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电叶片长效防覆冰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29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0222.X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叶片长效防覆冰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具有高光热特性的填料、制备喷涂涂料、构建疏水‑光热‑储能涂层以及热固化和脱模处理,最终获得具有长效防覆冰涂层;通过精细设计涂层表面的规则微结构,实现了低表面能、自然光低反射和高光热转换效率的结合,从而最大化捕获并转化自然光为热能,并高效储存于集成的石蜡材料中,在极端低温下,储存的热能逐步释放,有效防止叶片表面结冰;该涂层完美融合了光热转换、能量储存与智能疏水功能,显著提高了防覆冰效率与持久性,解决了传统涂层光热转换效率低、防覆冰效果难以持续的问题,在风电叶片等户外设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自填充高强度的土石坝堵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34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1942.X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填充高强度的土石坝堵水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活性菌种颗粒与膨润土加入到土石料中,混合,得到预混料,加入胶凝剂,球磨混合,得到骨料颗粒;将骨料颗粒放置在搅拌机上搅拌,并向骨料颗粒上喷洒有机溶液进行疏水改性,得到改性骨料,干燥,与尿素进行混合搅拌,得到自填充高强度的土石坝堵水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利用细菌自身的脲酶与尿素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反应形成碳酸钙沉淀,填补传统土石料中的孔隙结构,孔隙率与孔隙尺寸的减小,可以提高坝体的整体抗渗水性能,同时孔隙率的下降使得整体坝体更加致密,强度提升后抵抗外部水压的能力提升。

    金刚石线切割硅粉表面二氧化硅的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4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3138.9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刚石线切割硅粉表面二氧化硅的去除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金刚石切除的废料进行压滤,将压滤出的固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干燥样品,称取碳前驱体与干燥样品于去离子水或乙醇中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溶液放置水浴搅拌锅中进行预固化,预固化后进行干燥并研磨过筛得到初始样品;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初始样品放入高温加热装置中加热保温,碳前驱体热解成无定形碳包覆在初始样品上,再加热到预设温度保温后,去除二氧化硅,获得纯硅粉末。本发明的金刚石线切割硅粉表面二氧化硅的去除方法,利用碳前驱体提供碳源,在硅粉表面形成包覆层,利用碳热反应对二氧化硅进行去除,得到纯硅粉末。

    一种BN纤维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55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85920.7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N纤维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在前驱体溶液加入造孔剂,表面等离子体蚀刻获得了内部介孔、表面微孔氮化硼纤维,其次通过辐照接枝在氮化硼纤维表面接枝了聚合物并引入显色单体,成功制备了BN纤维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BN纤维基复合材料,多尺度孔结构使BN纤维基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量大大提高,且在吸/脱附污染物的过程中不易被阻塞,便于重复利用;聚合物链通过释放不同电性微粒、收缩和舒展,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吸/脱附;显色单体通过荧光反应靶向监测污水中TC的浓度,以便BN纤维基复合材料的适量使用,节约资源;该BN纤维基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农业灌溉和食品分析监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铝合金自修复型光热防覆冰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9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26631.8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铝合金自修复型光热防覆冰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制备光热聚合物改性石墨烯;步骤2,制备氟化SiO2纳米颗粒;步骤3,铝合金表面预处理;步骤4,制备超疏水防覆冰光热自修复涂料;步骤5,制备定向的超疏水光热自修复涂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方法制备的涂层,本发明能够得到超疏水且光热促进被动除冰和辅助自修复的涂层,充分利用光热改性石墨烯、氟化SiO2纳米颗粒及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协同作用,在涂层中制备具有自修复性质的SMP、超疏水性的氟化SiO2纳米颗粒与良好导热性能的光热改性石墨烯,使涂层同时具备超疏水、光热辅助自修复与利用光热转换效应加速除冰的优异性能。

    一种具有动态连通孔结构的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2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66065.X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动态连通孔结构的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配制氯化钙与一水合磷酸二氢钠的混合溶液,利用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得到多孔β‑TCP;通过氢氟酸刻蚀溶解掉镁铝合金粉末中的铝,制备得到多孔的镁颗粒;利用多孔纳米无定形碳酸钙对抗生素药物进行负载,制备得到载药多孔纳米无定形碳酸钙;柠檬酸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磷酸钙骨水泥液相;最后将多孔β‑TCP粉末、多孔镁颗粒与载药多孔纳米无定形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入磷酸钙骨水泥液相,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自固化即得到具有动态连通孔结构的磷酸钙骨水泥;本发明中的磷酸钙骨水泥可提升累计降解率,最终降解周期更符合人骨愈合所需周期。

    光热超疏水防覆冰除冰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3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96682.4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热超疏水防覆冰除冰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将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进行改性,之后与光热材料和光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光热调控除冰填料,再将光热调控除冰填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后制成内外层涂层浆料,通过先后热喷涂固化,即可得到光热超疏水防覆冰除冰复合涂层。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进行复合改性,获得良好的疏水性能以及光热性能,并且通过在纳米球外包覆光敏材料可调节在高光照强度下涂层颜色,减少光能吸收降低对涂层寿命的损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防覆冰除冰涂层的疏水性能较差且涂层寿命较短的问题。

    钛及钛合金表面纳米管缓释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9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90911.5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钛及钛合金表面纳米管缓释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制备钛及钛合金表面特殊结构纳米管涂层,之后浸泡在前驱体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真空干燥,将得到功能纳米粒子或药物负载的钛及钛合金表面纳米管结构涂层放入水热反应溶液中进行反应,再将得到钛及钛合金表面纳米管缓释结构涂层置于介质中,进行极化,即可得到钛及钛合金表面纳米管缓释结构涂层。本发明制备出的钛及钛合金表面纳米管缓释结构涂层具有压电效应,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能负载多种类的药物和离子,且缓释周期长。

    一种可调控尺寸的近球形羟基磷灰石纳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256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46455.2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控尺寸的近球形羟基磷灰石纳米粉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不同的钙盐配置钙盐溶液,其次,磷酸氢二铵(NH4)2HPO4作为磷酸盐,加入草酸C2H2O4·2H2O,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前驱体溶液,然后,将前躯体溶液离心、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最后,通过不同高温煅烧后成功制备出不同尺寸的近球形羟基磷灰石纳米粉,本发明所采用的试剂简单易得,产量高,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备的近球形羟基磷灰石纳米粉尺寸均匀,呈正态分布,且多种尺寸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是一种适合商业化的生物陶瓷材料。

    一种预应力强化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69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118425.3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应力强化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具体为:纤维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后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过渡层,后将其定向排列在模具中,向模具中的纤维拉应力,得到预应力纤维阵列;将骨水泥固相与液相混合后注入到模具中,经固化和养护后将模具外的纤维剪断即去除预应力,脱模得到预应力纤维强化骨水泥。本发明制备的预应力强化骨水泥,通过预先施加在定向排列纤维上的拉应力,能够在最终得到的构件内部产生压应力,进而可承受更大的载荷,延迟裂纹的出现和扩展,整体力学性能提升;另外,由于不同应用部位的载荷环境不同,可以通过改变纤维的类型、直径、间距和排列方式调整预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得应用部位更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