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用计算机键盘操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33563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87244.X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用计算机键盘操纵装置,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平板的下端设置有一组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滑槽后连接大螺母,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滑轨,所述滑轨的横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滑轨的上端设置有纵向的第二齿条,所述支撑平板上还设置有夹板式气缸,所述夹板式气缸的下端与所述滑轨接触,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枢接于第一马达的轴,所述第二齿轮固接于第二马达的轴。该装置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上肢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使用计算机键盘的速率。

    一种棒状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2399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569530.9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状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溶剂,以乙二醇为分散剂,以盐酸为酸度调节剂,在190-230℃条件下恒温反应;采用一步加料,一步反应的合成方法制备棒状金红石型纳米TiO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化了物料混合工序,固定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工序,降低了产品的制备成本。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金红石型纳米TiO2为棒状,直径为20nm左右,长度为100-250nm。

    曲线测量仪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266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40340.7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曲线测量仪涉及测量技术领域。曲线测量仪,包括长臂手柄、长旋转臂、测距盘、刻度盘、指针套、圆顶丝母、指针、短旋转臂、旋转轴、垫圈、长短旋转臂支撑横梁;其特征在于:长旋转臂通过长短旋转臂支撑横梁与短旋转臂连接,长旋转臂与长短旋转臂支撑横梁、短旋转臂连接呈“h”形;测距盘的一侧外缘上有刻度盘;长旋转臂,测距盘中心装有与测距盘圆面垂直的旋转轴;旋转轴一端由垫圈、圆顶丝母固定于长旋转臂,旋转轴另一端装套有指针套,并且通过垫圈、圆顶丝母固定于短旋转臂上;指针一端连接指针套;所述的测距盘为耐磨硬橡塑材料。曲线测量仪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一种可见光响应改性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0797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9368.0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响应改性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以乙二醇为分散剂,以尿素和/或氟化氨为改性剂,以盐酸或硫酸溶液为酸度调节剂,在190-230ºC条件下恒温反应;采用一步加料,一步反应的方式完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易行;反应温度较低且后处理过程简单;其原料价廉易得,反应参数易于控制,流程短,能耗低的优势。本发明的可见光响应改性纳米TiO2,粒径在3-9nm之间,锐态矿相;其在波长400-600nm的可见光区域有了明显吸收;其带隙能已经降低到3.0eV以下。

    制备水基纳米流体与填充热管的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331204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263370.0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水基纳米流体与填充热管的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计量装置;混合搅拌装置;二次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混合搅拌装置以接纳所述一次混合液,进而进一步处理,使纳米粉进一步均散在基础液态工质中,获得二次混合液;第二计量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处理装置以接纳设定量的所述二次混合液,该第二计量装置通过控制阀及管路连接待填充的热管;真空系统,包括连接所述第二计量装置的第一支路和连接所述管路位于所述控制阀的热管侧部分的第二支路,两支路均设有支路控制阀;以及封口设备,位于热管封口端,以在热管填充完毕后进行封口。依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以纳米流体为工质的热管的加工制造效率。

    高炉进风口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9236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35751.3

    申请日:2004-09-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高炉的进风口,以具有环保、节能且具有较长寿命长的要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进风口,其特别之处在于:是由通热风的内筒和套接于内筒外侧、通冷风的的外筒组成,内筒壁、外筒壁和进风口头部密布有若干射流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空气代替水冷却风口,且冷却空气被加热后作为助燃剂参与燃烧,因此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空气代替水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降低了制作风口材质性能的要求。

    一种适用于粒状固体颗粒气力输送的复合式发料器

    公开(公告)号:CN205892150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900563.0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粒状固体颗粒气力输送的复合式发料器,其特征是:包括渐缩式气体喷入管,所述渐缩式气体喷入管一侧连通气固两相混合室,所述气固两相混合室一侧连通渐扩式气固两相混合喷出管,所述气固两相混合室的上端连通旋转拨轮固体下料器,所述渐缩式气体喷入管、所述气固两相混合室与所述渐扩式气固两相混合喷出管的横向中心轴线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渐缩式气体喷入管、所述气固两相混合室和所述渐扩式气固两相混合喷出管连通后整体呈现文丘里管状结构,适用于粒径较大、流动性较差、硬度较大的粒状颗粒,其输送能力有较大提高,比目前普通喷射式或旋转供料器输送能力提高20%以上。

    一种气力输送分支管道流动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492151U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20034643.4

    申请日:2012-02-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输送分支管道流动测试装置,包括气源部分,其特征是:所述气源部分通过涡街流量计连接发料罐,所述发料罐连接主管路,所述主管路连接两分支路,所述两分支路分别连接收料罐一和收料罐二,所述收料罐一和收料罐二上都设置有电子称重仪,所述主管路和两分支路上分别设置有一组静压、差压变送器和超声探头,所述涡街流量计、静压、差压变送器、超声探头和电子称重仪都连接到信息采集系统。

    制备水基纳米流体与填充热管的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2254991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34169.2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水基纳米流体与填充热管的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计量装置;混合搅拌装置;二次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混合搅拌装置以接纳所述一次混合液,进而进一步处理,使纳米粉进一步均散在基础液态工质中,获得二次混合液;第二计量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处理装置以接纳设定量的所述二次混合液,该第二计量装置通过控制阀及管路连接待填充的热管;真空系统,包括连接所述第二计量装置的第一支路和连接所述管路位于所述控制阀的热管侧部分的第二支路,两支路均设有支路控制阀;以及封口设备,位于热管封口端,以在热管填充完毕后进行封口。本实用新型提高以纳米流体为工质的热管的加工制造效率。

    一种纳米流体制备自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978705U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20031974.8

    申请日:2011-0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制备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磁力搅拌装置和超声震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磁力搅拌装置上设置有去离子水容器,所述超声震动装置上设置有悬浮液容器,所述去离子水容器通过动力装置控制的管路连接所述悬浮液容器,所述磁力搅拌装置、超声震动装置和动力装置都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完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纳米流体的制作,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制作效率,适宜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