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563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1910745209.3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的无回缩锚具及其使用方法。通过使用该锚具可以消除夹片回缩导致的预应力损失,可极大提高长度较短的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效应。采用本发明的锚具可以解决目前长度较短预应力的钢束采用夹片锚锚固时预应力损失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8563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910745204.0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梁的梁端锚具及其使用方法,锚具包括锚杯,锚杯的一端设置夹片,用于夹紧钢绞线,锚杯另一端带内螺纹,用于连接带螺纹的钢棒。通过使用该锚具可以消除夹片回缩导致的预应力损失,确保钢绞线在较短的距离内便可将预加力施加到混凝土梁体上,从而增加传统先张预应力梁的传递长度内的预应力效应。采用本发明的锚具可以解决传统先张预应力梁在端部传递长度范围内预应力效应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33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11232318.7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张法折线预应力筋下拉式弯起装置,包括下拉弯起压锚具和弯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起装置包括千斤顶,千斤顶安装在安装底架上,传力拉杆上端与下拉弯起压锚具连接,传力拉杆下端接千斤顶活塞,千斤顶活塞通过传力拉杆带动下拉弯起压锚具向下运动,将钢绞线下压至设定位置。本弯起系统解决了预应力钢束穿束、预紧张拉、安装、弯起工序完成后,可直接进入混凝土浇筑工序。混凝土预制完成后,解除下拉约束,能直接吊移梁体,无需拆除侧模,翻模速度快、施工方便简单,最终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4856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46025.9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部有锚头的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梁及其制作方法。该先张法预制梁通过在端部设置锚具,从而使得预应力钢绞线在梁端很短的距离内便可达到与跨中大小相等的永存预应力,增加传统先张预应力梁的传递长度内的预应力效应。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先张预应力梁在端部传递长度范围内预应力效应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52340.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张法折线预应力筋上压式弯起装置,压锚具位于底模上方,且套设在钢绞线上,所述钢绞线的下端穿过底模,所述弯起装置包括设置于钢绞线上端的千斤顶,千斤顶活塞前端设活动端锚具,千斤顶活塞通过活动端锚具带动压锚具向下运动,将钢绞线下压至设定位置,底模下方设置固定端锚具,所述活动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内设有可拆卸锚具夹片,所述锚具夹片套设在钢绞线上,用于实现活动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与钢绞线之间的锁定。由于本发明的压锚具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底模内,而弯起装置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底模上方,通过钢绞线驱动压锚具运动,特别适合采用固定模板、操作空间较为狭小的工况,可实现狭小空间内的预应力筋弯起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09143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35163.5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B28B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活塞穿心液压模块及基于该模块的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该液压模块利用了封闭空间内液体压力处处相等的原理,采用并联多活塞缸体,通过在缸体内设置多个油路通道,保证缸体内的静油压处处相等。缸体内的各个活塞的中心距为50mm~85mm,液压模块的额定油压为70MPa~130MPa。采用本发明的液压模块进行先张法预应力的施工,可消除反力装置的变形和偏心等因素产生预应力值的误差。采用该模块进行先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可将预应力钢绞线的实际锚下控制应力与设计锚下控制应力之间的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以内,极大提高了先张预应力的锚下应力的施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10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89790.5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B28B23/04 , E01D2/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作先张法预应力双T梁的预应力张拉反力装置,包括设置在双T梁端部的传力横梁,所述双T梁的预应力钢绞线和传力横梁连接,双T梁两侧沿双T梁长度方向布置有传力钢管,传力钢管的端部与传力横梁连接,所述传力钢管架设于沿双T梁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横向支撑上,预应力钢绞线的张力施加于传力横梁上,并通过传力横梁传递到传力钢管上。本发明采用轻型可移动钢结构,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与预应力钢绞线形成自平衡体系,可以更加灵活生产而不用受场地限制。本发明的反力装置可直接承受钢绞线张拉时钢绞线产生的反力,对预制场地的地基要求很低。该反力装置便于运输安装,可以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674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32297.9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E01D1/00 , E01D21/00 , E01D101/24 , E01D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00 , E01D21/00 , E01D2101/24 , E01D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预弯组合连续梁桥及其施工方法,该型钢-混凝土预弯组合连续梁桥的墩顶采用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并采用预弯钢梁的方式施加预应力,跨中采用型钢-普通混凝土组合梁,预弯型钢组合梁和普通型钢组合梁的纵向接头放在桥跨中间。本发明采用连续架设的方式优化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弯矩分配,达到降低梁高的目的,从而扩大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适用跨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装配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减小了预制装配桥梁的高跨比,减少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具有很大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820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53161.X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梁预制施工方法,采用固定先张台座、台座立柱和一次性安装整体式液压开合模具,使用专用胎架制作钢筋笼,并在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后固定折线预应力钢束位置,然后进行一键智能张拉,最后浇筑混凝土并使用智能蒸汽养护后脱模。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本发明采用固定先张台座和独柱式台座立柱的设计,有效地节约了生产场地面积,使得施工现场更加整洁、有序,提高了场地利用率;整体式液压开合模具及合理的折线钢绞线弯起装置有效减少模板装拆施工和预应力施工工作量和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投入,极大提高了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梁工业化程度,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科技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14036.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C5/06 , E01D19/02 , B21F27/20 , B21F27/1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螺旋箍筋矩形立柱钢筋笼及制作方法,钢筋笼主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纵筋和箍筋,箍筋由一个形成矩形外框的大螺旋箍筋和位于矩形四角的小圆形螺旋箍筋相互交织箍合而成,方法包括:S1、依靠角落位置的纵筋进行成形定位,利用自动化滚笼机制作四个直径相同的圆形钢筋笼;S2、将四个圆形钢筋笼按照小圆形螺旋箍筋的起点位置顺次组装到同一台自动化滚笼机上,四个圆形钢筋笼各占据一个矩形的角,同时将剩余的纵筋安装到自动化滚笼机上;S3、利用自动化滚笼机安装焊接大螺旋箍筋,形成立柱钢筋笼主体;S4、利用自动化加工设备在设计位置焊接安装开口插筋或对拉钢筋,完成立柱钢筋笼制作。本发明立柱钢筋笼采用螺旋箍筋,可通过自动化加工设备制作,减少钢筋笼制作时间,降低工人作业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科技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和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