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空气消毒灭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73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39782.7

    申请日:2024-08-20

    Inventor: 刁丽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毒灭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空气消毒灭菌装置及方法,包括:一个循环灭菌室、两个第一灭菌室、两个第一进风管、两个第二进风管、两个送风装置和四根波纹管;所述循环灭菌室包括排风室和第二灭菌室,其中,所述排风室位于第二灭菌室顶部并通过一个隔板隔开;所述送风装置经由两根波纹管与第二灭菌室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与第二进风管连接处设有开关阀。本发明通过配置两个灭菌室以适应多元环境和微生物,运用可移动堵气装置和联动挡风板精确控制气流路径,提高空气循环效率,并优化加热室设计以节能高效,同时采用智能气缸调节排风方式,确保了灵活排风和高效消毒效果。

    臭氧尾气气液分离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2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85875.0

    申请日:2024-06-18

    Inventor: 刁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臭氧尾气气液分离装置,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分离罐,分离罐内设置有吸水棉;分离罐内设置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的输入端连通有进气管;分离罐位于吸水棉上方的部分连通有出气管,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分离罐内位于吸水棉和缓冲管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挤压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挤压机构,使用时,多个推块从吸水棉的底部中心向外依次配合孔板挤压吸水棉,从而逐渐将吸水棉中的水分赶到靠近分离罐内壁的部分,在挤出吸水棉中水分的同时,避免水从分离罐的中部落下,导致飞溅的水分再次融入上升气流中,进而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一种臭氧机组冷却水循环利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17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23230.1

    申请日:2024-06-25

    Inventor: 刘国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机组冷却水循环利用设备,涉及臭氧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冷却罐,冷却罐内固定有内筒,内筒的底部敞口,冷却罐的固定有螺旋状的冷却管和若干个散热片,冷却管环绕内筒并穿过散热片,冷却罐内设置有扇叶,冷却罐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在扇叶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冷却罐中并经过散热片后从内筒底部排出。本发明设置在冷却罐内的扇叶在转动时,能够使得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冷却罐中,并穿过散热片,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随后进入内筒并从内筒底部排出,从而对冷却水进行降温,让冷却水可以循环利用。

    一种模块式臭氧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795172U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21631068.5

    申请日:2024-07-10

    Inventor: 刁庆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式臭氧发生装置,涉及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机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螺孔块,所述螺孔块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螺孔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螺杆远离锥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可对机体的底部四角位置进行调节支撑,减少机体放置在不平整地面上时产生晃动影响机体使用的情况,提高了机体的使用稳定性和放置灵活性。

    一种移动雪崩式空气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631289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0681585.9

    申请日:2020-04-28

    Inventor: 韩以辉 徐良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雪崩式空气消毒装置,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消毒箱体,消毒箱体对立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导向装置槽和排气导向装置槽,进气导向装置槽和排气导向装置槽内分别设置有进气导向装置和排气导向装置,消毒箱体内设置有无极紫外杀菌灯装置,进气导向装置包括导流箱,导流箱固定设置在进气导向装置槽内,导流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流风扇,导流箱的上下两端贯穿设置有第一进气导向管和第二进气导向管,且第一进气导向管和第二进气导向管的内部均与导流箱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通过移动拆卸和组合便于对消毒面积进行调节等优点。

    一种臭氧空气净化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06043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696684.4

    申请日:2020-04-29

    Inventor: 韩以辉 徐良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密封箱体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臭氧发生机构、隔板、水箱及两个活性炭滤网,所述隔板上分别嵌入有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与水箱底侧相通,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分别设有圆弧口,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圆弧口处设有与其适配的圆弧挡块,所述圆弧挡块圆心处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圆弧挡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两所述活性炭滤网的中心处分别穿过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转动设于密封箱体两侧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净化杀菌效果好及便于调整以减小对气流的阻碍特点。

    一种管式放电臭氧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898504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21476607.7

    申请日:2018-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式放电臭氧发生装置,涉及臭氧发生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板,散热板的两端均套接有连接环;散热板的内壁和保护壳的周侧面活动连接;散热板内壁均匀阵列有凸起块;保护壳外壁开设有盲孔;保护壳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保护壳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保护壳内部设有一组对称外电极、内电极;外电极位于内电极的一侧;连接环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散热板的设计,从而使其散热板贴附在装置外壁上,进行有效的散热,通过对排气管对设计,从而因为排气管的结构优势,能很好的进行阻水。

    一种利用臭氧净化自来水的水气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791271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1486807.0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臭氧净化自来水的水气混合装置,涉及自来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箱;混合箱一表面通过通气管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装置;通气管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阀门;通气管周侧面矩阵排列有若干螺纹孔;若干螺纹孔内部设置有单向排气阀;若干螺纹孔内表面与外螺纹管外表面螺纹连接;外螺纹管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圆孔;混合箱内壁顶部设置有活性炭滤片;混合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仓;气仓一表面焊接有出气柱;出气柱周侧面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气管、外螺纹管和活性炭滤片的作用,具有扩大臭氧与自来水的接触面积、氧化还原成氧气后排放的优点。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小型臭氧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08791185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1484746.4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小型臭氧发生器,涉及小型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和水箱,箱体内部一相对面均固定有冷却管;冷却管箱体内一相对面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一表面与冷却管一表面固定连接;箱体底部固定有一水箱;冷却管一端贯穿箱体底部与水箱内部连通;水箱内表面固定有一水位传感器;水箱底部固定有一排风装置;箱体一相对面均开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一表面固定有一抽风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管、水箱、抽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作用,有利于解决现有的小型臭氧发生器无法满足设备长时间运转的同时进行散热,影响内部零部件正常的工作,从而减少了臭氧发生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一种便于安装的臭氧发生管

    公开(公告)号:CN208667094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1470974.6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臭氧发生管,涉及臭氧制取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管体;主管体一端面固定有左底座;主管体另一端面固定有右底座;左底座上表面固定有负电极块和臭氧气体出气管;左底座下表面固定有冷却水出水管;左底座一侧面通过伸缩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右底座上表面固定有正电极块和冷却水进水管;右底座下表面固定有气源气体进气管;右底座一侧面通过伸缩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臭氧气体出气管、冷却水出气管、气源气体进气管、冷却水进水管、伸缩导杆和导电块的作用,具有在多管并联时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通过伸缩杆和固定板的作用,具有能与不同尺寸的机壳相匹配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