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1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77834.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轨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提高重载钢轨内部强韧性的方法,包括:在钢轨的轨头区域设置对准钢轨表面的多排并列喷嘴和对准轨距角45度的单排喷嘴;设置喷嘴的直径与喷嘴距钢轨表面的距离相适应;向喷嘴内通入冷却介质,控制钢轨的再结晶温度范围、轧制道次变形量、初始冷却温度范围相适应,控制控冷工艺相匹配,得到强韧性增强的钢轨。本发明的方案有利于实现冷却介质在钢轨轨头的气流场分布均匀,提高了钢轨内部冷却效果,使钢轨内部晶粒组织更加细密,增加钢轨内部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779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128057.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钢轨的强韧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炉料经过转炉冶炼、无铝脱氧、LF精炼、RH真空处理、钢液连铸成钢坯、钢坯在线初轧,钢坯在线初轧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阶段初轧:在连铸成型后,待钢坯表面温度冷却至850‑950℃时,对钢坯实施第一道次上下面轧制,压缩比为1.05‑1.25,轧制速度为0.6‑1.0m/min;(2)第二阶段初轧:待钢坯表面温度冷却至550‑750℃时,对钢坯实施第二道次上下面轧制,压缩比为1.05‑1.15,轧制速度为1.4‑2.8m/s;温度冷却至320‑500℃时,对钢坯实施第三道次上下面轧制,压缩比为1.10‑1.25,轧制速度为1.8‑3.8m/s。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钢轨的强韧性显著提高,产品获得更加优异的抗磨损、抗接触疲劳性能,适用于重载铁路。(3)第三阶段初轧:将钢坯翻转90°,待钢坯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8795.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百米钢轨通长硬度波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钢轨轧制结束后,将钢轨输入至热处理机组,待钢轨完全进入热处理机组后,启动热处理装置;对钢轨初轧端采用4~6℃/s的冷却速率进行冷却;对钢轨中间部位采用3~5.5℃/s的冷却速率进行冷却;对百米钢轨终轧端采用2~4.5℃/s的冷却速率进行冷却,热处理结束后,关闭热处理装置。本发明通过对钢轨生产流程中,着重对在线热处理过程百米钢轨进行区域化分块式冷却,基于钢轨通长温度差异,分区域匹配不同冷却速率,较大程度降低了百米钢轨生产后的硬度波动,同时结合加热和轧制控制,一体化降低百米钢轨通长硬度波动,提升钢轨通长性能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1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30214.3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及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经过冶炼连铸得到的铸坯进行五段式步进加热,第一段加热温度为500~750℃,加热时间≥30分钟;第二段加热温度为750~950℃,加热时间≥30分钟;第三段加热温度为950~1100℃,加热时间≥30分钟;第四段加热温度为1100~1200℃,加热时间≥30分钟;第五段加热温度为1200~1250℃,60分钟≥加热时间≥30分钟;将加热后的铸坯利用7机架轧机连续紧密布局(即BD1+BD2+UR1E1+UR2E2+UF,其中UR1E1、UR2E2、UF紧密布局)轧制成钢轨并将钢轨冷却至室温,钢轨轨头终轧温度为800~850℃,钢轨轨底终轧温度为950~1000℃,在轧制过程中,对轨头区域喷吹冷却介质;对冷却至室温的钢轨进行矫直。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钢轨屈强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9772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1926.2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等强度钢轨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铬微合金化碳素钢冶炼浇铸钢坯,钢坯经过加热后轧制成钢轨,利用轧制余热温度介于620‑780℃,对钢轨的轨头踏面宽度介于50‑60mm范围内施加1‑4℃/s冷却强度。本发明采用中等强度钢轨生产方法能够得到低残余应力、高性能,低成本,高使用寿命的中等强度钢轨。
-
公开(公告)号:CN113909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61893.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B1/085 , B21B37/74 , B21B37/56 ,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26 , E01B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密度道岔钢轨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高纯净钢冶炼工艺冶炼钢坯。在所述钢坯经冷却再次加热之后,对所述钢坯进行加热。采用钢坯平均高度与轧辊直径之商在0.1‑0.5之间的轧制工艺,将所述钢坯轧制成道岔钢轨,所述轧制压缩比大于等于12:1。本发明采用高致密度道岔钢轨生产方法能够得到低报警率、高纯净度的高致密度道岔钢轨。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9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12305.8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具有低脱碳层的钢轨的方法,经连铸后依次通过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对钢坯进行加热,其中,按照以下公式确定钢轨脱碳严重程度:DI=(‑3.19+0.001919[t总]+0.00936[t均热段]+0.002767[T均热段])/0.02,式中:t总为钢坯经历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后在加热炉内的总时间,单位为min;t均热段为均热段时间,单位为min;T均热段为均热段温度,单位为℃。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具有低脱碳层的钢轨的方法,钢轨轨头标准位置脱碳层厚度明显降低,远低于对比例;钢轨标准位置抗拉强度更优;钢轨标准位置表面硬度值更高;同等条件下钢轨标准位置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7634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399220.8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钢轨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控制小规格钢轨轨底中心残余应力的方法,主要在对钢轨进行矫直时,上下弯曲度矫直机的上矫直辊采用直线型,下矫直辊采用直线—凹弧—直线型,其中下矫直辊两端的直线段长度为15mm~20mm,中部弧形的弦高为0.2mm~0.4mm。通过将上下弯曲度矫直机的下矫直辊设计成直线—凹弧—直线型,当小规格钢轨经过该矫直辊时,钢轨轨底与矫直辊接触面积较宽,钢轨轨底中心与下矫直辊的接触压力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矫直后钢轨轨底中心的残余应力,可有效控制钢轨轨底中心残余应力≤200Mpa,同时因保持钢轨垂直的矫直状态,可更好地保证钢轨的平直度质量和钢轨腹腔尺寸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76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399205.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钢轨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控制钢轨轨底中心残余应力的方法,主要在采用上下弯曲度矫直机对钢轨进行矫直时,所述上下弯曲度矫直机的上矫直辊采用直线型,下矫直辊采用直线—凹弧—直线型,其中下矫直辊两端的直线段长度为10mm~15mm,中部弧形的弦高为0.3mm~0.5mm。本发明通过将上下弯曲度矫直机的下矫直辊设计成直线—凹弧—直线型,当钢轨经过该矫直辊时,钢轨轨底与矫直辊接触面积较宽,钢轨轨底中心与下矫直辊的接触压力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矫直后钢轨轨底中心的残余应力,可有效控制钢轨轨底中心残余应力≤220Mpa,同时因保持钢轨垂直的矫直状态,可更好地保证钢轨的平直度质量和钢轨腹腔尺寸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42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64336.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岔钢轨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韧性深硬化层道岔钢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韧性深硬化层道岔钢轨及其制备方法。该钢轨的化学成分为:C0.70~0.82%,Si0.1~0.6%,Mn0.6~1.3%,P≤0.020%,S≤0.020%,Cr≤0.20%,Nb0.007~0.013%,N0.002~0.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方法是将入炉铁水依次进行转炉冶炼→小平台→LF精炼→RH真空处理→浇铸得钢坯→缓冷坑缓冷→奥氏体均匀化→轧制得钢轨→热处理;所述转炉冶炼过程中添加0.007~0.013%的Nb。本发明钢轨韧性更高,深硬化层更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