量检测装置设于内筒顶部的空仓内,用于实时检测内筒内部的土壤重量。湿度监测装置为多个,且沿内筒的轴向等距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重量检测装置可检测土壤的蒸发和凝结水的质量,通过计算实验时间、计算内筒的横截面积得出近地表水通量,利用湿度监测装置可检测土壤水汽凝结的深度,从而精确反映和重现土壤中水汽凝结的发生过程。本实用新型的近地表水通量的测量系统结构合理,重量轻便,可自动记录,观测精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090986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778943.1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勘察设计所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树木幼苗保护装置,包括自降解套筒,自降解套筒的内径大于1.5倍树干的直径,自降解套筒的底部与地面连接,自降解套筒的高度小于树干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木幼苗保护装置,将自降解套筒套设在幼苗树干外,使矮小脆弱的幼苗树干免受风蚀和沙埋,避免荒漠动物的啃食,自降解套筒内径和树干之间的空间在有效满足幼苗初期生长的前提下,也产生一定遮阴面积,抑制幼苗基茎周围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水保墒的目的,形成一个有效保湿和减缓温度变化的区域,进而能够在极端干旱区和典型沙漠地区严酷恶劣的外环境中,为幼苗生长提供一个更为适宜的微环境,对树木幼苗产生保护,有效提高幼苗成活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1397260Y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20140090.9
申请日:2009-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杂降尘采集器,该采集器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是由集尘罩、漏斗、防护桶、样品盒、固定支架和过滤网组成,漏斗与集尘罩和防护桶通过螺纹相互连接,过滤网用于拦截杂物,避免杂物和降尘样品混合,实现了在自然沉降收集过程中即进行杂质过滤,提高了样品纯度;降低样品在气流中的暴露量,有效抑制“二次起尘”,提高了干式采集效率,减小湿式采集时采集器内水分的蒸发量,使湿式采集也可在干旱区进行;降尘样品直接收集在独立的采样单元中,使样品采集更方便,降低工作量。该采集器具有样品采集纯度高、集尘效率高、取样方便、适用范围广和经久耐用的特点。可广泛用于环境、生态、风沙地貌和防沙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04330279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838939.0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蚀降尘集成收集装置。该风蚀降尘集成收集装置包括底座、主支撑杆、第一多支升降固定件、第二多支升降固定件、集沙仪及降尘收集器,将集沙仪和降尘收集器集成在一起,集成度高,通过集沙仪可以收集沿风向吹来的沙尘,通过降尘收集器可以收集竖向的降尘,第一多支升降固定件和第二多支升降固定件具体为三支升降固定栓,这样,根据需要,可以在第一多支升降固定件的多个分支上分别固定一个集沙仪,在第二多支升降固定件的多个分支上分别固定一个降尘收集器,从而可以在各个方向上检测风蚀情况,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和测试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1682742U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20200706.X
申请日:2010-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IPC: A0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田棉花膜面破板结的滚筒,该滚筒是由接口、手柄、连接架、滚筒、轴承、长钢刺、短钢刺组成,该滚筒可操作性强,只需要单人沿种行或苗行推拉滚筒,通过前端钝圆的钢针碾压膜面可均匀破除土壤板结块,而且碾压后地膜受损程度小,地膜能够保持正常保水、增温功能,即可解决大面积地膜棉花种子和幼苗的板结问题。除了能够防止棉花种子或幼苗腐烂和死亡,同时可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温度,加速棉苗生长,该滚筒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运行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干旱区棉花高产栽培生产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201430817Y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20140314.6
申请日:2009-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IPC: A01G2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3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堵塞的地下滴灌器,该滴灌器是由双倒刺管上压力补偿式滴头、导流小管、土壤渗流管、管塞、导流小管伸缩缓冲段、渗流孔、导流小管插入孔、通气孔、无滴头毛管和滴头插入孔组成,安装使用时,除土壤渗流管和管塞露出地表外,其它部分都埋在土壤浅层。该滴灌器除了具有地下滴灌的其它主要优点外,还能够有效防止土壤小颗粒和根系入侵,解决堵塞问题,而且维护管理比较方便,适用性强,运行安全,故障率低,整体造价低,后期管护费用少。可广泛应用于干旱区生态建设中,既可用于已经建成林地改造,也可与林地同步建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