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81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490182.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1B32/36 , C01B32/324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椰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属于活性炭的技术领域。一种利用椰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包括步骤:1)将椰壳清洗、粉碎、过筛、干燥,得到椰壳颗粒;2)将椰壳颗粒和壳聚糖溶液搅拌混合后,滴加改性溶液后,加热搅拌后,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预制活性炭;3)将预制活性炭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氨基苯硫酚、去离子水和盐酸搅拌混合后,在惰性氛围下,加入引发剂搅拌反应后,离心取固体物,洗涤,冷冻干燥后,即得。本发明制得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成本低、能耗小,最终制得的活性炭通过多种吸附机制的共同作用,进而显著提高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4992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029263.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利用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活性炭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S2、制备改性炭;S3、制备活性炭成品。本发明将果壳材料作为原料制备活性炭,以氯化锌作为活化剂,以铁酸锰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添加了六水三氯化铁和六水硝酸镍增强活性炭的吸附活性,同时还掺混了氧化钙引入碳酸根基团,扩大了活性炭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活性炭的脱硫脱硝性能。此外,本发明还自制了黏合剂,在黏合剂的制备中加入了山梨糖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增强了黏合剂的黏性和稳定性,将该黏合剂用于制备活性炭能使制成的活性炭具有优异的强度。本发明制得的活性炭成品还具有较好的可再生性能并可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981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90182.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1B32/36 , C01B32/324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椰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属于活性炭的技术领域。一种利用椰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包括步骤:1)将椰壳清洗、粉碎、过筛、干燥,得到椰壳颗粒;2)将椰壳颗粒和壳聚糖溶液搅拌混合后,滴加改性溶液后,加热搅拌后,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预制活性炭;3)将预制活性炭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氨基苯硫酚、去离子水和盐酸搅拌混合后,在惰性氛围下,加入引发剂搅拌反应后,离心取固体物,洗涤,冷冻干燥后,即得。本发明制得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成本低、能耗小,最终制得的活性炭通过多种吸附机制的共同作用,进而显著提高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64324.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吸附二噁英的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属于活性炭技术领域,所述制备工艺具体如下步骤:S1、将部分原料进行预处理;S2、制备中间炭A;S3、制备活性炭成品。本发明将煤质材料作为主要基料,再与电炉渣和漂白土进行复合,能有效促使二噁英富集在活性炭的多孔结构中并增加活性炭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吸附位点;此外,添加了十二烷基苯磺酸,以其侵蚀活性炭中的部分微孔结构,制成中孔活性炭占大部分的活性炭成品,同时,以尿素进行浸渍,以含有长链烷基的溴代十六烷基吡啶负载于活性炭上,进一步提升了活性炭成品对二噁英的吸附效果。本发明通过无机、有机结合复合制备活性炭,突破了活性炭领域无机、有机的单一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18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48419.4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348 , C01B32/33
Abstract: 本发明吸附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级孔高通量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高碳原料通过盐液浸渍后通过扩散氧化处理促使盐液渗入不同碳层反应,通过氧气条件下进行电处理的物理方法对活性碳原料氧化增加含氧基团,并将盐液均匀扩散在碳层中进行改性,通过超临界流体进一步造孔并增强活性炭的机械性能,形成多级孔结构,再通过二次还原定型对孔隙进行强化,该方法无需涉及强酸强碱等化学溶液,且不涉及高温处理,工艺耗能少,制得的活性炭微孔率高,形成多级孔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95427.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再生炉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用再生炉,包括炉体,以及处于炉体顶部的抽气腔,抽气腔顶面利用排气管连接抽气泵,所述炉体前侧面设置有多个并列排布的炉门,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传送活性炭的传送部件,所述传送部件包括两个相对的转辊,两个转辊分别处于炉体两侧。本发明通过转动的转杆带动刮板外侧端靠近传送带顶部,传送带将活性炭输送到炉体内部后,刮板利用倒角对传送带顶面的活性炭进行平铺处理;传送带带动活性炭在炉体内部双向移动,并利用两个相对的刮板对传送带顶面的活性炭进行平铺处理,避免活性炭在传送带顶面堆积,使得平铺的活性炭能够在炉体内侧受热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8495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0002.8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C01B32/354 , B01D5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微孔型活性炭及其在烟气净化中应用,通过将煤料与氧化锌水溶液混合反应,采取超声气泡反应复配络合溶液进行疏孔处理去除氧化锌同时形成微孔,再采用紫外照射促使醇酸溶液在活性炭中聚合还原,最后分散在有机溶液中加压加热进行表面改性;制得的活性炭微孔比例高,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对有机物的吸附性大,去除率高,克服现有的活性炭对多氯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难以去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06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15904.6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B32/354 , C02F1/28 , B01D53/86 , B01D53/56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材料制备木质活性炭的加工工艺,属于活性炭技术领域,所述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椰壳和核桃壳炭化、活化处理;S2、将中间料A、单宁酸和二巯丁二酸进行共混;S3、将中间料B进行浸渍处理。本发明采用了椰壳和核桃壳作为制备木质活性炭的生物质原料,加入了单宁酸和二巯丁二酸改善了生物质炭表面功能基团其吸附作用不明显的缺点,使制得的活性炭具有突出的吸附水中铬的作用;同时,本发明还引入了铜、铁、锰和铈四种元素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制得活性炭的脱硝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148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46998.5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0/24 , B01D53/52 , B01D53/58 , B01D53/72 , B01D53/85 , B01J20/30 , C12N11/14 , C12R1/07 , C12R1/38 , C12R1/66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除臭活性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活性炭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复合除臭活性炭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引入了“复合菌剂‑植物精油‑气泡凝胶体”体系,复合菌剂包含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曲霉属真菌、硫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植物精油为山油柑果体及吴茱萸果体经水沉醇提法制得,气泡凝胶体由铅络合物和含聚硅酸组分的混合物组成。该体系中的复合菌剂对臭气气体的分解作用、植物精油对臭气分子的高溶解性和高分配常数及气泡胶凝体对臭气中氨气、硫化氢及酸性成分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大幅提高了活性炭对臭气的吸附效果及分解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除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222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205670.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污水中COD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活性炭包括如下原料: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水合氧化铝粉末、硅藻土、马来酸酐、三氯化钛(Ⅲ)溶液、三甲基氯硅烷、田菁胶。本发明加入了水合氧化铝粉末和硅藻土,加强了活性炭内部孔道相互连通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与马来酸酐协同发挥作用,对污水微生物附着于活性炭起到指向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污水中的COD;加入了三甲基氯硅烷,减弱了活性炭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力,增强了污水中目标分子与活性炭活性中心之间的接触机率,还加入了三氯化钛(Ⅲ)溶液在体系中作为活性组分发生反应,并附着于活性炭内部的孔道,有力提高了活性炭对氨氮的去除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