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7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21419.8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确定耦合协调度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系统间耦合协调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用于评价电力系统发展的第一评价指标的数据集和用于评价电力经济发展的第二评价指标的数据集;基于熵值法和相对平均偏差法,分别确定第一评价指标和第二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指标权重;基于第一评价指标的数据集和第一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电力系统综合分值,以及基于第二评价指标的数据集和第二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指标权重,确定电力经济综合分值;将电力系统综合分值和电力经济综合分值输入至耦合协调模型中,确定目标区域的耦合协调度。本发明能够根据耦合协调度客观准确地对电力系统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79418.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入式减震柱脚结构及安装方法,属于钢柱柱脚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底座、两个钢板件及两个减震组件,基础底座设有容纳腔;两个钢板件均设于容纳腔内,且开设有减震槽,减震槽内设有第一减震部;减震组件包括减震件、第二减震部和减震垫块,减震件一端与柱脚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减震槽内;第二减震部设于减震件上端面,且第二减震部与第一减震部咬合连接;减震垫块填充于减震件与减震槽槽壁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减震柱脚结构,发生地震时,柱脚在容纳腔内移动,第二减震部带动柱脚朝向对应的减震槽内移动,并使另一侧的第二减震部带动第一减震部和钢板件移动;进而提高柱脚的抗震耗能能力,从而防止柱脚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0903.8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郜帆 , 王丽欢 , 李军阔 , 杨宏伟 , 任亚宁 , 邵华 , 刘建 , 马聪 , 郭计元 , 李渊 , 任雨 , 李楚 , 宫世杰 , 李光毅 , 段利锋 , 刘春城 , 邹杨博 , 郭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塔斜材加固减震结构及输电塔,属于输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夹具组件、夹具连接组件、减震装置以及加固斜材,加固斜材与原斜材规格型号相同且对称贴合于原斜材的一侧,多组夹具组件沿加固斜材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减震装置横向设置在交叉设置的两个加固斜材之间,减震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具连接组件,两个夹具连接组件分别连接两个夹具组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塔斜材加固减震结构,通过对斜材进行加固和对结构进行减震耗能,针对性地解决和提升了当前输电塔斜材在面对地震和风振时的承载力不足和动态释压能力不足,从而保证了对输电塔斜材的有效加固,同时可以大幅提高铁塔的减振耗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3682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0082765.X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21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数据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改电负荷特性的分析预测方法及装置。本煤改电负荷特性的分析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煤改电配变的负荷数据;对所述多个煤改电配变的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聚类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多个煤改电配变的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得到预设种类的负荷特性。本方法可以提升分析煤改电配变的负荷特性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36992.X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梁板基础,包括基础梁以及组合底板,组合底板包括基础底板和四个分别一体成型于基础底板四周边缘的基础次梁,基础梁之间通过连接套组件相连,基础梁的侧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牛腿,牛腿通过连接件与组合底板相连,矩形排布的四个组合底板通过次梁连接组件相连。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梁板基础,基础底板和基础次梁采用工厂预制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组合底板,再通过连接件与基础梁的牛腿相连,便于提高装配效率,基础梁之间采用连接套组件连接,基础次梁之间通过次梁连接组件相连,最后进行局部位置的少量浇筑即可形成整体的梁板基础,上述结构装配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梁板基础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54629.0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及施工方法,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包括柱下板块、柱间板块及跨中板块,柱下板块内设有第一型钢及第二型钢;柱间板块沿横向或纵向排布于相邻两个柱下板块之间,柱间板块内设有第三型钢;跨中板块设置于柱间板块围合成的矩形空间内;第一型钢与第三型钢、第二型钢与第三型钢以及相邻两个第三型钢之间均通过钢连接组件相连,横向排布的跨中板块之间以及横向排布的柱间板块和跨中板块之间分别通过跨中连接件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平板装配式筏板基础,柱下板块、柱间板块以及跨中板块可采用工厂预制化加工,再通过钢连接组件、跨中连接件、连接钢筋、第一钢筋、第二钢筋进行装配式连接,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33572.8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惯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虚拟同步发电机单元,确定虚拟同步发电机单元中的虚拟惯量第一数学模型,虚拟同步发电机单元包括储能单元和换流站;基于虚拟惯量第一数学模型和虚拟同步发电机单元的安全运行系数,构建虚拟惯量第二数学模型,其中,安全运行系数以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预设值和换流站的安全预设值作为模糊控制输入信号,并基于预设模糊控制规则所确定;调整安全运行系数,获得虚拟同步发电机单元的虚拟惯量。本申请可以在虚拟同步发电机单元调节虚拟惯量的同时,优先保障虚拟同步发电机单元自身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86533.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性变形缝结构及施工配置方案,属于土建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刚性变形缝结构,包括第一扣组件及第二扣组件,第一扣组件包括上插板、下插板以及第一侧板,第一侧板远离上插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联结件;第二扣组件包括盖板、底板以及第二侧板,第二侧板远离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联结件;上插板与盖板滑动连接,下插板与底板滑动连接,下插板与底板配合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得到破碎区,破碎区内设置有破碎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刚性变形缝结构,在土建施工中与两侧结构连接稳固,避免了传统柔性材料耐久性不足、容易失效的缺点,降低了变形缝的安装难度,延长了变形缝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90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527983.7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路网中第一交叉路口对应的各个路段的介数指标及车流关系,建立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数量计算模型,并预测各个路段在第一时刻具有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数量;获取初始充电站选址方案,以确定各个初始充电站内的最优充电桩数量;根据初始充电站选址方案、最优充电桩数量及预设目标函数,确定最优充电站规划方案。本发明通过建立充电需求数量计算模型,能够得到各个路段的充电需求分布,从而实现电动汽车站址、站容的优化,不需要针对单个电动汽车进行仿真,能够缩短规划方案的计算时间,从而有利于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的推广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74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4222.X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城网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系统扩展规划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配电网双层优化模型和用户侧的可中断负荷响应模型,配电网双层优化模型包括网架规划层模型和运行调度层模型;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待扩展路线按照建设状态进行随机编码,生成第一种群;在第一种群的基础上按照目标中断负荷比例进行随机编码,生成第二种群;结合可中断负荷响应模型,对第一种群和第二种群中的最优粒子进行求解,确定最优的网架规划方案和对应最优的运行调度方案。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主动配电系统扩展规划方法,可以实现在具有间歇性新能源接入的场景下,考虑用户侧的负荷需求响应能力的主动配电系统最优扩展规划方案的求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