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02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86986.2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尼弹簧装置,包括上端拉耳、法兰盘、钢轴套、碟簧、上端板、定向轴和下端板,其中,钢轴套的顶端沿径向向外形成有边沿,法兰盘设于钢轴套的顶端,并与钢轴套的边沿相固定,所述法兰盘的外侧固定上端拉耳;所述上端板设于钢轴套的顶端内壁,并与法兰盘的内侧相固定;所述钢轴套的底端固定有下端板;所述上端板在朝向下端板的一侧固定定向轴,所述定向轴延伸出下端板的部分作为下端拉耳;碟簧以定向轴为中心安装在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并沿钢轴套的内壁叠放。此种装置可通过器件自身的变形减轻震源对平台的激励,提高平台整体的阻尼性能,提升平台在动态载荷下的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26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99760.2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2 , G01R19/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路电流过零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采样并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对滤波后的短路电流进行数值求导运算,分别计算出短路电流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并结合短路电流角频率进行一系列运算构造出相位超前于原短路电流四分之一个周波的短路电流预测值,通过检测构造的短路电流预测值的过零点,预测实际短路电流的过零点。本发明能够准确可靠地预测出短路电流过零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技术方案简单有效且实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87026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852180.5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中式采样系统,包括采样电流互感器15、分压器16,光电测量设备14,光纤绝缘子23和合并单元装置26。光电测量设备14将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数字量信号,并通过光纤绝缘子23发送到合并单元装置26。合并单元装置26发出的激光为光电测量设备14提供电源,优选增加取能电流互感器17和取能电源板18。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集中式采样系统电源切换控制方法。本发明测量设备功耗降低、供电可靠性高、采样数据可靠性高、整体采样延时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81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71099.1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3K17/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晶闸管组编码控制方法,步骤是:对系统中的晶闸管组进行编号,获得晶闸管组编号;列举出所有可用的系统结构,对每种系统结构进行编号,获得系统结构编号;建立系统结构编号与该结构下需要导通的晶闸管组编号的对应关系表;根据系统对晶闸管组触发脉冲的时刻、脉宽要求,得到晶闸管组的脉冲触发时刻信息;系统控制单元将系统结构编号与触发时刻信息发送给阀控单元;阀控单元根据系统控制单元发出的系统结构编号及关系表确定需要导通的晶闸管组,再结合触发时刻信息,给对应的晶闸管发触发脉冲,控制其导通。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闸管组编码控制方法,其可减少系统控制单元与阀控单元之间的连接线数量,简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19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21429.6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套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协调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套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与每套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对应的控制装置和一台通信交换机,其中,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分别挂在一个区域内的多条线路上,而各控制装置分别与其对应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连接并进行控制;所述通信交换机与所有控制装置的通信口连接,将所有控制装置接入同一个局域网进行信息共享。此种控制系统可合理分配各套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档位和出力,避免电压调节过多且能平衡各套设备损耗。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多套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50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010331368.1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模组的运行试验电路及其启动方法,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模组为两端口变换器,且每个模组至少包含两个级联连接的变换模块,记为第一变换模块和第二变换模块;两个变换模块级联连接的端口为直流端口;所述运行试验电路,包含至少两个上述结构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模组,将两个模组中级联连接的直流端口引出,并联连接外部直流供电电源;将两个模组的第一变换模块非级联连接端口引出并联,将两个模组的第二变换模块非级联连接端口引出并联,分别构成两个功率对推环路,完成功率运行试验。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对电力电子变压器模组,特别是有多级连接的模组,进行解耦运行,同时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0738.5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宋凯洋 , 蔡文斌 , 王渊 , 吕海霞 , 李晔 , 杨帅 , 刘向龙 , 董国静 , 白伟 , 陈俊杰 , 陈雅婷 , 马潇婷 , 张宇辰 , 周启文 , 刘晨 , 傅栩杰 , 项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入直流电容惯量控制的风电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启动条件,通过启动条件筛选掉幅值较小的频率波动,对于系统中的较大或异常负荷波动采取快速频率响应,即启动所提出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设置转速保护控制与转速恢复控制,在虚拟惯量控制启动一段时间后,引入转速恢复函数控制使转子转速回到最优转速;引入直流电容虚拟惯性控制:根据电容变化与能量的对应关系,通过电网侧负荷波动后的功率变化与近似公式计算出新的直流电容电压参考,并作为电网侧变流器定直流电压控制参考的新参考电压Udcref。本发明利用存储在直流电容中的静电能为交流系统提供惯性支撑,增强了原有控制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19141.9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STATCOM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相角控制信号;生成内电势幅值信号;根据构网型STATCOM输出电流测量值和最大允许过载倍数生成自适应虚拟阻抗;设置限流阻抗;根据自适应虚拟阻抗计算虚拟阻抗压降,结合内电势幅值信号,实时调节设备电压输出值,并结合相角控制信号,将设备电压输出值反变换为ABC三相的正弦调制信号;将ABC三相的正弦调制信号输入到PWM模块以驱动功率元件输出,实现构网型STATCOM的无功响应功能。将构网型技术与STATCOM相结合,使其具备电压源特性、能够瞬时响应系统无功缺额,不影响构网设备的短路容量、转动惯量支撑性能,从而实现无功支撑场景下的低成本构网。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17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711381798.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串联补偿器及控制方法,包含串联变压器、串联变压器旁路设备、电压源换流器、换流器快速旁路设备、快速开关以及电抗器;所述电抗器与所述快速开关并联连接构成限流模块;所述串联变压器其中一侧绕组的两端串联接入线路;另一侧绕组依次连接所述限流模块和所述换流器快速旁路设备;所述电压源换流器与换流器快速旁路设备并联连接;所述串联变压器至少一侧绕组的两端并联至少一个所述串联变压器旁路设备。本发明的串联补偿器通过间接的投入限流模块可有效的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降低补偿器所承受的故障电流,提高交流系统以及串联补偿器的可靠性;且限流模块的电压等级低、快速开关的开断电流小,具备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47003.6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功率平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功率平衡装置包括换流器和控制系统,换流器包括三个相单元,每个相单元包括相互串联的滤波单元和子模块,子模块包括功率传输单元、有功平衡单元和子模块控制单元,功率传输单元和有功平衡单元并联连接;控制系统与子模块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有功平衡单元和功率传输单元集成装设在同一个子模块中,不占据额外的空间,设备集成度高,同时在换流器的每个相单元设置滤波单元,无需额外的滤波支路,进一步降低设备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提高利用率,改善系统的经济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