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在原有地下结构顶板上的塔吊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3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98291.3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原有地下结构顶板上的塔吊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塔吊基础结构包括钢板、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柱、混凝土主梁、混凝土次梁和混凝土连接板,原有地下结构顶板上设有多块钢板,每块钢板均与原有地下结构顶板下方的一根原有地下结构框柱对应布置,每块钢板上均焊接有支撑钢筋,相邻两块钢板上的支撑钢筋之间绑扎有主梁钢筋,相对布置的两组主梁钢筋之间绑扎有次梁钢筋,主梁钢筋上绑扎有混凝土连接板钢筋;每块钢板上表面均连接有混凝土支撑柱;相邻两根混凝土支撑柱之间连接有混凝土主梁;相对布置的两根混凝土主梁之间连接有混凝土次梁;混凝土主梁、混凝土次梁和混凝土支撑柱上连接有混凝土连接板。本发明结构稳定,施工简单。

    一种台车式墙体开槽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04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74391.1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车式墙体开槽装置,包括移动车架、切割框架、切割机构、提升机构和前后驱动机构,所述切割框架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移动车架上,所述切割框架为前后贯通的矩形框架,所述前后驱动机构设置在移动车架上并驱动切割框架前后运动;所述切割框架的顶部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的提升端与切割机构连接并驱动切割机构上下运动;所述切割机构的中心轴线沿左右延伸布置,所述切割机构的切割外缘从所述切割框架的前侧伸出。本发明的台车式墙体开槽装置,与传统墙体开槽人工辅助小型施工工具相比,其装置整体结构更为安全、稳定,便于操作,保证墙体开槽在施工过程的中安全性,提高施工工效,提高开槽质量,提高管道安装质量。

    一种装配式钢管桩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272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665916.4

    申请日:2020-07-12

    Inventor: 王安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管桩固定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支撑钢板和4个弧形的抱箍板;支撑钢板顶面焊接4组定位角钢,每组定位角钢包括两块角钢,每个抱箍板的弧长等于钢管桩圆周轮廓线的1/4,抱箍板的外壁中间焊接一T型块,T型块滑动插设在两角钢之间。本发明用于钢管桩安装时,通过4组定位角钢对钢管桩快速定位,4个抱箍板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圆形抱箍对钢管桩固定,速度快,结构牢;钢管桩拆除后无损伤,便于循环使用。

    一种用于钢管拱肋安装的调节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27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0665911.1

    申请日:2020-07-12

    Inventor: 黄振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管拱肋安装的调节定位装置,底座板上活动立设一拱肋支撑板,底座板上位于拱肋支撑板两侧分别焊接两根限位杆,拱肋支撑板一侧壁焊接两块竖向千斤顶推板,拱肋支撑板的另一侧壁上焊接两块水平设置的横向千斤顶托板以及一块竖向设置的横向千斤顶推板,两横向千斤顶托板位于两限位杆之间,横向千斤顶推板位于两横向千斤顶托板之间;拱肋支撑板的顶边设有弧形的拱肋卡槽,底座板上离拱肋支撑板一端一定间距处焊接拱肋支撑杆。通过千斤顶横向和竖向顶推拱肋支撑板可对拱肋高度和角度进行调整并定位,且能避免损坏拱肋结构。

    一种竹构件加工装置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12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14545.5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构件加工装置及方法,竹构件加工装置包括原竹支架、原竹斜纵梁、原竹横梁、斜向操作台和原木加工支撑梁,多根原竹横梁垂直固定在两根原竹斜纵梁之间,斜向操作台位于原竹横梁的上侧且与原竹斜纵梁固定连接,两根原竹斜纵梁倾斜布置,两根原竹斜纵梁的上端下侧与原竹支架上端的原竹支座横梁固定连接,两根原竹斜纵梁的下端支撑在地面上;原木加工支撑梁固定在两根原竹斜纵梁的上侧,原木加工支撑梁与原竹横梁平行布置,且原木加工支撑梁位于原竹横梁上方。本发明的竹构件加工装置,解决施工现场竹构件加工原竹热处理后不易一次弯曲满足设计要求的弧度、工人操作难度较大、热处理弯曲定型后构件回弹变形量较大、成品率不高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