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0167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29522.2
申请日:2010-10-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9/38
Abstract: 一种中孔ZSM-5沸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催化剂制备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具有晶内和晶间两类中孔的微球,该微球是由具有晶内中孔的纳米沸石晶粒自聚而形成的,微球的直径为4-8μm,纳米沸石晶粒粒径为15-50nm,晶内中孔的孔径为3-8nm。该微球是以表面硅烷化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水热晶化体系中一步合成。该沸石微球结合了纳米沸石和中孔沸石二者的优点,克服了纳米沸石在合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分离的缺点。微球大小均匀、球形度好,并具有高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中孔的孔隙率可通过改变有机硅烷偶联剂与二氧化硅的摩尔配料比来进行调节。避免了成球剂的使用,简化了制备过程,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0551530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10062253.1
申请日:2007-07-0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微孔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两步晶化法,第一步首先合成Beta,然后以合成的Beta反应混合物作为第二步合成Y沸石的原料,通过补充铝源、同时调整体系的碱度,并加入合成Y沸石的导向剂反应晶化,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得到BEA/FAU结构的复合沸石产品。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倾倒部分清夜和由于清液中含有硅、铝、碱等组分,导致在合成中补加铝源和碱的量很难掌握,其产物重复性不易控制的问题。合成的Beta/Y复合沸石产品可以用作多种催化剂、催化剂助剂和吸附剂,经离子交换后有较强的酸性,良好的热和水热稳定性,可用作多种催化剂、催化剂助剂和吸附剂,势必在石油化工的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333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710185227.8
申请日:2007-11-0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活性炭/沸石型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和吸附剂制备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以煤矸石和沥青粉为原料制备沸石/活性炭型体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粉碎的煤矸石与沥青粉充分混合,加水成型,经烘干和炭化后,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对其中碳质进行活化;然后将活化后的煤矸石在NaOH水溶液中动态晶化,洗涤干燥后活化,即得沸石/活性炭型体复合材料。通过本方法制备的活性炭/沸石型体复合材料同时具备沸石和活性炭双重表面性质和孔结构,两者比例可调;机械强度高,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耗费低廉,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和新型吸附材料的开发均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276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39691.3
申请日:2007-11-0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的二元复合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合成和催化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Beta核和丝光沸石壳结构的二元复合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其所制的复合材料将同时包含Beta沸石和丝光沸石两相,且两相比例和表面L/B酸可调,其制备方法为两步晶化法,即首先合成beta沸石,然后在含Beta沸石的混合物体系中直接补加铝、有机模板剂四乙基溴化胺和碱,以Beta沸石作为丝光沸石合成的硅源,制得具有双微孔核壳结构的二元复合沸石材料,该材料经胺交换转变成氢型后作为甲醇转化制备二甲醚的催化剂,在重量空速为2.26(g/g)h-1,甲醇的分压为11.4Kpa和300℃的反应温度下,当反应72h后,甲醇的转化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且二甲醚的选择性为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57454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39435.4
申请日:2007-09-1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球形杂原子介孔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和无机孔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铜、铝、锌、铁或锆的杂原子球形SBA-15介孔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强酸性溶液中,通过模板剂自组装,形成含有SBA-15微球的乳液,然后补充定量的杂原子,调整体系的pH值,经晶化、过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球形杂原子介孔分子筛。该球形介孔分子筛将杂原子引入分子筛,克服了纯硅介孔分子筛缺乏酸性中心和活性中心的缺陷;且制备方法简单,杂原子引入效率高。该材料在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大分子吸附、催化和分离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314590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10012336.6
申请日:2004-06-0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9/48
Abstract: 一种十二元环双微孔复合分子筛及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来讲是关于一种β/Y复合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步法,第一步,利用硅溶胶、偏铝酸钠、蒸馏水、氢氧化钠为原料,并采用四乙基溴化胺做模板剂,按一定的物料配比合成出β沸石后,焙烧除去模板剂;第二步,在第一步制得的样品的基础上补加适量的偏铝酸钠碱溶液,调节物料体系的碱度,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合成出具有β/Y双微孔结构的复合沸石分子筛。该方法制得的双微孔分子筛经离子交换后有较强的酸性,良好的热和水热稳定性,将成为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催化加氢等方面重要的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583242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12332.8
申请日:2004-06-0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活性炭/八面沸石双功能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沸石双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是将原料煤矸石、碱和水三者混和均匀,压制为片状或柱状或球形的型体,型体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碱熔活化,再经老化,水热晶化,洗涤,干燥等步骤制备出活性炭/八面沸石双功能材料。该发明方法制备的活性炭/八面沸石双功能材料是片状或柱状或球形的型体,其中的沸石材料是X型沸石。该发明制备的活性炭/八面沸石双功能材料同时具备活性炭的亲油特性和沸石的亲水特性,产品可广泛用于催化剂、吸附剂、净水剂和废气处理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0591C
公开(公告)日:2002-03-13
申请号:CN99108828.X
申请日:1999-06-2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磺化酞菁钴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属于物理化学的范畴。其特征在于以分子筛、无定形粘土及磺化酞菁钴为原料,采用再晶化的方法,将磺化酞菁钴直接固定于微孔分子筛中。该方法简单易行,不仅所被固定的金属配合物有确定的组成且不含未被配合的金属离于或配体,同时还可使具有各种不同性质的金属配合物,特别是具有周边取带基为负电荷的金属配合物固定于各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微孔分子筛中,扩大了对金属配合物和分子筛材料的选择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8C
公开(公告)日:2002-01-23
申请号:CN98104970.2
申请日:1998-01-2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极浓体系中制备杂原子分子筛的方法属于物理化学范畴。其特征在于杂原子硅酸盐凝胶是通过调节硅酸钠和杂原子盐类混合水溶液的pH值而得到,然后按一定配比将其和1,6-己二胺、微量水、碱或碱金属盐类(可加也可不加)混合均匀后密封,于90-200℃按程序升温晶化,得到具有ZSM-48结构Fe-,Cr-,Co-,In-,Mn-杂原子分子筛和纯硅分子筛。该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杂原子的水解,减轻环境污染,设备利用率提高近4倍,产品成本降低30%。
-
公开(公告)号:CN1152540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68669.5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焦炉煤气超深度脱除噻吩用脱硫吸附剂,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由活性成分30~40%氧化铜和30~40%氧化锌、载体20~30%氧化铝以及金属助剂0.1~0.5%氧化镍和1~1.5%氧化锆组成,且其中氧化铝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本发明以拟薄水铝石作为氧化铝载体原料,将氧化铝含量提高了10~20%,并降低了氧化锆含量,通过调控载体氧化铝与金属助剂氧化锆的含量和比例,提升了脱硫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提高了脱硫吸附剂的产率,实现了焦炉煤气中噻吩的超深度脱除,穿透时间大于340min,穿透硫容不低于39mg/g。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