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41408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505.0

    申请日:2008-05-21

    Inventor: 竹中克英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7/00266 B01F7/1675 B01F7/183 B01F2215/043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发挥良好的搅拌性能,并能够缩短混合时间的搅拌装置。该装置,具有:有底圆筒状的搅拌槽;以同心或者大致同心的方式配置在该搅拌槽内的旋转轴;以在搅拌槽的径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连接设置于旋转轴、其下端边缘沿着槽的底壁面的平板状的底部桨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桨叶形成有连通一面侧和另一面侧的开口,将底部桨叶的桨叶高度h和底部桨叶的桨叶直径d的比(h/d)设定成0.4≤h/d,同时,将所述开口的开口面积相对于从底部桨叶的旋转方向观察的投影面积的比率设定成10%~60%。

    螺旋管翅片换热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17344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905.0

    申请日:2007-0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6 F28D7/1607 F28F2215/00

    Abstract: 提供一种螺旋翅片管换热器,该换热器可以实现小型化,同时提高热交换效率,因而可实现高性能化。本发明的螺旋翅片管换热器具有多个传热管,该传热管的内部流动有被换热体,在外周面具有向径向延伸的管翅片,该多个传热管以分别朝向相同方向的方式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翅片形成为螺旋状,并以使螺旋轴与所述传热管的中心轴相一致的方式设置,所述多个传热管以相邻的传热管的一侧的管翅片部的前端进入另一侧的管翅片部之间的方式配置。

    导焦车用罐笼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1812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410071381.9

    申请日:200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焦车用罐笼,该导焦车用罐笼1,介由车轮(4(可相对于焦炉的炭化室(5)进退自由地支撑在导焦车2的机架3上,并且,具有:形成从各所述炭化室(5)被推出到室外的引导路径的一对平板(6、6)、和以相互大致平行的竖立设置状态支撑该一对平板(6、6)的托架(7),其中:通过在与所述一对平板(6、6)垂直方向上可旋转自由地被连结在所述托架(7)上的车轮保持部件(4a)来旋转自由地保持所述车轮(4)。由此,这种导焦车用罐笼,能够顺畅地进行相对于各炭化室的进退移动。

    消防电车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77441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10080628.2

    申请日:2006-05-23

    Abstract: 一种车架以及台板的缓冲性优良、且走行时可自由地吸收车架或者台板的摇动从而减少对于台板上机器的影响的消防电车。本消防电车中,前后车轮2、2的车轴3、3的轴承4、4支持固定于车架1或其上面的台板5。轴承4与车架1或者台板5之间设有如螺旋弹簧般的弹簧7。走行驱动装置8配置于车架1的侧部,并利用旋转连接器12联结减速机9与电动机10,且固定支持板11。该支持板11的一端部悬垂于车架1或者台板5的侧部。车架1或者台板5的侧部突设有侧方突起5a,于悬垂于该侧方突起5a的悬垂板17上联结有支持板11。支持板11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减速机9的输出轴9a,该输出轴9a连接于自上述车轴3、3的一端延长的延长部3a。

    搅拌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22884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80031717.1

    申请日:2005-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搅拌机,可以在整个槽内形成充分的上下循环流动,并能够发挥较佳的搅拌特性。本发明按照如下条件对搅拌叶片(3)设置开口(4)。(i)搅拌叶片(3)的上半部分(U)中的开口(4)的开口面积相对该上半部分(U)的总面积的比率(搅拌叶片(3)的上半部分(U)中的开口率)为45~80%;(ii)搅拌叶片(3)的下半部分(D)中的开口(4)的开口面积相对该下半部分(D)的总面积的比率(搅拌叶片(3)的下半部分(D)中的开口率)为18~50%;(iii)搅拌叶片(3)的下半部分(D)中的开口率相对搅拌叶片(3)的上半部分(U)中的开口率的比率为31~71%。

    压力容器用波纹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0936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80051097.2

    申请日:2006-0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3/047 F16J15/0887 F23M2900/05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因热伸缩而发生破裂,而且不使原材料滞留的压力容器用波纹件。该压力容器用波纹件(40)环形地密封有原材料流入的有底筒状的容器本体(10)的开口端部(11)和以使所述原材料流到容器本体(10)底部侧的方式堵住所述开口端部(11)的分散盘(30)的外周部。在该波纹件(40)中,形成有挠曲部(41),其为了不使所述原材料滞留而在不发生凹陷的情况下可热伸缩地在径向挠曲。该挠曲部(41)由成波形连续的凹曲面(42)和凸曲面(43)形成。

    导焦车用罐笼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6205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71381.9

    申请日:200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焦车用罐笼,该导焦车用罐笼1,介由车轮(4)可相对于焦炉的炭化室(5)进退自由地支撑在导焦车2的机架3上,并且,具有:形成从各所述炭化室(5)被推出到室外的引导路径的一对平板(6、6)、和以相互大致平行的竖立设置状态支撑该一对平板(6、6)的托架(7),其中:通过在与所述一对平板(6、6)垂直方向上可旋转自由地被连结在所述所述托架(7)上的车轮保持部件(4a)来旋转自由地保持所述车轮(4)。由此,这种导焦车用罐笼,能够顺畅地进行相对于各炭化室的进退移动。

    液体封闭式连接管道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5480C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310114848.9

    申请日:2003-11-07

    Abstract: 一种液体封闭式连接管道,设置有长条状容器(20)、对该长条状容器的上面开口实行在宽度上一部分堵塞的盖构件(30),盖构件由从长条状容器的长高侧壁(23)延伸设置的顶板(31)、从该顶板的前端缘部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隔板(32)构成,在紧接顶板的下部,在从垂下隔板离开的位置的长条状容器的底板上,竖立设置有竖立隔板(40),在竖立隔板与长条状容器的短高侧壁(22)之间形成充填填充水(W)的液体填充室(10a),在竖立隔板与长条状容器的长高侧壁之间形成粉尘堆积室(10b),该粉尘堆积室与地面侧设备(120)相连通。由此能够减少填充容器内淤泥的堆积并减少有害成分向液体中的溶解量,为降低检修费用做出贡献。

    焦炭炉用集尘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77978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10080627.8

    申请日:200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炭炉用集尘装置,其不仅可抑制机器损伤,亦可确实且高效地回收炉口附近所产生的粉尘、以及特定排出区域所产生的粉尘。此焦炭炉用集尘装置包括对炉口周边进行集尘的炉口集尘系统、对焦炭排出区域进行集尘的排出区域集尘系统、以及连接有炉口集尘系统及排出区域集尘系统的回收管道,其特征在于:炉口集尘系统包括覆盖炉口周边的炉口集尘盖部与炉口用连接部,排出区域集尘系统包括排出集尘盖部与排出区域用连接部,回收管道中,于轴线方向隔以间隔设有多个可流体式地连接炉口用连接部及排出区域用连接部的被连接部,且炉口用连接部以及排出区域用连接部,对应于多个被连接部的间隔而并列设置,且分别连接于个别的被连接部而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