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8099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430010.X

    申请日:2012-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密闭容器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记为X;S2.在密闭容器内使用风力将所有附着颗粒物质从树枝上分离;S3.测量密闭容器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记为Y;S4.根据X与Y的差值计算得到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采用风力使所有PM2.5从树枝上分离,避免了水洗方法会造成PM2.5在水中溶解的问题,能够准确的测量各种树枝吸附的PM2.5数值,为量化各种树种对PM2.5的吸附能力以及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了准确依据。

    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
    8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3072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131329.8

    申请日:2011-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涉及林业垂直配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待配置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聚类分析;S2.根据步骤S1的聚类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本发明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由于根据该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在任一环境因子梯度上,候选物种被分为3-5个簇,并根据每个组群的分布特点,选定最佳分布物种,进而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能够合理的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

    一种防护林林分结构的量化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4006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621103.1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科学技术领域,公开了防护林林分结构的量化研究方法,包括步骤:将目标林分结构中每木检尺的数据整理为csv格式;将csv格式数据转换为相对应的可视化彩图;对可视化彩图进行灰度处理;将处理之后的图像进行叠加,获得一幅彩图;对叠加得到的彩图进行灰度处理,得到一幅灰度图;利用得到的灰度图确定林分结构的信息指数和林分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利用R软件、Photoshop软件和ENVI软件将林分结构数据转换为图像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林分结构指标的综合体现信息,以此来评价林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该方法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适宜性更广,在评价森林结构,尤其是三维空间结构方面简易、快速且结果可信度高。

    一种防护林林分结构的量化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4006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621103.1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科学技术领域,公开了防护林林分结构的量化研究方法,包括步骤:将目标林分结构中每木检尺的数据整理为csv格式;将csv格式数据转换为相对应的可视化彩图;对可视化彩图进行灰度处理;将处理之后的图像进行叠加,获得一幅彩图;对叠加得到的彩图进行灰度处理,得到一幅灰度图;利用得到的灰度图确定林分结构的信息指数和林分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利用R软件、Photoshop软件和ENVI软件将林分结构数据转换为图像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林分结构指标的综合体现信息,以此来评价林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该方法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适宜性更广,在评价森林结构,尤其是三维空间结构方面简易、快速且结果可信度高。

    一种便携式分析植物对颗粒物湿沉降能力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05626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256964.2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分析植物对颗粒物湿沉降能力的实验装置,包括若干收集桶,以及与收集桶一一对应连通的储水桶;收集桶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收集桶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收集桶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粗过滤装置、精过滤装置和若干层滤膜,各层滤膜的滤孔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储水桶连通出水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分析植物对颗粒物湿沉降能力的实验装置,方便拆卸及移动,无需在实验室实验,可在森林内直接进行分级分析,解决的同时精确测量不同森林种类中的不同植物在降雨降雪时的湿沉降效果问题。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015318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611887.8

    申请日:2015-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壤中导流管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所述表层导流管通过堰箱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堰箱能够实现地表径流信息的便捷采集,便于操作、实施,计量精确,并能实现连续监测,能够有效克服当前地表径流计量工作中的难题,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

    一种用于盆栽植物的自动滴灌浇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5005645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638970.4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盆栽植物的自动滴灌浇水设备,其包括贮水箱、固定支架、控制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和滴灌装置,所述贮水箱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控制器固定设于所述贮水箱下方的固定支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贮水箱通过主水管相连,所述主水管经过所述控制器后分为若干分支水管,所述分支水管的出水端封堵,其管壁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多个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用于测定土壤含水量;所述滴灌装置呈环状,所述分支水管嵌于所述滴灌装置的环状表面内部,所述滴灌装置的环状表面设有若干滴灌出水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盆栽植物种类所需的土壤含水量范围进行目标滴灌浇水,而且浇水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