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0947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40788.8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几何语义的遗传规划分类方法,通过对训练过程和预测过程的分离,完成被测试样本的分类;所述训练过程,通过几何语义求解最优个体,并提取该最优个体的分类器公式,将最优个体的分类器公式存储在磁盘中;所述预测过程,调用训练过程中存储在磁盘中的最优个体的分类器公式,通过加载与计算恢复出分类器公式,根据分类器公式输出分类结果,进而实现对个体的分类。克服了现有遗传规划算法中存在收敛过早和分类准确率低等问题,分类的准确率高,且个体公式可以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884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115522.1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床浅层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包括保温套管、金属杆以及位于保温套管和金属杆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在热脉冲作用下,可测试竖直套管内沉积物垂向温度分布以及沉积物两端水压值,通过渗透系数与温度时空分布的关系公式,推算出土柱的垂向渗透系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河床浅层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测试方法。该发明装置结构简洁,测试效率高,对待测河床沉积物颗粒空间结构干扰小,测试方法是一种较为环保和经济的河床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测试新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1459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17419.5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混凝土热力学参数智能识别方法,首先确定反演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混凝土热力学参数的样本方案;通过有限元正演得出样本方案中各个特征点的温度值,并将其和样本方案中对应的热力学参数值作为学习样本,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全局搜索,搜得支持向量机的各个系数,确定监测点的反演参数与监测点的实际温度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用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作为正演模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全局搜索混凝土热力学参数,搜得与监测点实际温度值最接近的反演参数,即为最优混凝土热力学参数值。本发明具有识别快、方法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2614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252624.9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土壤水热耦合试验的系统,包括水温控制装置、水压模拟升降平台、外环境控制箱和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水温控制装置包括保温储水箱及制冷、加热温控设备;外环境控制箱包括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降雨喷淋装置和土槽试验模型,降雨喷淋装置设于土槽试验模型的上方;水压模拟升降平台包括自动升降装置、上游水箱、下游水箱和引流输运管道,储水箱的恒温液输送到上游水箱,上游水箱中的溢流水再返回储水箱,所述上游水箱还经由引流输运管道连接土槽试验模型;流经土槽试验模型的渗滤液经其出口端进入下游水箱。此种系统可极大地提高试验量测精度,减少人为因素所带来的测量误差,降低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90147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82250.7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水力特性的试验系统,包括介质实验模块、水循环控制模块以及数据采集模块,介质试验模块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中部内的孔隙介质,在孔隙介质与箱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一间距可调的裂隙介质,在箱体内孔隙介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孔隙介质进水水箱和孔隙介质出水水箱,在箱体内裂隙介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裂隙介质进水水箱和裂隙介质出水水箱;水循环控制模块包括供水系统和回水系统,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流量计以及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实验系统改变了传统裂隙渗流试验系统忽略孔隙介质渗透性、无法得到双重介质水交换信息等缺陷,试验系统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89831.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nventor: 吴志刚 , 甘磊 , 胡继峰 , 孙一清 , 李健 , 沈振中 , 齐建飞 , 张宏伟 , 甘元楠 , 邹宗毅 , 鲁艳春 , 徐超群 , 倪勇 , 张延贺 , 何妍 , 刘倩 , 刘栩岑 , 叶文斌 , 李乐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零摩擦的高土石坝心墙掺砾黏土拉伸‑剪切断裂试验装置,包括压实断裂模具和中空试验槽,其中压实断裂模具用于制作掺砾黏土土样,其包括试验承载部以及长方形环壁和Z形压实板,所述中空试验槽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长方形的凹槽。