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34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68980.4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三轴温振一体技术的轧机早期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包括:温振信号同步采集模块、传输控制模块、温振信号同步传输模块以及云端服务器;传输控制模块用于对温振信号同步采集模块进行初始化,并同时启动温振信号同步传输模块;温振信号同步采集模块用于同时对轧机预设位置处三个方向的振动信号和温度信号进行采集,温振信号同步传输模块用于采用5G网络将温振信号同步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号实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温振信号同步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号,实时判断轧机是否产生故障,并将结果实时反馈给工作人员。本发明可以实时分析轧机当前所处状态,实现早期故障监测与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4850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781702.2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铸结晶器漏钢预报方法,该方法本质安全、结果可靠、测试精度更高,将在钢铁测温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确定好光纤光栅的布置方案及布置数量,在结晶器铜板特定位置处开槽,在光纤上加工光栅,并制造光纤光栅传感器,而后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并固定在结晶器铜板特定位置处开的槽内,完成上述步骤后,安装好结晶器,并开始浇铸工作,发射激光,并将光纤光栅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光纤光栅解调仪处理成温度信号,将所得的温度信号置于漏钢预报模型中,从而达到结晶器漏钢预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03463.6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物体三维轮廓非接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物体三维轮廓非接触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投射单色激光条纹图案至被测物体上的激光投射单元;用于采集所述被测物体上的激光条纹图像的图像采集单元;及图像处理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基于单目结构光原理对所述激光条纹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三维重建点云,并根据所述三维重建点云数据进行插值拟合得到三维重建信息。本发明提供的高温物体三维轮廓非接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单目结构光无法用于高温或超高温物体轮廓测量的问题,其可以基于单目结构光原理,得到高温或超高温物体的三维重建点云,适用于高温或超高温物体三维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136281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76417.4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动态范围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变形测量方法,属于变形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搭建采集系统,并调试,然后选取4组不同的LDR图像曝光时间,输入到采集系统中,等待后续自动采集图像;根据设定好的拍摄参数,变形前和变形后分别拍摄4幅LDR激光散斑图像并分别保存;使用激光散斑HDR图像序列分割算法,对变形前后图像两组激光散斑图中过曝光的无效区域进行分割;使用自适应灰度级数映射HDR激光散斑图像融合算法,求解其散斑灰度分布直方图,获得该区域的灰度级数分布;使用融合得到的两幅变形前后HDR激光散斑图像进行数字图像相关运算,最终得到全场变形信息。本发明有效改善激光散斑在高反射表面的过曝光问题,实现全场DIC变形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2756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06451.4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图像特征融合的焊接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焊接质量检测技术领域,能够通过超声检测的B扫和C扫图像获得焊接接头内部缺陷的三维信息,通过信息熵融合多个缺陷特征量,实现对焊接质量的综合表征,评价信息全面、准确性高;该方法包括:S1、对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检测,采集焊接区域的B扫图像和C扫图像;S2、对得到的B扫图像和C扫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图像中的有效信息和焊点内部的缺陷特征,形成对焊接质量的三维信息表征;S3、利用信息熵对三维信息表征中的特征量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再融合为一个综合指标,作为评价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焊接质量评价的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45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960119.6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B11/16 , B23K26/3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三维曲面异形结构的简易快速人工散斑制备方法,属于光测力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先获知待测三维结构件的尺寸,根据待测部位投影得到二维平面的尺寸,利用计算机生成散斑数字图像,利用微型激光雕刻机,把计算机生成的散斑图像,雕刻在纸张上,制成散斑模板。实验时,待测结构试件进行表面处理,利用预制的散斑模板和自喷漆,将预制好的散斑模板,覆盖在待测物的表面结构上,并且使用纸张遮盖不需要制作散斑的部位。使用自喷漆喷涂散斑模板表面,成型后揭开所有散斑模板纸张和遮盖纸张,得到分布于三维曲面结构表面的散斑模板图样。本方法实施快速简单、操作易学,适用复杂曲面结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7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87760.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亚甲基蓝制斑的羊膜组织非接触式全场变形测量方法,属于变形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裁切羊膜试样并夹持于拉伸机上,然后将亚甲基蓝溶液注入到细颗粒喷雾器中,在羊膜试样上方使用喷雾器释放亚甲基蓝溶液于羊膜上方空间内,然后随重力自由落下至羊膜表面。然后检查散斑形貌,保证散斑完全覆盖待测表面,使用高分辨率相机采集变形图像,使用形态学方法对DIC计算参数进行优选,最后进行DIC计算,获得生物膜组织的全场变形结果。本方法适用于如羊膜生物组织等生物薄膜组织的散斑图样制作,具有散斑附着性好,无毒无害,实施快速简单、操作易学的特点,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52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30713.3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敏感元件、金属外筒、集成电路芯片和电缆,所述压力敏感元件和所述集成电路芯片通过所述电缆相连,并设置于所述金属外筒内部;靠近所述压力敏感元件的所述金属外筒的第一筒身部分的第一内径小于靠近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所述金属外筒的第二筒身部分的第二内径;靠近所述第一筒身部分的金属外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塞部,所述第一塞部上均匀设置传压孔以连通所述金属外筒的内部和外部。根据本发明的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可以在?200℃至1200℃的气体环境中测量压力,使用温度范围广、测试精度高、重复度好;同时,所述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可灵活地固定在被测的固体结构构件上,空间利用充分、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23094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128448.7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供电无线传感器节点,利用摩擦传动获取活套小车滚筒的动能,通过增速传动机构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再经过整流、调压,达到电源输出的要求,给带钢跑偏检测传感器供电,并以无线的方式将带钢位置信息发送到相应的数据接收器。该方案满足了在运动条件下带钢跑偏无线检测节点对电源的要求,解决了布线难,电池更换不易的问题,灵活方便,可对冷轧带钢跑偏现象进行在线检测,快速、准确地判断带钢的轴向位置,为纠偏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控制信号,有助于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冷轧带钢生产系统稳定性和产品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919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383000.0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检测高温材料抗氧化烧蚀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由O2、N2、空气和燃气组成气源,增压到1~5MPa,形成高压气源;其中,燃气包括CH4、C3H8或H2;O2流量1000~10000kg/h、CH4流量1000~5000kg/h、C3H8流量1000~5000kg/h、H2流量100~3000kg/h、N2流量1000~5000kg/h和空气流量1000~90000kg/h;其次,将高压气源通过蓄热增焓段的储热室和燃烧室加热到1000~2500K;最后,将加热后的气体经集束射流段后产生100~500K、马赫数为1~7的射流,在气体浓度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条件下对测试材料的抗氧化烧蚀性能进行检测。本发明将燃烧技术进行组合,在中心高焓射流气体的周围环绕薄层高温气体(500~2500K),形成射流温度、组分及速度可控的高马赫数集束射流,通过该方法可进行材料表面氧化及烧蚀试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