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冲击电压产生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0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02223.5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冲击电压产生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直流电源、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和被试品,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与直流电源连接,被试品连接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上。冲击电压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充电,产生冲击电压之前,在带被试品的情况下,对子模块电容进行充电;步骤2、冲击电压的产生,将上、下半桥臂的调制信号分别与阶梯波进行比较,得到各个子模块的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产生所需的冲击电压。该装置采用全控型开关器件,运用模块化结构,在产生冲击电压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可以产生任意波形的冲击电压。

    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9133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42595.7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9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优化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优化目标为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电流波形最优,本发明结合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结构特点和输出特性,采用各相上桥臂投入子模块的数目表示工作状态,对模块化多电平的工作状态进行优化,通过编码操作,注入疫苗,亲和度计算,浓度计算,免疫选择,交叉操作,变异操作,倒位操作,经过多次迭代收敛后得到优化后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阶梯波。本发明通过免疫遗传算法,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具有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易于实现的优点。

    一种基于稀土永磁材料的并联型磁饱和故障限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0539103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97421.6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土永磁材料的并联型磁饱和故障限流器,包括磁芯和线圈绕组,磁芯包括中柱和位于中柱两边的左边柱、右边柱,中柱的上下两端各有上横轭、下横轭,上横轭中镶嵌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下横轭中镶嵌有第二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上横轭、下横轭的两端与左边柱、右边柱相连接,其中部与中柱相接;线圈绕组包括绕制在左边柱上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绕制在右边柱上的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的同名端并联,第一线圈与第四线圈的异名端串联,第三线圈与第二线圈异名端串联,第二线圈与第四线圈同名端并联。本发明将永磁体和磁控电抗器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对短路故障电流进行限制,限流效果好,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

    一种结合光伏发电的模块化多电平综合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7551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65337.6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光伏发电的模块化多电平综合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一种结合光伏发电的模块化多电平综合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包括三相,每相包括两个桥臂,每个桥臂由多个含有蓄电池和光伏发电装置的子模块和桥臂电感L1相串联,通过电感L2及开关K并联接入电网。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结构,无需连接变压器即可与电网连接,可以对电网的无功、负序和谐波等进行综合补偿,同时由于子模块中并联了光伏发电装置和蓄电池,该补偿装置无需从电网吸收有功,自身能够提供能量维持电容电压稳定,并且能够向电网输出有功功率。

    移相变压器副边绕组抽头不等分相电压下的抽头选择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53564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10685.0

    申请日:2015-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0

    Abstract: 一种移相变压器副边绕组抽头不等分相电压情况下的抽头选择策略,抽头不等分相电压指抽头以1:1:1……(M+1)的比例划分每相电压,M为移相变压器每相副边绕组抽头数;选择策略包括:S1,画出抽头不等分相电压输出点分布图;S2,步骤S1的图中画直线oc、od和of;S3,将抽头不等分相电压输出点分布图旋转相应角度画出ST投运电压与PQ关系图;S4,画平行于P,Q横纵轴的直线L1和直线L2;S5,设目标功率区域,在ST动作到某个补偿电压点时,控制系统分析出所在的位置,根据不同位置进行下一步动作策略,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最少的抽头投切次数使得补偿点进入目标功率区域。本发明的移相变压器副边绕组抽头补偿容量大,补偿精度高,选择灵活,可实现多种串联补偿电压输出。

    改进型SEN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113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754788.0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SEN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由SEN变压器和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构成,SEN变压器串联入输电线路;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并联变化器VSC1并联在配电网传输系统的等效首端,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并联变化器VSC2并联在配电网传输系统的等效末端。SEN变压器通过控制普通的有载调压开关实现360°离散可调串联电压;统一潮流控制器通过电力电子开关实现360°连续可调的串联电压。本发明具有电压连续可调、补偿精确度高、且能避免投切振荡问题等优点,可用于调控输电线路潮流分布。

    短路电流限流装置
    8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6439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157358.6

    申请日:201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路电流限流装置,包括:交流工作绕组、铁芯、直流工作绕组、直流偏置电源以及限流电感;其中,所述交流工作绕组连接在输电线路上,所述铁芯设于所述交流工作绕组与所述直流工作绕组之间,所述直流工作绕组、限流电感以及直流偏置电源串联连接构成直流偏置回路。上述短路电流限流装置,基于磁饱和原理工作的,通过控制铁芯的饱和程度以控制装置的“闭”与“合”,并通过将限流电感接入短路回路来限制短路电流,只需少量的器件,突破了材料物理特性的限制,具有容量大、损耗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满足了电网系统高电压大容量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混合补偿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1007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48403.4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相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混合补偿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混合电能质量调节器、两个磁控静止无功补偿器和V/V牵引变压器;V/V牵引变压器由两个单相变压器接成V/V型,其原边连接三相公共电网,其副边两个输出端为牵引供电臂;混合电能质量调节器和两个磁控静止无功补偿器分别与牵引供电臂连接。本发明通过磁控性静止无功补偿器和混合电能质量调节器混合补偿,综合解决了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无功、负序不平衡和谐波问题,并可效降低了混合电能质量调节器的补偿容量和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基于免疫算法的三相逆变器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1351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296051.4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三相逆变器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方法,对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空间矢量控制(SVPWM)优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目标为使三相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最优。在传统三相电压型逆变器SVPWM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控制中存在可优化的自由度,基于免疫算法提出了同时优化矢量顺序和零矢量作用时间的优化策略,考虑其优化效果和效率,提出其为最优空间矢量PWM控制策略。此外,本发明考虑实际电力系统中,低次谐波影响较大,高次谐波影响较小,而提出将电压加权总谐波畸变率(WTHD)作为衡量波形质量的标准,更符合实际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