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6662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111867.3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R31/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电器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电器测试系统,该系统将主回路测试与电磁机构测试、电磁机构动态特性仿真相结合,电压互感器系统L、M、N及电压信号调理模块J对主电路线电压信号、断口电压信号和电磁电器电磁机构线圈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电流互感器系统X、Y及电流信号调理模块K对主电路电流信号和电磁机构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经高速信号采集卡A和用于对实测参数进行测量和转换的测试程序模块C输入综合分析模块D,综合分析模块D对测试参数和仿真软件数据库E输入的仿真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后,将分析结果输入到寿命预测模块S和波形显示模块G,以进行样机的寿命预测以及测试波形的显示和相关的图像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841614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10125294.1
申请日:2005-1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智能交流控制与保护器,它包括三台独立的交流控制与保护器电磁机构、三台独立的交流控制与保护器触头灭弧装置;每台交流控制与保护器电磁机构对应一台交流控制与保护器触头灭弧装置;三个电流传感器分别套在三台交流控制与保护器触头灭弧装置的静触桥上。它能在三相电压零点附近接通;在要求正常分断或发生过载,断相,堵转,过电压,欠电压、相序反等故障时,能准确地在三相电流接近过零时打开,使分断电弧能量更少,能实现少弧或无弧分断;在短路故障发生时,触头能快速打开,切断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87464.X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多维度电缆电弧致因火灾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多台高速摄像机搭配烟雾、气体及温度的多路传感器,建立电缆带电运行下引燃过程的多维度物理信息同步采集;利用基于FDS内核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手段,以多种典型故障电弧为火灾热源,进行电弧致因电缆火灾三维模型的搭建与计算;根据电弧及电缆火焰图像与多维度物理信息数据,建立电缆电弧火灾特征数据集,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各类型故障电弧条件下的电缆火灾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与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2152.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型多断口电磁开关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设计单极电磁开关智能控制模块并通过关联控制模块实现各极开关在吸合和分断时的信号传输。通过定相合闸控制策略,实时检测负载性质,并针对不同负载性质导致不同特征的合闸涌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减小合闸时弹跳电弧带来的触头烧蚀。为提高并联型多断口电磁开关的分断能力,采用协同分断控制策略提高分闸时刻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46843.4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流电磁开关串联多断口电弧的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电磁系统仿真与机械动力学耦合,即通过电磁系统仿真得到电磁吸力与线圈电流和铁心位移的二维插值表格,导入机械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直流电磁开关触头的分断速度;步骤S2、通过磁吹系统模型得到不同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耦合物理场建立单个断口的电弧仿真模型;步骤S3、通过耦合外电路的手段进行串联多断口的电弧仿真;本发明可以分析不同参数(断口数量、异步分断时间、分断速度、磁感应强度分布、气体物性参数、不同负载等)对串联多断口电弧演化过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23707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550423.7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识别负载的电磁开关合闸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分析触头合闸相角和负载功率因数角与涌流的关系;步骤S2:基于触头合闸相角和负载功率因数角与涌流的关系,获取电磁开关不同负载下抑制涌流的最佳合闸相角;步骤S3:利用电磁开关触头回路的电路仿真模型,对不同功率因数角的负载进行合闸实验仿真,获取不同功率因数角下的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的首个电流半波时间,并将数据整理成折线图;步骤S4:基于折线图和电磁开关初始合闸首个电流半波时间,识别电磁开关的负载种类和功率因数角,并基于步骤S2获取的对应负载下抑制涌流的最佳合闸相角对电磁开关进行控制。本发明能有效实现当负载变化时无需更换电磁开关,使电磁开关在控制不同的负载时均能有效抑制涌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831427.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批量智能电磁开关混联扩容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智能单极电磁开关的断口等效为动态电阻和动态电容的并联电路,构建批量电磁开关混联等效电路;步骤S2:综合多物理场仿真技术获得等效电路的动态参数值;步骤S3:基于等效电路的动态参数值,引入响应面方法优化批量电磁开关混联配置,实现混联电磁开关的最优化配置。本发明能够准确反映智能电磁开关的特性,提高混联开关的扩容能力,实现混联开关扩容的最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5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28469.1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综合型故障电弧保护电器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数据分析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数字量I/O卡、数据采集模块、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电磁开关控制系统、开关状态反馈系统、电弧发生器、电缆碳化装置、电缆切割装置、负载装置和综合试验电路;综合试验电路用的碳化电缆由电弧发生器、电缆切割装置、电弧碳化装置制备;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定时计数器发送脉冲到电弧发生器和电缆切割装置的步进电机控制器,利用电机运动改变刀片和电极的位移量,提供碳化电缆和预期强度的电弧;测试环节包括高压碳化阶段和低压测试环节,本发明能对不同标准试验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兼容,自动化程度高、测试过程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707532.9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交流接触器自适应分断控制方法;其中,智能交流接触器由三相触头,智能电磁操动机构和电流互感器构成。三相触头用于投切负载,智能电磁操动机构用于控制触头,电流互感器用于监测触头回路的电流。在接触器的分断过程中,根据智能电磁操动机构中的线圈电流检测断开时间,由电流互感器检测接触器的分断时间,进而计算得到三相触头的总燃弧时间。在频繁操作的工况下,以总燃弧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动态调整分断过程的延时动作时间,持续寻找最优的延时,使接触器自主调整至当前负载下最短燃弧时间的工作状态。本发明使智能接触器能够在不同负载下自适应调整工作状态,达到最短燃弧时间,有利于提高电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811187892.5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电磁系统机电关系的神经网络分段拟合方法及系统,引入神经网络,以接触器的实际运行数据为样本,利用其电磁参量与机械参量的二元对应关系对电磁系统的机电关系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及神经网络的拟合输出;其中,在神经网络的训练及拟合过程中以接触器动静铁心间的气隙为界限,分别进行大、小气隙下的训练及拟合,以提高神经网络的输出精度。本发明一方面实现了“已知接触器电磁系统的磁链和电流来求得动铁心的位移”,同时也实现了“已知电磁系统的磁链和位移来反求电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