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8015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0258268.9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嵌入式铌酸锂或钽酸锂单晶芯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单晶芯光纤。本发明单晶芯光纤由低折射率的二氧化硅石英玻璃包层和高折射率的铌酸锂或钽酸锂单晶芯组成。本发明是采用将铌酸锂或钽酸锂单晶圆柱棒或多晶圆柱棒嵌入到低软化温度点的高纯厚壁石英管中,通过加热拉伸、堆积组棒、光纤拉制及纤芯单晶化等步骤来制备石英包层铌酸锂或钽酸锂单晶芯光纤。通过将光纤拉制与晶体生长相结合,本发明克服了一般单晶光纤生长方法所制备的晶纤长度较短,且光纤形貌存在诸多缺陷及与光通信系统中的标准单模光纤不能兼容的缺点。且用该方法生长出的单晶光纤具有丝径、长度可控等优点,可用于微小型及在线光子调控的相位调制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408385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1209067.0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规则和分类反馈的缺陷发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静态数据分析工具提取分析过程下源代码中的数据信息;步骤二、用静态分析工具进行代码分析树的构造过程,并且通过设置的语法规则来构造代码分析树的每个节点;利用代码分析树描述源代码的逻辑结构,采用4C模型检索出源代码中数据的缺陷;步骤三、利用Taxonomy分类方法对缺陷进行分类;步骤四、开发人员对分类后的缺陷进行正误判断并进行反馈。所述方法可以提高缺陷发现的准确度,开发人员以及测试人员可以较容易地发现这些软件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9189910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11087855.7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6/332 , G06F16/9535 , G06F16/9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应用问题报告的标签自动推荐方法,首先利用jaccard相似度来计算未打标签的问题报告和与真实问题相关的用户评论之间的相似度,然后使用文本相似度公式,即余弦定理的两种变种形式tf·idf和Word2Vec以及BM25Fext分别计算未打标签报告和已打标签报告的相似度,最后综合两个方面的相似度对每一个未打标签的报告产生三种类型的分值,并找出最优值,即选择性能最好的相似度公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45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0509592.8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6/35 , G06F16/332 , G06F8/7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评论信息的移动应用缺陷定位方法,包括收集用户评论信息、对用户评论信息进行聚类、通过微软概念图MCG计算用户评论信息和缺陷报告的概念相似度、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源代码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及利用基于权重选择的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每一个由步骤3得出的查询条件和源代码类集合中的所有源代码类之间的相似度,从而返回缺陷发生的源代码类列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用户评论信息的移动应用缺陷定位方法通过利用缺陷报告对用户评论信息进行信息加强和丰富,并通过改进的基于权重选择的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文本相似度。另外,基于此方法开发出的缺陷定位系统FLARE比CHANGEADVISOR的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15109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258664.1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3B37/012 , C03B37/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掺杂单晶多芯光纤的制备方法及掺杂单晶多芯光纤。掺杂单晶多芯光纤为在同一石英包层内含有两个及以上的掺杂单晶纤芯,由低折射率二氧化硅石英玻璃和高折射率掺杂单晶构成光纤波导结构。是获得多孔光纤预制棒,再经拉制得到多孔毛细管,然后在高温、高压下将掺杂晶体熔体注入到石英毛细管中的多微孔内形成多晶体纤芯,最后经过横向加热使得纤芯完成单晶化等步骤来制备出石英包层掺杂单晶多芯光纤。通过将毛细管多孔内熔体注入与后期晶体生长相结合,用该方法生长出的掺杂单晶多芯光纤具有丝径长度可控、纤芯数量和位置任意排列等优点,可用于微小型及在线光子调控的相位调制器、光开关和干涉仪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21317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448507.3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5D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在铜镍合金表面形成耐蚀电化学转化膜的方法。对经表面预处理的铜镍合金进行电化学处理后再进行后处理,所述电化学处理是以每升水含0.1-1.0mol/LNa2SO4和0.05-0.5mol/L NaHCO3为电解质溶液,以待处理铜镍合金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先进行递增电位周期扫描,再进行载波钝化。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在合金服役之前进行电化学处理,形成一层耐蚀性薄膜,隔断铜镍合金基体与工作环境腐蚀介质的接触。该技术形成的转化膜具有耐蚀性良好,膜层厚度较大,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9309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177282.8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深海应力腐蚀与渗氢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氧化室、腐蚀室,氧化室、腐蚀室的一侧有测试端口,测试端口处设置有紧固装置,测试试样位于氧化室与腐蚀室的测试端口之间,氧化室与腐蚀室通过紧固装置连接;还包括加力装置,所述加力装置包括两个加力钢板、两根加力螺杆,加力螺杆的一端与一个加力钢板固定,加力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加力钢板且在该加力钢板内侧设置旋转螺母,所述测试试样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加力钢板,测试试样的两端与加力钢板之间设置有阻挡板。本发明可用来对模拟深海环境下外载拉应力对材料应力腐蚀行为影响的测试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48125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89044.9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长余辉下转换发光特性的无色透明微晶玻璃。包括玻璃基质和掺杂物,所述玻璃基质的摩尔百分配比化学组成为(20-40)GeO2-(20-40)M2O3-(10-60)ZnO-(5-20)La2O3-(5-20)Li2O,各组成化合物的摩尔百分配比总和为100%,其中M=B或Ga;所述掺杂物是在玻璃基质的基础上再掺杂0.1-2mol.%MnO和0.1-3mol.%Yb2O3。本发明制备的玻璃透明度高、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且制备工艺简单,可作为晶硅太阳能电池上盖板玻璃,解决无日光照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也能持续工作的问题,为提高太阳能电池使用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9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179687.0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适用于深海高静水压力环境下的长寿命参比电极,包括外壳,自上而下布置于外壳内的内电极芯体、盐桥和隔膜,其特征是:所述的盐桥由饱和氯化钾溶胶凝胶和均匀弥散分布于饱和氯化钾溶胶凝胶中的氯化钾粒状物构成,所述的隔膜为超微孔陶瓷柱,内电极芯体的上端设置环氧密封填充物,内电极芯体的上端连接有穿过环氧密封填充物后引出外壳的电极引线,内电极芯体的下端与盐桥的上端接触,盐桥的下端与超微孔陶瓷柱隔膜的一侧接触,超微孔陶瓷柱隔膜的另一侧与外界环境相连。本发明能满足深海高静水压力环境下的电化学测量要求,广泛应用于海洋建筑物、深海石油管道、深海探测设备的腐蚀信号监检测、电化学保护、自动控制设备探头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9010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05354.2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强钢氢损伤的表面吸附氢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方法测量高强钢在酸性腐蚀介质中的低频端感抗弧;采用阻抗拟合等效电路对低频端感抗弧进行拟合,得到代表氢离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的电感电阻的阻值大小;利用吸附氢电感电阻-渗氢量-氢损伤之间的关系,利用测得的电感电阻数值判断高强钢的氢损伤程度。本发明通过检测氢在高强钢表面的吸附能力,以此来评定氢原子向高强钢中的渗透行为,从而起到检测渗氢原子对高强钢力学性能损坏大小的作用。本发明是一种快速、无损、原位的评定材料氢损伤的检测技术,适用于工程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