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540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068669.5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焦炉煤气超深度脱除噻吩用脱硫吸附剂,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由活性成分30~40%氧化铜和30~40%氧化锌、载体20~30%氧化铝以及金属助剂0.1~0.5%氧化镍和1~1.5%氧化锆组成,且其中氧化铝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本发明以拟薄水铝石作为氧化铝载体原料,将氧化铝含量提高了10~20%,并降低了氧化锆含量,通过调控载体氧化铝与金属助剂氧化锆的含量和比例,提升了脱硫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提高了脱硫吸附剂的产率,实现了焦炉煤气中噻吩的超深度脱除,穿透时间大于340min,穿透硫容不低于39mg/g。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0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71877.X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包覆负载纳米沸石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改性氧化铝的制备:工业γ‑氧化铝球经四丙基氢氧化铵溶液超声处理后制得;S2:负载纳米沸石氧化铝载体的制备:以改性氧化铝为载体,将纳米沸石负载于改性氧化铝上;S3:金属包覆负载纳米沸石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将负载纳米沸石氧化铝载体加入含有镍、钴、钼或钨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水浴,振荡,经过滤后,干燥,最后焙烧得到最终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不仅能解决金属催化剂效率低的问题,也避免了沸石催化剂扩散性能差的问题,而且该催化剂兼具金属与酸的双功能可调节特性,适合用于由重油组份的加氢裂化,生产高质量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
-
公开(公告)号:CN1089753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72478.1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9/40
Abstract: 本发明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纳米沸石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难于过滤分离、反应分子在微米级ZSM-5沸石中扩散限制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级孔ZSM-5沸石微球的制备方法,以长链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为单一模板剂,在NaOH-水-乙醇晶化体系中合成具多级孔结构的ZSM-5沸石微球。保持了固有骨架微孔晶体结构,由于沸石晶粒纳米化和晶间中孔的存在,提高沸石活性位的利用率;制备方法简单、经济和绿色。有效改善碳氢化合物等反应分子在微米级ZSM-5沸石中的扩散限制问题,提高沸石活性位的利用率;解决了纳米沸石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难于过滤分离的问题,为沸石催化领域提供了新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1578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494688.2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表面积多级孔氧化铝‑氧化锆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是以正丁醇锆作为锆源,异丙醇铝作为掺杂的铝源,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模板剂,采用水蒸汽诱导反应法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的氧化铝‑氧化锆纳米晶体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氧化铝‑氧化锆纳米晶体材料具有高结晶度的四方晶相结构,且晶体的比表面积大,具有介孔+微孔的多级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11578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94688.2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表面积多级孔氧化铝‑氧化锆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是以正丁醇锆作为锆源,异丙醇铝作为掺杂的铝源,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模板剂,采用水蒸汽诱导反应法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的氧化铝‑氧化锆纳米晶体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氧化铝‑氧化锆纳米晶体材料具有高结晶度的四方晶相结构,且晶体的比表面积大,具有介孔+微孔的多级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539173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458789.0
申请日:2013-10-0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F7/02
Abstract: 一种高热稳定有序介孔氧化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孔材料和催化剂制备领域。以经溶剂热预处理后的无机铝为前驱体,通过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使其与嵌段共聚物模板剂胶束相互作用,得到具有高度有序介孔结构和极高热稳定性的介孔氧化铝材料,其介孔孔径4.0~10.0nm,比表面积200~400m2/g,孔体积0.3~1.0cm3/g,且经1000℃高温焙烧1小时后,结构性能未发生变化,比表面积降低不大于44%,孔体积降低不大于47%。本发明制备过程简便易行、重现率高,环境友好且可大大降低介孔氧化铝材料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7180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3963.7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9/14
Abstract: 一种多级孔低硅沸石的制备方法,是利用有机硅烷偶联剂将MCM-41表面硅烷化,以其作为硅源,在水热体系中一步合成具有多级孔结构的A型或X型沸石。其中多级孔A型沸石形貌为微米级微球,X型沸石呈现为纳米沸石晶粒的聚集体。本发明能够制备具有高外表面积和中孔孔容的多级孔低硅沸石,且中孔的孔隙率和孔径易于调变。沸石内多级孔的存在,可有效缩短客体分子在沸石晶体内的扩散路径,降低扩散阻力,提高表面吸附或催化活性位的可利用率,从而拓宽A型和X型沸石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465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08805.0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比表面积纳米二氧化锆及其合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和催化剂合成领域。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利用有机溶剂作为辅助剂,采用蒸汽相水解结合水热法合成高比表面积纳米二氧化锆,所得样品结晶度高,粒径介于2.0~4.3nm,比表面积高达448m2·g-1。合成方法为:将锆源(Zr(OC4H9)4)与有机溶剂以一定配比混合并搅拌一定时间后,与蒸馏水相隔装入高压反应釜密闭反应,合成纳米二氧化锆。本发明由于可以通过蒸汽相水解结合水热法,调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有机溶剂来协同控制锆源的水解和结晶速度,因而具有晶粒尺寸小而且可调的特点,特别是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在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应用方面将更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69876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9915.8
申请日:2012-05-2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气制备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甲醇合成催化剂CuO-ZnO-Al2O3为核,以生物质模板剂和铝盐为原料在甲醇合成催化剂表面形成甲醇脱水催化剂γ-Al2O3壳层,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合成体系条件温和,没有加入任何酸或碱,极大地保证了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保证了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及二甲醚选择性,CO转化率46.32%以上,DME选择性最低59.33%。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678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010529522.2
申请日:2010-10-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9/38
Abstract: 一种中孔ZSM-5沸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催化剂制备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具有晶内和晶间两类中孔的微球,该微球是由具有晶内中孔的纳米沸石晶粒自聚而形成的,微球的直径为4-8μm,纳米沸石晶粒粒径为15-50nm,晶内中孔的孔径为3-8nm。该微球是以表面硅烷化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水热晶化体系中一步合成。该沸石微球结合了纳米沸石和中孔沸石二者的优点,克服了纳米沸石在合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分离的缺点。微球大小均匀、球形度好,并具有高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中孔的孔隙率可通过改变有机硅烷偶联剂与二氧化硅的摩尔配料比来进行调节。避免了成球剂的使用,简化了制备过程,降低了制备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