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2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6927.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 森浚(烟台)文化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漫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3/20 , G06T17/00 , G06F16/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漫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漫资源的共享系统。所述用于动漫资源的共享系统包括登录模块,用于用户账号注册和登录,登录模块包括外网登录单元和内网登录单元;人物建模模块用于动漫人物的模型的绘画制作;场景建模模块用于动漫场景的绘画制作;章节发布模块用于动漫开发的任务发布;任务管理模块包括任务认领单元和任务分配单元;审核模块用于收集审核章节发布模块发布的任务作品;整合制作模块;数据库,用于存储登录模块、人物建模模块、场景建模模块、章节发布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审核模块和整合制作模块的数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动漫资源的共享系统具有交互性强,便于共享协同开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23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08301.1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Inventor: 李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行人踪迹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行人踪迹检测报警方法及系统,通过将行人检测区域实时图像数据与行人检测区域人员特征图像数据进行匹配,生成行人检测区域人员识别数据,当行人检测区域人员识别数据为有行人时,采集行人检测区域人员实时图像特征数据,并进行行人位置坐标分析处理,生成行人检测区域人员实时位置坐标数据,将行人检测区域人员实时位置坐标数据与行人检测区域安全活动范围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结果反馈行人位置异常,则构建出行人踪迹检测报警数据,并通过物联网通信网络推送至行人踪迹检测报警物联网平台,实现行人踪迹的精准检测以及出现异常时的及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1594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28808.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铣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磨削铣床。该多功能磨削铣床包括支撑组件、收集组件、调整组件、铣刀组件、显示组件、遮挡组件、夹具机构与两个漏斗件,夹具机构安装于调整组件的顶部,遮挡组件包括挡板件、四个集水件与四个卡位件,夹具机构包括夹具件与两个废料引导组件。遮挡组件的挡板件用于阻挡冷却液与废料飞溅,并引导冷却液与废料飞溅流到指定的位置,集水件用于收集冷却液与废料,卡位件用于卡设住集水件,使得集水件积攒到一定的重量能够倾泻出冷却液与废料,用于冲击夹具机构的废料引导组件,防止废料引导组件堵塞,废料引导组件用于引导冷却液与废料,漏斗件用于引导冷却液与废料输送至收集组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2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4097.5
申请日:2024-06-15
Applicant: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4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的高度混合装配线动态节拍决策方法。包括: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两层交互多目标模型;提出一种新的食物源表示方法,用于同时研究平衡和排序问题。本发明提出改进人工蜂群算法(iABC)中还引入了Pareto概念,并利用快速非支配解排序算法和进行拥挤度计算实现种群排序。在蜜源更新方面,算法引入了Pareto前沿解的个体作为引导蜜源;在跟随蜂阶段,基于个体优劣排序对各个个体的选择概率赋值。在平衡解的基础上,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产品排序局部搜索。本发明所提iABC在收敛性、分布性和延展性方面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17146.7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Inventor: 朱徐立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定向凝固加热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向凝固的加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若干微型加热元件镶嵌在坩埚内表面,形成加热点阵;S2:将熔体放入所述坩埚内,所述坩埚底部保持恒温状态;S3:通过控制电压对所述微型加热元件进行加热,并通过数字控制方法单独控制每个所述微型加热元件的开与关。基于此,可实现在定向凝固加热中的局部精准灵活温控,以及缩短启动、降温时间,降低温度在时间轴上的控制难度,该工艺可应用于各种形式坩埚与物料的定向凝固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97265.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Inventor: 汪炳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泵,其包括浮体、水面平台、泵、固定缸、泵吸水部和水中升降机构,所述的水面平台位于浮体上方,所述的泵置于水面平台上,所述的泵与固定缸连通,所述的固定缸与水平平台相连,所述的泵包括泵主体、电机和支承架,所述的泵主体的进水管通过设置的90度法兰弯管与固定缸连通,所述的泵主体和电机置于支承架上,所述的支承架置于水面平台上,所述的泵吸水部和水中升降机构连为一体,泵吸水部随着水中升降机构在深水中深度变化而同步变化。本发明一种深水泵采用这样的结构,水面平台下具有浮体,水面平台上具有泵主体和电机,泵吸水部能到达要求的深水处,将深水处的水高效率地输送到高于水平面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4634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301009.2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IPC: A63B7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手势的计分装置,包括主控模块、手势识别模块、信息显示模块以及信号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所述手势识别模块包括第六接口、第七接口及第八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六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七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八接口;所述信号灯模块包括第九接口及第十接口;所述第九接口及第十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四接口及第五接口;所述信息显示模块还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利用手势动作,及时反馈比赛比分。
-
公开(公告)号:CN1153389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40070.8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厦门向宁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粉的环保型渗水砖加工方法及系统,属于渗水砖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平板输送带、顶板和压合机主体,所述平板输送带顶部固设有压合模具,所述顶板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顶板套设在平板输送带顶部,所述压合机主体顶部固定安装在顶板顶部,且压合机主体底侧压合部延伸至顶板底侧并位于平板输送带顶部。本发明中,通过落料箱的转动实现与储料箱的连通控制,有利于控制对压合原料的落料处理,满足持续生产的处理需要,联动控制带动内侧敲击杆和敲击球通过从动齿轮转动对落料箱外壁进行敲击,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同步对引导罩内的原料粉料进行混合处理,有利于实现对原料的循环加注处理,提高加工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703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61981.7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产量、小粒径的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胺溶解于液体石蜡,待混合溶液完全澄清后加入硝酸银并低温加热和超声搅拌获得高浓度的硝酸银溶液;通入惰性气体以吹洗去除溶液中的溶解氧;密封加热该溶液并保温,通过还原反应和熟化反应获得粒径均一、球形度高的银纳米颗粒;将上述溶液与正己烷溶液混合,离心分离上层清液获得底部高浓缩的银纳米颗粒膏体,使用无水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对银纳米颗粒膏体实施数次“再分散‑离心分离”的清洗步骤,最终获得所需银纳米颗粒。该方法合成工艺路线简单、单次产量高,制得的银纳米颗粒尺寸小粒径均一、不易团聚可低温烧结,可用于银纳米烧结浆料或导电墨水的配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6008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53025.6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小尺寸Cu@Ag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乙酰丙酮铜溶于油胺溶液,使其完全溶解之后,获得蓝色澄清透明的乙酰丙酮铜油胺溶液;步骤S2:将乙酰丙酮铜油胺溶液倒入四口瓶中,四口瓶接入惰性气体持续吹洗,在高温中反应获得Cu纳米颗粒溶液;步骤S3:将硝酸银溶解于油胺溶液中,获得硝酸银油胺溶液;步骤S4:将硝酸银油胺溶液滴入低温的Cu纳米颗粒溶液中,保持惰性气体氛围并持续反应获得Cu@Ag核壳纳米颗粒。该小尺寸Cu@Ag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的Cu@Ag核壳纳米颗粒具有形貌均匀、尺寸小于20nm、分散性好、核壳结构完整以及抗氧化能力较好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