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熊果苷发酵液的脱色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27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391127.1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熊果苷发酵液的脱色方法和装置。本发明β‑熊果苷发酵液的脱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β‑熊果苷发酵液入脱色树脂柱进行脱色处理,得到第一脱色液;所述脱色树脂柱中的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和非极性吸附树脂中的任一种;S2、将所述第一脱色液与活性炭混合进行脱色处理,得到第二脱色液,完成脱色。本发明β‑熊果苷发酵液的脱色装置包括实现上述脱色操作的第一脱色单元和第二脱色单元,利用该脱色装置进行β‑熊果苷发酵液的脱色处理,既实现了发酵液的连续脱色,大大减少了活性炭的使用量,提高了脱色效率,又减少了产品β‑熊果苷损失,提高了生产总收率。

    一种β-熊果苷发酵母液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4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17113.2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熊果苷发酵母液的处理方法,将产β‑熊果苷菌种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于发酵中期,将β‑熊果苷发酵母液流加到发酵液中,并控制发酵液中氢醌含量<0.65g/L进行发酵;其中,所述产β‑熊果苷菌种的代谢通路中包括从氢醌转化为β‑熊果苷。本发明通过在发酵中期,将发酵母液流加到发酵液中,并控制发酵液中氢醌的含量,使得发酵母液中的氢醌被产β‑熊果苷菌种快速消耗代谢,且控制流加后发酵液中的氢醌含量及流加速度,不会发生氢醌积累,所添加的发酵母液中的氢醌对发酵菌种的生长和代谢不会产生影响。本发明有效解决母液中氢醌处理难题,减轻污水处理难度,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实现了发酵母液的循环利用,且提高β‑熊果苷产率。

    一种L-缬氨酸发酵液的连续脱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111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1133557.9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缬氨酸发酵液的连续脱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灭菌后的L‑缬氨酸发酵液,通过陶瓷膜和纳滤膜除杂,得到过滤清液,调节过滤清液pH至酸性,置于由活性炭柱和吸附树脂柱串联的连续脱色系统中分离,得到脱色清液,再蒸发浓缩、析晶、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纯度大于99%的L‑缬氨酸晶体。本发明选择膜处理、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的联合处理方式,使得脱色清液透光率≥99%,得到纯度大于99%的L‑缬氨酸晶体。(56)对比文件赵丽丽;刘忠.L-缬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齐鲁药事.2008,(第12期),745-747.宋彦梅,尹秋响,王静康.甘氨酸的应用及生产技术.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第02期),55-6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