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771267.6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 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碎石封层碎石撒布量和沥青洒布量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工点的碎石封层表面图像;对碎石封层表面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碎石颗粒的分布信息;确定待测工点处碎石的撒布参数;对碎石封层表面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得到碎石封层表面灰度分布信息;基于朗伯体光照反射模型,根据碎石封层表面灰度分布信息,确定碎石颗粒的空间体积;根据待测工点的碎石表观密度,结合碎石颗粒的空间体积,确定待测工点处碎石封层中碎石的撒布量;根据待测工点处碎石和沥青的总用量,确定待测工点处碎石封层中沥青的洒布量。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同步碎石封层的碎石撒布量和沥青洒布量进行检测,并提高检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87422.0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梁,组合梁包括至少两个跨梁段,跨梁段设置有桥面板和多个钢梁,桥面板包括钢纤维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钢纤维混凝土板设置在相邻两个跨梁段的节段处,钢筋混凝土板设置在跨梁段上。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结合的方式铺装,降低桥梁造价,充分发挥两种板的材料性能,有效解决负弯矩区受力不利的问题,防止桥面板在负弯矩区开裂损坏。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71267.6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 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碎石封层碎石撒布量和沥青洒布量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工点的碎石封层表面图像;对碎石封层表面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碎石颗粒的分布信息;确定待测工点处碎石的撒布参数;对碎石封层表面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得到碎石封层表面灰度分布信息;基于朗伯体光照反射模型,根据碎石封层表面灰度分布信息,确定碎石颗粒的空间体积;根据待测工点的碎石表观密度,结合碎石颗粒的空间体积,确定待测工点处碎石封层中碎石的撒布量;根据待测工点处碎石和沥青的总用量,确定待测工点处碎石封层中沥青的洒布量。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同步碎石封层的碎石撒布量和沥青洒布量进行检测,并提高检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1387422.0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梁,组合梁包括至少两个跨梁段,跨梁段设置有桥面板和多个钢梁,桥面板包括钢纤维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钢纤维混凝土板设置在相邻两个跨梁段的节段处,钢筋混凝土板设置在跨梁段上。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结合的方式铺装,降低桥梁造价,充分发挥两种板的材料性能,有效解决负弯矩区受力不利的问题,防止桥面板在负弯矩区开裂损坏。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78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85347.4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开孔式钢折板的连接装置及制作方法,包括底座、数量至少为两张的第一折板和数量为两张的第二折板,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均固定于底座,且所有的第一折板位于两张第二折板之间,相邻两张第一折板之间及第二折板与其相邻的第一折板之间均通过相应的第一钢筋连接;第一折板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第一平板和第三平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第二平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板和第三平板连接,且第二平板与底座连接。使连接装置的空间交错程度更高,在浇筑混凝土后,第一折板嵌入混凝土内,相邻第一折板之间形成受压混凝土块,第一折板在纵向剪力方向的作用面积大,形成更大体积的受压混凝土块,提升连接装置的纵向抗剪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7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84432.9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梯帽形连接装置及制作方法,包括采用钢板制成的连接板和钢筋,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连接板内设有内槽,且所述连接板设有与内槽相通的开孔部;所述开孔部包括矩形孔和椭圆形孔,所述矩形孔的两端分别与椭圆形孔连通,所述矩形孔位于连接板的顶部,所述椭圆形孔位于连接板的侧壁,所述钢筋贯穿于相应的两个椭圆形孔。此连接装置采用钢板制成的等腰梯形连接板,增加连接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可倒扣焊接在工字钢梁上,连接板设有开孔部,开孔部设有贯穿与连接板的横向钢筋,连接板形成更大体积的混凝土榫,极大的提升连接板的抗剪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6947805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1375480.1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梯帽形连接装置,包括采用钢板制成的连接板和钢筋,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连接板内设有内槽,且所述连接板设有与内槽相通的开孔部;所述开孔部包括矩形孔和椭圆形孔,所述矩形孔的两端分别与椭圆形孔连通,所述矩形孔位于连接板的顶部,所述椭圆形孔位于连接板的侧壁,所述钢筋贯穿于相应的两个椭圆形孔。此连接装置采用钢板制成的等腰梯形连接板,增加连接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可倒扣焊接在工字钢梁上,连接板设有开孔部,开孔部设有贯穿与连接板的横向钢筋,连接板形成更大体积的混凝土榫,极大的提升连接板的抗剪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22125003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106432.X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 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
IPC: G01N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延度试验模具,包括两个端模、两个侧模和底座,两个所述端模和两个所述侧模均设置有底座的顶部,且两个所述端模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模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端模和两个所述侧模合围成能够成型沥青试样的容纳空间,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能够限位所述端模位置的端模限位装置和能够限位所述侧模位置的侧模限位装置,所述端模限位装置和所述侧模限位装置能够防止浇模和刮模时两个所述端模和两个所述侧模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浇模过程中沥青的流动引起模具局部移动造成试样变形,也可避免在热刮刀刮除沥青时,由于模具局部受力移动造成刮模不准确,减少刮模带来的误差,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947806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1375515.1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开孔式钢折板的连接装置,包括底座、数量至少为两张的第一折板和数量为两张的第二折板,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均固定于底座,且所有的第一折板位于两张第二折板之间,相邻两张第一折板之间及第二折板与其相邻的第一折板之间均通过相应的第一钢筋连接;第一折板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第一平板和第三平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第二平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板和第三平板连接,且第二平板与底座连接。使连接装置的空间交错程度更高,在浇筑混凝土后,第一折板嵌入混凝土内,相邻第一折板之间形成受压混凝土块,第一折板在纵向剪力方向的作用面积大,形成更大体积的受压混凝土块,提升连接装置的纵向抗剪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2595804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041903.1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 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
IPC: B01L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老化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桶和桶盖,加热桶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有加热件,桶盖盖在加热桶上,形成用于放置开盖沥青罐的密闭加热腔,桶盖上设有把手,和/或桶盖与加热桶之间采用自动开盖装置连接。利用加热桶和桶盖形成密闭加热腔,在试验时将开盖后的沥青罐放置在密闭加热腔中,然后将桶盖盖上避免加热时开盖后的沥青与空气接触。然后利用加热桶侧壁和底壁上的加热件对沥青罐进行加热,使得沥青罐中沥青能够被均匀加热。在加热完成后再利用把手或者采用自动开盖装置,将桶盖打开,将沥青罐取出。从而有效避免因加热不均导致局部温度较高,且与氧气接触而导致热氧老化的情况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