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1084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01016.0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IPC: D04B15/40
Abstract: 一种纱线退绕系统,包括第一、第二纱架竖杆,第一、第二纱筒托架,第一、第二纱筒底座,第一导纱眼,所述第一、第二纱筒托架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纱架竖杆呈相同的锐角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纱筒底座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纱筒托架的上部,所述第一、第二纱筒底座上分别套设有纱筒,所述第一导纱眼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纱筒底座之间上方居中位置,所述第一导纱眼、第一纱筒底座、纱筒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一导纱眼、第二纱筒底座、纱筒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如此,改变了传统圆纬机机外纱架的水平退绕为垂直退绕,使得纱筒退绕时沿纱筒轴中心线退绕,纱筒圆周方向各处退绕条件一致,纱筒圆周方向各处退绕阻力不出现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31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3068.8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IPC: D06M23/12 , D06M23/16 , D06M13/00 , D06M13/262 , D06M15/03 , D06M13/207 , D06M13/148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精油喷涂整理棉织物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棉织物在一定浓度壳聚糖柠檬酸溶液中浸渍后进行预交联整理,然后在其表面喷淋高速分散的一定浓度植物精油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溶液,进入一定强度的电场,植物精油胶束在电场力驱动下渗透进入壳聚糖涂层中,再通过焙烘整理固化壳聚糖交联结构,将精油胶束包埋入壳聚糖层中。整理后的棉织物获得了持久的、广谱性的抗菌效果,具备良好的缓释抗菌和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好,并带有一定的植物芳香味,可以作为医用材料、纺织服装材料、抗菌材料等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医药保健、生物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785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048826.0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织物中药染料生态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3%-5%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2%-4%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0-60℃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渍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30-40;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80-90℃;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本发明所制的织物能获得较高的抑菌效果,同时经小檗碱与绿原酸染色的纺织品还具备一定的药物保健功能,可开发高附加值的生态抗菌功能性纺织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33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001876.3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将羟丙基纤维素溶解在经过预冷处理的碱性水溶性溶剂体系中,得到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将所得溶液以流延法成膜,在酸性凝固浴中凝固,水洗后再经过交联与增塑处理,继续经水蒸汽蒸常压蒸煮或者冷冻或者先水蒸汽常压蒸煮后冷冻处理,晾干后获得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所述羟丙基纤维素中羟丙基的含量为重量计2~20%。本发明改善了薄膜的韧性与拉伸强度、透气透水性,获得了生物可降解性的均质微孔膜,可广泛应用于膜分离过程,以及充当包装膜、膜电极或生物医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72007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25744.9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A41D1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服装内微气候的智能服装,包括服装本体、送风装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服装本体上与送风装置的进风端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风口,服装本体上还设置有出风口,送风装置与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服装本体的上下侧。检测装置可实时检测服装本体内的温度与湿度,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将该信号与事先设置好的参数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节送风装置的风速,改善人体的热舒适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通过在服装本体的上下侧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使得空气流动顺畅。采用鼓风机进行送风,避免出现垂直送风导致服装膨大的缺点。采用口袋安放各个装置,方便拆卸,且减轻了服装本体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78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48826.0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织物中药染料生态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3%-5%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2%-4%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0-60℃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渍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30-40;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80-90℃;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本发明所制的织物能获得较高的抑菌效果,同时经小檗碱与绿原酸染色的纺织品还具备一定的药物保健功能,可开发高附加值的生态抗菌功能性纺织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33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1876.3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将羟丙基纤维素溶解在经过预冷处理的碱性水溶性溶剂体系中,得到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将所得溶液以流延法成膜,在酸性凝固浴中凝固,水洗后再经过交联与增塑处理,继续经水蒸汽蒸常压蒸煮或者冷冻或者先水蒸汽常压蒸煮后冷冻处理,晾干后获得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所述羟丙基纤维素中羟丙基的含量为重量计2~20%。本发明改善了薄膜的韧性与拉伸强度、透气透水性,获得了生物可降解性的均质微孔膜,可广泛应用于膜分离过程,以及充当包装膜、膜电极或生物医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710846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01016.0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IPC: D04B15/40
Abstract: 一种纱线退绕系统,包括第一、第二纱架竖杆,第一、第二纱筒托架,第一、第二纱筒底座,第一导纱眼,所述第一、第二纱筒托架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纱架竖杆呈相同的锐角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纱筒底座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纱筒托架的上部,所述第一、第二纱筒底座上分别套设有纱筒,所述第一导纱眼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纱筒底座之间上方居中位置,所述第一导纱眼、第一纱筒底座、纱筒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一导纱眼、第二纱筒底座、纱筒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如此,改变了传统圆纬机机外纱架的水平退绕为垂直退绕,使得纱筒退绕时沿纱筒轴中心线退绕,纱筒圆周方向各处退绕条件一致,纱筒圆周方向各处退绕阻力不出现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310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103068.8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IPC: D06M23/12 , D06M23/16 , D06M13/00 , D06M13/262 , D06M15/03 , D06M13/207 , D06M13/148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精油喷涂整理棉织物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棉织物在一定浓度壳聚糖柠檬酸溶液中浸渍后进行预交联整理,然后在其表面喷淋高速分散的一定浓度植物精油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溶液,进入一定强度的电场,植物精油胶束在电场力驱动下渗透进入壳聚糖涂层中,再通过焙烘整理固化壳聚糖交联结构,将精油胶束包埋入壳聚糖层中。整理后的棉织物获得了持久的、广谱性的抗菌效果,具备良好的缓释抗菌和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好,并带有一定的植物芳香味,可以作为医用材料、纺织服装材料、抗菌材料等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医药保健、生物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0335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63572.4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纱筒底座,包括:纱筒内芯、纱筒底盘、菱形调节框以及纱筒定位件,纱筒内芯包括用于撑紧固定纱筒的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且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均设有调节杆;纱筒底盘设有垂直相交布置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两个调节杆可在第一槽孔内往复滑动;菱形调节框的各个刚性边框间的夹角可调节,且菱形调节框的两个对角点分别连接于两个调节杆;纱筒定位件用于固定纱筒内芯与纱筒底盘的相对位置。本方案采用菱形调节框实现纱筒内芯外径的无级调节,使得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在调节过程中相向或相背移动相等的距离,不会产生偏心,且可撑紧纱筒从而不会引起纱筒径向抖动,因此,不仅能固定不同直径的纱筒,而且使纱线退绕过程更加平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