本发明通过漂浮腔体的设计,巧妙地利用气囊组和浮力原理,将压实断裂模具试验部分与工作平台分离,从根本上解决模具与平台的摩擦,极大地丰富了掺砾黏土断裂特性的试验手段,气囊组中多个气囊体设计,便于对压实断裂模具的试验部分进行调平,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精度,同时测量拉伸断裂和剪切断裂特性,分析得出准确的高土石坝掺砾黏土土样的拉伸断裂特征以及剪切断裂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90763.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南京环蓄大坝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一清 , 邱莉婷 , 陆希 , 黄卫 , 唐洪武 , 沈振中 , 张文兵 , 顾昊 , 甘磊 , 徐超群 , 沈心哲 , 徐力群 , 王润英 , 彭家奕 , 张宏伟 , 徐嘉琪 , 叶文斌 , 刘栩岑 , 刘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摩擦影响的高心墙坝掺砾黏土拉伸‑剪切断裂试验方法,包括S1、采集土样并测定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S2、设计试验多种工况;S3、组合模具前半部和模具后半部;S4、组装压实断裂模具;S5、制备并压实掺砾黏土土样;S6、将压实断裂模具转移至中空试验槽;S7,移除Z形压实板和长方形环壁;S8,使压实断裂模具试验部分悬浮;S9,开展心墙掺砾黏土拉伸断裂试验或剪切断裂试验。本发明中试验方法可以在同一个试验装置上研究掺砾黏土拉伸断裂和剪切断裂特性,且不需要考虑摩擦。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土体断裂试验方法无法用于测定高心墙坝掺砾黏土的断裂特性的问题,以填补高心墙坝掺砾黏土试验方法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381005.8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工测试领域,涉及拉伸过程中裂缝自由拓展的土体双轴拉伸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四叶草形模具组件、拉伸组件、自由田格以及传感器组件。四叶草形模具组件包括承载受拉部件,承载受拉部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承载受拉部件围成四叶草形模具腔,四叶草形模具腔用于装载黏土以形成四叶草形试样。自由田格可移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位于四叶草形模具腔内以承托四叶草形试样。承载受拉部件可移动安装于工作平台且在制作四叶草形试样的过程中,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固定于工作平台。拉伸组件包括四个拉伸件,四个拉伸件分别与四个承载受拉部件连接。传感器组件用于感应拉伸过程中四叶草形试样的应力以及位移。本发明的测试项目更多且测试准确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5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379206.4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自由田格结构的土体双轴拉伸试验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承载受拉部件放置于工作平台;二、将自由田格设置在四个承载受拉部件围成的空间中;三、相邻的两个承载受拉部件用圆角连接板连接形成四叶草形模具;连接件将承载受拉部件固定至工作平台;四、制备黏土,将黏土铺平至四叶草形模具腔中,击实黏土形成四叶草形试样;五、采集箱连接至计算机;六、将应力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器桥接至采集箱;将应力传感器接至加载杆,将加载杆的两端分别安装至油压拉伸件以及承载受拉部件;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承载受拉部件上;七、将圆角连接板以及连接件拆除;八、设置加载速率;九、油压拉伸件进行拉伸测试。本发明的测试项目多且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5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72380.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马泽锴 , 娄本星 , 沈振中 , 罗翔 , 沈心哲 , 李强 , 叶伟 , 俞扬峰 , 李星 , 徐力群 , 甘磊 , 顾昊 , 李东泽 , 杨江寅 , 鞠鲁忆 , 刘子茜 , 龙灿灿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 , G06F18/22 , G06Q50/06 , G06Q50/08 , G01D21/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闸变形多测点联合诊断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模块、聚类分区模块和诊断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收集水闸上/下游水位、水闸建筑物混凝土内部温度、水温和结构变形数据;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数据采集模块的监测数据;聚类分区模块用于分析各变形测点的变化特征,并划分水闸为不同的区域;诊断分析模块包括单测点诊断分析和多测点联合诊断分析两个子模块,多测点联合诊断分析子模块用于融合区域内多个测点的诊断结果,并对区域变形性态进行综合诊断。该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对水闸健康状态诊断精准,解决了传统单测点方法易受偶然因素影响、诊断准确率性差等问题,有效避免了对水闸变形性态的误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