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75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9509.0
申请日:2025-04-1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掺铜尾矿路面基层材料及其配比确认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原料;S2、采用击实试验方法,计算水泥胶浆裹附集料击实后的空隙率;S3、按照体积填充原理,碎石形成基本骨架,测定碎石振实状态下的空隙率,水泥胶浆胶结集料,填充在碎石形成骨架的空隙之中,最后结合混合料构成机理及体积参数确定铜尾矿、碎石、集料的掺配比例;S4、通过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胶浆裹附膜厚度与铜尾矿的比表面积,计算钢铁渣复合胶凝材料胶浆用量。本发明采用骨架填充理论方法,并控制骨架中填充料收缩效应,降低了开裂风险,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0808.8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路桥建设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与碳计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预测碳排放的产出量以及出现超额情况后的优化方案,使得碳排放监测系统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根据阶段数据、材料数据、设备数据和环境数据计算碳排放实际值;根据碳排放数据和碳排放实际值计算若干预测调整时间窗;根据若干预测调整时间窗生成若干碳排放预估值;根据若干碳排放预估值生成碳优化方案;根据碳优化方案进行调节,以当前阶段的误差与当前时间窗内的误差范围进行比较,动态调整预测时间窗大小,以便更准确的进行碳排放量的预测,为碳排放超标后的碳优化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提高了碳排放监测系统的准确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61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6959.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再生沥青砂及其设计方法和其碳排放核算方法。本发明再生沥青砂的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旧沥青混合料、尾矿砂、岩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的掺配比例;S2、确认沥青膜厚度,对粒径为4.75mm及其以下的集料按照筛孔尺寸的大小进行分档编号,再根据沥青膜厚度计算裹附第i档旧集料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尾矿砂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灰分的沥青量;S3、结合步骤S1和步骤S2获得最终的再生沥青砂各原料的用量比例。本发明根据沥青成膜特性,计算再生沥青砂最佳沥青用量,并且考虑沥青在不同粒径集料表面成膜厚度差异,从而精确确定沥青用量,发挥出沥青最佳效果,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且减排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8773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80502.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声音处理技术的大空隙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基于声音处理技术,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在构造深度检测过程中,根据多个基准值进行标定,以麦克风与敲击点距离作为影响因子,将接收设备的声音特征参数统一在相同距离环境中进行评判,消除不同距离影响因子带来误差,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结果的精度。本发明根据麦克风位置,以及声音传播的声程差,通过数据模型建立,可以准确定位出待检测的位置坐标,避免了获取待检测位置信息工作量,避免铺砂法等检测手段对路面污染,大幅度提高了检测与评价的效率,计算结果可以为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施工状况评定、工程验收等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56959.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再生沥青砂及其设计方法和其碳排放核算方法。本发明再生沥青砂的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旧沥青混合料、尾矿砂、岩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的掺配比例;S2、确认沥青膜厚度,对粒径为4.75mm及其以下的集料按照筛孔尺寸的大小进行分档编号,再根据沥青膜厚度计算裹附第i档旧集料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尾矿砂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灰分的沥青量;S3、结合步骤S1和步骤S2获得最终的再生沥青砂各原料的用量比例。本发明根据沥青成膜特性,计算再生沥青砂最佳沥青用量,并且考虑沥青在不同粒径集料表面成膜厚度差异,从而精确确定沥青用量,发挥出沥青最佳效果,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且减排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71283.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处理的大空隙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技术,识别出路表空隙边缘,建立大空隙沥青路面表面空隙体积计算模型,通过体积阈值设定,确定体积阈值填充路表空隙后在路表形成的面积,根据规范中构造深度计算方法,得到构造深度,检测结果与规范要求的方法完全对应,可直接用于路面评定、验收,能够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价路面状况。本发明提出大空隙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对于大空隙路面构造深度过程检测精度高、速度快、无污染,并可以判断路面构造深度分布情况,便于施工过程中及时改进,为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施工状况评定、工程验收等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8137.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集料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将集料进行筛分后,确定其级配组成,并将不同粒径的集料分为颗粒状、针状、片状,分别提出其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对不同粒径、不同形状的集料进行比表面积合成进而确定集料比表面积,从而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进行颗粒状、针状、片状颗粒比表面积计算过程中,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并且考虑集料形状差异性,将颗粒状集料等效为椭球体,片状集料等效为厚度均匀片状体,针状集料等效为不规则柱状体,分别提出相应的比表面积计算模型,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精度高、科学依据充分;可以预估裹附集料所需要的胶结料的用量,减少混合料配比设计试验量,作为指导路面施工以及判断施工质量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8443.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废基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生产制备,以钢渣、旧沥青混合料、矿粉、新沥青作为原材料,将矿粉与沥青形成胶浆作为钢渣胶结料,根据沥青胶浆包裹钢渣表面成膜状态,旧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调和作用,以及体积填充理论进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设计,保证钢渣表面有足够胶浆裹附以及旧沥青混合料有足够沥青膜,使钢渣、旧沥青混合料之间具有较强的粘结强度,提升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等方面性能。本发明提供基于不同粒径颗粒分布状态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实现了混合料性能和体积参数的可控;本发明以固废材料作为原材料,且固废的掺配比例较高,为固废堆积以及筑路材料短缺提供一条有效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2111.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采用3D扫描技术,利用坐标转换、坐标拼接技术将扫描点云数据转化为空间坐标数据,并进行单元格分割以及曲面拟合,精确计算出沉陷量,用于指导沉陷处治过程中新料加入量,沉陷病害的处治时,将病害位置铣刨料与计算的新料添加量,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100%利用,以关键筛孔控制加入新料中不同粒径集料掺配比例,根据沥青成膜理论控制新沥青掺入量。本发明有效利用病害段的旧沥青混合料,并且采用多档集料与旧沥青混合料合成,实现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可控,并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资源节约,高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09185.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2 , G10L21/0216 , G10L19/02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声音处理的无砂混凝土集料粒径确定方法,采集无砂混凝土室内试件表面反射的音频信号,并进行预处理;建立语音信号的自回归模型;滤波处理含噪音的语音信号;对处理后的语音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并处理其中的噪声本征模函数;采用能量阈值确定噪声本征模函数分量并重构;对重构的本征模函数分量进行小波处理;将、其余的本征模函数分量以及残余分量重构即为最终语音增强信号;建立无砂混凝土集料粒径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粒径。具有简单易操作,结果准确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