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2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427367.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75 , F24F5/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获得空调系统中多个蓄能器中各个蓄能器的当前蓄能量;根据各个蓄能器的当前蓄能量进行排序;按照各个蓄能器的排序,使当前蓄能量较多的蓄能器先于当前蓄能量较少的蓄能器进行能量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2069.9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研(深圳)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84 , F24F11/875 , F24F11/88 , F24F130/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供电子系统、空调子系统、蓄能子系统,所述蓄能子系统包括蓄电池和蓄能装置,所述供电子系统为空调子系统供电,所述供电子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逆变器和市政电网;所述空调子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风冷冷凝器、蒸发冷却模块、室内蒸发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电磁阀D、电磁阀E、电磁阀F、电磁阀G、电磁阀H、电磁阀I、电子膨胀阀A、电子膨胀阀B、电子膨胀阀C。本发明提高了空调机组的能效比,减少了系统的运行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19528.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5/06 , F24F11/83 , F24F11/8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露醇@二氧化硅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甘露醇为芯材,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三乙氧基硅烷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甘露醇@二氧化硅相变微胶囊,采用价格低廉的甘露醇、正硅酸四乙酯、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等廉价原料制备甘露醇@二氧化硅相变微胶囊,制备步骤简单,能够降低成本,且无毒无污染,可生物降解,整体上对环境友好;并且结合了甘露醇的相变储能特性和二氧化硅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兼具储能高效性、温度控制稳定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寿命较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甘露醇@二氧化硅相变微胶囊用于新型储能空调中储存系统的相变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95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85760.6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能结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蓄能结构包括:换热器;蓄能器;冷媒进管,冷媒进管的一端与蓄能器连接,冷媒进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器连接,以向蓄能器通入冷媒;冷媒出管,冷媒出管的一端与蓄能器连接,冷媒出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器连接,以将蓄能器内的冷媒通入换热器;膨胀阀,设置在冷媒进管上,以控制冷媒进管的流量;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冷媒进管上;出管温度传感器,出管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媒出管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膨胀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出管温度传感器均信号连接,以根据压力传感器以及出管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膨胀阀的开度,本发明的蓄能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蓄冷装置的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63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62435.3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深圳市前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87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能能源站的运行策略构建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时间周期采集历史供冷负荷数据和当前剩余蓄冷量;根据历史供冷负荷数据和预设的天气测量数据对剩余时间段的供冷负荷进行预测,得到预测供冷负荷数据;根据预测供冷负荷数据、预设的逐时电价分布信息、预设的需求响应信息和当前剩余蓄冷量对预设的原始运行策略进行更新,得到候选运行策略;根据候选运行策略和逐时电价分布信息进行电费计算,得到每一候选运行策略的总运行电费;根据总运行电费对候选运行策略进行筛选处理,得到目标运行策略。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更加精准的供冷控制,且降低供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70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45972.2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42 , F24F11/65 , F24F11/64 , F24F11/875 , F24F11/89 , F25B41/40 , F25B41/34 , F25B47/02 , F24F5/00 , F24F140/12 , F24F14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除霜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除霜组件,设于室外,除霜组件用于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除霜组件包括:除霜换热器,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的两端相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流路;加热件,加热件的两端与第二流道的两端相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流路;蓄热件设于第二循环流路;其中,第一循环流路和第二循环流路相互独立设置。本申请的空调系统使得除霜操作可以独立于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路,使得在除霜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四通阀的换向操作,对室内侧并不会产生降温,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系统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85760.6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能结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蓄能结构包括:换热器;蓄能器;冷媒进管,冷媒进管的一端与蓄能器连接,冷媒进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器连接,以向蓄能器通入冷媒;冷媒出管,冷媒出管的一端与蓄能器连接,冷媒出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器连接,以将蓄能器内的冷媒通入换热器;膨胀阀,设置在冷媒进管上,以控制冷媒进管的流量;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冷媒进管上;出管温度传感器,出管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媒出管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膨胀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出管温度传感器均信号连接,以根据压力传感器以及出管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膨胀阀的开度,本发明的蓄能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蓄冷装置的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065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61180.4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F24F5/00 ,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75 , F24F11/88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冷量检测系统、方法、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检测装置,设于蓄冰槽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均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检测点,形成多对检测点,以将蓄冰槽划分为多个网格,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每对检测点的检测数据;温度测量装置;主控装置,用于根据多个检测数据和冰颗粒浓度与检测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网格对应的冰颗粒浓度;根据网格的体积、每个网格的冰颗粒浓度、冰密度和水密度确定冰水混合物中冰的总质量和水的总质量;根据预设极限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的总质量和水的总质量确定蓄冷量。本发明实施例的蓄冷量检测系统,能够精准检测直接通过制冷机组制冰的空调系统的蓄冷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0065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90250.2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30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1/86 , F24F11/875 , F24F11/88 , F24F140/12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涉及涉及空调器领域。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处于蓄能功能时,确定蓄能回路的压力状态;根据压力状态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节流元件的开度。本发明通过对压缩机和节流元件的控制保证蓄能回路中的压力满足空调器的运行要求,保证了空调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156156.3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蓄热装置的空调,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阀、蓄热装置和室内换热器,所述蓄热装置被配置为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形成并联或串联;所述蓄热装置被配置为使所述空调具备制冷回路、制热回路、蓄热回路、快速启动制热回路以及除霜回路。当为串联模式时,所述蓄热装置包括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第二节流阀和蓄热器,所述蓄热器包括第一蓄热盘管和第二蓄热盘管。当为并联模式时,所述蓄热装置包括三通阀、蓄热器以及第二节流阀。在原有空调器结构基础上,利用蓄热器,以解决现有房间空调器启动阶段机组性能较差,制热量也较低,且室内换热器的温度低,送风使得人体长时间不舒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