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圈套器的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395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48763.6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圈套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芯丝和抓捕套固定于绕丝机构;夹转机构带动芯丝和抓捕套旋转预设圈数,使得芯丝和抓捕套的两个连接部缠绕在一起,形成缠绕结构;向缠绕结构通入电流加热,使得缠绕结构定形;其中,绕丝机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夹转机构,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芯丝穿过第一夹爪,芯丝的一端伸入到夹转机构内;抓捕套的两个连接部穿过夹转机构,两个连接部的自由端伸入到第二夹爪,第一夹爪夹紧芯丝,第二夹爪夹紧两个连接部的自由端,在夹转机构处,芯丝和两个连接部并拢到一起,并由夹转机构夹紧。能够自动将芯丝与两个连接部缠绕并加热定形。

    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71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597357.2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外科手术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缝合手术时间长、医生劳动强度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缝合器包括缝合器基体,所述缝合器基体通过负压吸附作用将第一目标体定位至第二目标体上预定位置处,所述缝合器基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定缝合针行走轨迹的螺旋式进针轨道,通过设置螺旋式进针轨道,使缝合针从螺旋式进针轨道的起始位置被推送至螺旋式进针轨道的终止位置后就可牵引缝合线一次性地完成第一目标体和第二目标体的缝合,因此缝合速度大幅提升,并极大地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一种具有水下粘附性的水凝胶止血贴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0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2884.4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水下粘附性的水凝胶止血贴片的制备方法,所述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邻氨基苯硼酸修饰的透明质酸、乙酰化β‑环糊精、丙烯酸、α‑酮戊二酸和水混合制备HPAA水凝胶前驱体溶液;将水凝胶前驱体溶液加入模具中经过紫外光照射后即得,所述邻氨基苯硼酸修饰的透明质酸、乙酰化β‑环糊精、丙烯酸、α‑酮戊二酸和水的重量份比值为(13‑17):(9‑11):(140‑160):(0.5‑1.5):(300‑35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水下粘附性的水凝胶止血贴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快速和强力的水下组织粘附。

    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7114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0602229.2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外科手术技术领域,用于实现自主送针并能够一次性完成缝合作业。本发明的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器基体和设置有缝合针及缝合线的进针控制器,通过进针控制器能够自主向缝合器基体中送针,以使缝合针能够进入螺旋式进针轨道中;并且缝合针从螺旋式进针轨道的起始位置被推送至螺旋式进针轨道的终止位置后就可牵引缝合线一次性地完成第一目标体和第二目标体的缝合,因此缝合速度大幅提升,例如可在5分钟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手术,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并其由于医生无需再一针一针地进行缝合,而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缝合作业,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介入导丝
    5.
    发明公开
    介入导丝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01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30138.X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介入导丝,该介入导丝的近端推送轴的径向侧壁设有两个以上凹槽。相比较现有介入导丝,本申请通过在近端推送轴的径向侧壁上增设凹槽。使得轴外壁疏散多孔,有一定的形变让位空间,能够适应形变产生的易位,减少相互限位导致的操控难度,使得介入导丝能够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形态导入通过目标区域。有提高介入导丝近端的推送杆柔韧度,从而提高介入导丝的操控性、支撑性和介入通过性,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的效果。

    一种封堵器
    6.
    发明公开
    一种封堵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12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6972.5

    申请日:2024-05-14

    Inventor: 张兰霞 庞彦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堵器,包括由多根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的塞本体,多根所述记忆合金丝的焊接点位于所述塞本体的近端,且所述塞本体的远端无焊接点;所述塞本体的外周弯折形成多个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的截面呈三角形,且所述三角形的三点分别为A点、B点和C点,其中,所述A点和所述B点位于所述C点的径向内侧,所述A点相比所述B点更加靠近所述塞本体的远端,在所述塞本体的轴向上,所述C点与所述B点位于同一位置,或者,所述C点位于所述B点的近端侧。封堵器展开后能够锚定在瘤体内,避免出现脱离的情况。

    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71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602229.2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外科手术技术领域,用于实现自主送针并能够一次性完成缝合作业。本发明的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器基体和设置有缝合针及缝合线的进针控制器,通过进针控制器能够自主向缝合器基体中送针,以使缝合针能够进入螺旋式进针轨道中;并且缝合针从螺旋式进针轨道的起始位置被推送至螺旋式进针轨道的终止位置后就可牵引缝合线一次性地完成第一目标体和第二目标体的缝合,因此缝合速度大幅提升,例如可在5分钟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手术,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并其由于医生无需再一针一针地进行缝合,而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缝合作业,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7114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0597357.2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外科手术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缝合手术时间长、医生劳动强度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缝合器包括缝合器基体,所述缝合器基体通过负压吸附作用将第一目标体定位至第二目标体上预定位置处,所述缝合器基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定缝合针行走轨迹的螺旋式进针轨道,通过设置螺旋式进针轨道,使缝合针从螺旋式进针轨道的起始位置被推送至螺旋式进针轨道的终止位置后就可牵引缝合线一次性地完成第一目标体和第二目标体的缝合,因此缝合速度大幅提升,并极大地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心脏稳定器
    9.
    发明公开
    心脏稳定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60151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34961.0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脏稳定器,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本发明的心脏稳定器,包括用于固定至指定位置的固定器、与所述固定器转动相连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相连的控制手柄,通过设置棘轮机构,使得调节手柄沿第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再沿相反的方向旋转以返回初始位置时,棘轮机构并不跟随调节手柄旋转,从而锁紧构件也不会沿相反方向旋转而使固定器松开。待调节手柄继续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棘轮机构则可与锁紧构件跟随调节手柄旋转,从而使固定器被锁定,因此操作者可单手进行旋转且旋转时无需换手,从而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一种绕丝机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266219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22424577.2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丝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数据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夹转机构,用于夹紧芯丝和抓捕套的两个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其中,所述第一夹爪用于夹紧芯丝,所述第二夹爪用于夹紧两个所述连接部,所述夹转机构能够绕着其轴线转动,所述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相对方向。能够自动将抓捕套与芯丝连接,使得芯丝与两个连接部之间能够连接稳定,提高圈套器的良品率,提升圈套器的制造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