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系统以及阻尼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7229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0604319.8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动汽车或者高输出的混合动力车中,不增大设置空间而能够抑制从驱动轮输入的过大的扭矩变动的动力传递系统以及阻尼机构。动力传递系统(100)具备:电动电机(3)、驱动轮(5)、传递轴(6)以及阻尼机构(7)。传递轴(6)在电动电机(3)和驱动轴(5)之间传递扭矩。阻尼机构(7)安装于传递轴(6)。阻尼机构(7)具有支承构件和惯性构件。支承构件安装于传递轴(6)。惯性构件配置成能够与传递轴(6)相对旋转。惯性构件与支承构件摩擦接合。

    旋转电机
    8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17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0346402.X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是无刷绕组励磁型旋转电机,其包括:定子,保持于壳体,包括通过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的交流线圈;励磁芯,保持于壳体,包括通过直流电流激励从而在周围形成磁路的励磁线圈;以及转子,配置于旋转部件的外周,并相对于定子和励磁线圈以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被保持。励磁线圈具有在旋转轴线的径向上层叠的多个线圈卷绕层,在旋转轴线的径向上最靠近旋转轴线的线圈卷绕层的沿旋转轴线的轴向的截面积构成为比在旋转轴线的径向上最远离旋转轴线的线圈卷绕层的沿旋转轴线的轴向的截面积小。

    车辆用驱动装置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1596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10231856.2

    申请日:2019-03-25

    Inventor: 松冈佳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能够适当地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输出轴。车辆用驱动装置(1)用于向输出轴(5)传递驱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1)包括壳体(10)、电动机(13)、液力变矩器(15)以及旋转传递结构(17)。电动机(13)具有:第一定子(21),固定于壳体(10);以及转子(2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定子(21)旋转。当转子(22)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液力变矩器(15)将转子(22)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5)。当转子(22)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旋转传递结构(17)将转子(22)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5)。

    动力传递装置
    8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85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0191706.3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能够稳定地防止传递规定扭矩以上的扭矩。动力传递装置(100)包括输入旋转部件(2)、中间旋转部件(3)、输出旋转部件(4)、摩擦接合部(5)以及载荷调整机构(6)。扭矩从输入旋转部件(2)输入到中间旋转部件(3)。摩擦接合部(5)以与附加的载荷相应的摩擦力进行摩擦接合。而且,摩擦接合部(5)在中间旋转部件(3)与输出旋转部件(4)之间传递扭矩。载荷调整机构(6)根据输入到输入旋转部件(2)的扭矩,调整附加到摩擦接合部(5)的载荷。

    减振装置
    85.
    发明公开
    减振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92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155661.0

    申请日:2023-02-22

    Inventor: 上原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振装置,不进行渗碳处理且抑制止动机构的损伤。减振装置(100)具备第一旋转体(20)、第二旋转体(23)、弹性构件(24)。第一旋转体(20)具有抵接面(215)。抵接面(215)朝向周向并且沿径向延伸。第二旋转体(23)配置为能够与第一旋转体(20)相对旋转。第二旋转体(23)具有沿径向延伸的止动面(235)。止动面235在周向上与抵接面(215)隔开间隔对置。弹性构件(24)将第一旋转体(20)与第二旋转体(23)弹性连结。

    减振装置
    8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9228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0161129.6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其具备用于使两个扭转弹簧串联地工作的中间旋转体,抑制中间旋转体因共振而大幅振动。该减振装置(3)具备输入侧旋转体(20)、输出侧旋转体(21)、多个扭转弹簧(22)、中间旋转体(23)和迟滞产生部(24b)。输出侧旋转体(21)能够与输入侧旋转体(20)相对旋转。多个扭转弹簧(22)将输入侧旋转体(20)和输出侧旋转体(21)在圆周方向上弹性地连结。中间旋转体(23)能够与输入侧旋转体(20)及输出侧旋转体(21)相对旋转,使多个扭转弹簧(22)中的至少两个串联地工作。迟滞产生部(24b)在扭转弹簧(22)的弹性变形时对中间旋转体(23)赋予迟滞扭矩。

    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
    8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951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0216525.4

    申请日:2020-03-25

    Inventor: 上原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在具有扭矩限制功能的减振装置中,抑制径向的尺寸,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该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1)设置在动力源侧部件与输出侧部件之间。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具备减振单元(10)以及扭矩限制单元(20)。减振单元(10)具有彼此相对地配置的第一板(11)以及第二板(12)。第一板(11)以及第二板(12)在外周端部具有相互连结的第一连结部(11c)以及第二连结部(12c)。扭矩限制单元(20)具有摩擦盘(23),摩擦盘(23)在内周部具有第三连结部(27b)。第三连结部(27b)在第一连结部(11c)以及第二连结部(12c)的径向内侧连结于减振单元(10)。

    车辆用驱动装置
    8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1917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10231805.X

    申请日:2019-03-25

    Inventor: 松冈佳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引导液压油,并能够谋求小型化。驱动装置(1)用于将驱动力传递至第一输出轴(5)。驱动装置(1)包括壳体(10)、马达(13)、液力变矩器(15)以及储油部(16)。壳体(10)具有第一油室(Y1)以及第二油室(Y2)。马达(13)配置于第一油室(Y1)。液力变矩器(15)形成第二油室(Y2),并将马达(13)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输出轴(5)。储油部(16)配置为比液力变矩器(15)更靠径向内侧。在此,液力变矩器(15)利用离心力将液压油从储油部(16)引导至第二油室(Y2)。

    转矩变动抑制装置及变矩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9227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146863.5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提供在轴向上能够实现紧凑化的转矩变动抑制装置及变矩器。转矩变动抑制装置(10)具备:弹性部件(6)、输入部件(2)、质量体(3)以及离心子(51)。输入部件(2)经由弹性部件(6)被输入转矩。输入部件(2)配置为能够旋转。质量体(3)配置为与输入部件(2)旋转且能够相对于输入部件(2)旋转。离心子(51)在径向上配置在弹性部件(6)的外侧。离心子(51)配置为受到由输入部件(2)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能够在径向上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