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2508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67675.8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钛纳米薄膜的三层结构的自选频红外吸收器,属于红外探测领域。本发明包括氮化钛纳米薄膜、介电层和金属反射层。介电层在金属反射层上,氮化钛纳米薄膜在介电层上。为了实现高性能自选频的红外吸收,氮化钛纳米薄膜厚度为1nm,介电层厚度对应的光程为所吸收红外光波长的1/4。入射红外光被氮化钛纳米薄膜吸收50%的能量后透射入介电层,在介电层中被吸收波长的红外光干涉增强,经过多次全反射后氮化钛纳米薄膜吸收剩余的能量。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无需额外的滤光器;兼容CMOS工艺,可直接制作到基于CMOS的红外传感器上;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实现几乎100%的高效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52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05145.5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5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体毛细结构的毒品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毒品检测试纸基于荧光免疫分析原理,可精确定量测定人体唾液中毒品含量。所述毒品检测试纸采用微流体毛细结构,解决了传统荧光免疫检测试纸背景荧光强、唾液样本难均匀扩散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灵敏度高,可定量分析的优势。所述毒品检测试纸的微流体毛细结构的定型采用卷对卷热光刻工艺,该方法可大大降低所述制备成本,缩短制备周期,实现对所述毒品检测试纸的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731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489581.4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太赫兹增强的无创血糖检测探头,涉及检测技术,包括两个相同的探测模块和一个DSP微处理器,并且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外壳将两个探测模块和DSP微处理器固定在一起。每一个探测模块包含一个电化学传感器和一个太赫兹反离子渗透增强阵列。本发明利用太赫兹发生阵列实现被探测组织液内葡萄糖浓度的增强,极大提高了电化学传感器对人体血糖的测量精度。此外,本发明中包含的两个探测模块之间的探测结果可相互对比矫正从而进一步提高血糖的探测精度。本发明可实现高灵敏度、高准确性、迅速、无创的人体血糖测量,不但提高了人体血糖测量的便捷性同时可避免采血检测方式所带来的感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370617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05395.9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可控非色散红外毒品检测器,适用于毒品检测领域,包括一个红外光源、一个基于光子晶体的可控红外探测模块、一红外吸收腔、两块滤光片。两个滤光片分别位于光通道气体吸收腔两端,红外光源和基于光子晶体的可控红外探测器分别固定在该毒品检测器的内部两端,两块滤光片、红外光源发射面和红外探测模块接收面相互平行,并与红外吸收腔的中心轴线垂直。本发明通过调节两层光子晶体连接电极的加载电压,通过库仑力改变两层光子晶体层构成的法布里-珀罗干涉腔的腔长,使透过的红外光中心波长对应不同毒品成分的红外光谱吸收中心波长,由广谱红外吸收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实现对不同毒品成分的可控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90312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50726.4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7/0015 , A61M2037/0023 , A61M2037/003 , A61M2037/0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光刻胶的高密度空心微针阵列及其制造工艺,本发明属于医疗美容器械和医药给药用微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微针阵列可用于无痛、安全、便捷的透皮给药。所述微针阵列由大量单体微针组合而成,其密度可达到8000~10000枚单体微针每平方厘米。所述单体微针包含一个可供液体通过的中空通道,不少于一个开在中空通道侧面的、可供液体流出的开口的针体;以及位于中空通道顶端的实心针头。利用负光刻胶的感光特性以及其粘性,本发明申明了一种拉伸光刻定型工艺,即在针体制作完成后,通过拉伸的方式在针体顶端制作针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微针阵列及其制造工艺具有密度高、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652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690073.2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可控非色散红外气体传感器,适用于气体检测领域,包括一个红外光源、一个基于光子晶体的可控红外探测器、一个光通道气体吸收腔、两块滤光片。两块滤光片分别位于光通道气体吸收腔两端,基于红外光源和基于光子晶体的可控红外探测器分别固定在该气体传感器的内部两端,并且两块滤光片、自选频红外源发射面和红外探测器接收面相互平行,并与光通道气体吸收腔的中心轴线垂直。本发明通过调节两层光子晶体连接电极的加载电压,改变两层光子晶体层构成的法布里-珀罗干涉腔的腔长,使透过的红外光中心波长对应不同气体的红外光谱吸收中心波长,由广谱红外吸收层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实现对不同气体的可控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73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489581.4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太赫兹增强的无创血糖检测探头,涉及检测技术,包括两个相同的探测模块和一个DSP微处理器,并且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外壳将两个探测模块和DSP微处理器固定在一起。每一个探测模块包含一个电化学传感器和一个太赫兹反离子渗透增强阵列。本发明利用太赫兹发生阵列实现被探测组织液内葡萄糖浓度的增强,极大提高了电化学传感器对人体血糖的测量精度。此外,本发明中包含的两个探测模块之间的探测结果可相互对比矫正从而进一步提高血糖的探测精度。本发明可实现高灵敏度、高准确性、迅速、无创的人体血糖测量,不但提高了人体血糖测量的便捷性同时可避免采血检测方式所带来的感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39027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55409.0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7/0015 , A61M2037/0023 , A61M2037/0046 , A61M2037/0061 , A61M2037/0053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微针给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压控式柔性微针给药系统。本发明专利所述的一种压控式柔性微针给药系统采用由SU-8负光刻胶制成的不载药实心微针阵列,同时整合了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的微流体网络和微流体通道。与传统的一次性微针器件相比,所述微针给药系统采用不载药实心微针阵列,针体不易断裂,使用安全;所述微针给药系统整合了微流体通道和微流体网络,用于实现装药到透皮输药的整个过程,提高了设备的易用性,可重复使用,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85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54429.7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7/0015 , A61M2037/0023 , A61M2037/003 , A61M220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分离式储药囊的柔性微针给药贴片,适用于多种药物的透皮输送,具备疼痛感低、感染风险低及应用方便等特点。本发明包括:一个分离式可替换的储药囊,一个整合微针阵列和微流体通道网络的载药端,一个整合微针阵列与微流体通道网络的输药端和可以将微针给药贴片贴附于皮肤上的粘性贴片。粘性贴片由柔性聚合物制成,可弯曲度高且对皮肤的贴合性强。使用时将给药贴片贴附于使用者关节处,利用关节的弯曲对柔性给药贴片的挤压和拉伸使得给药贴片的载药端及储药囊发生形变,从而使得载药端的针头刺入储药囊,并通过微流体通道网络将药物分配到输药端;然后通过输药端的微针在皮肤上形成的通道流入人体完成输药。
-
公开(公告)号:CN10613931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77445.8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成都市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M5/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5/16845 , A61M5/16886 , A61M5/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组合卡尔曼滤波的智能输液监测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两个局部卡尔曼滤波器分别处理重力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测得的输液速度信息,并根据重力传感系统和红外传感系统各自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来进行卡尔曼滤波,输出建立在局部测量基础上输液速度的最优估计值及其估计协方差,然后传递给全局滤波器并完成信息的最优综合,形成全局最优估计的输液速度。与传统的输液监测装置相比,这种组合卡尔曼滤波器基于信息融合技术,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将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输液信息利用起来,进行数据融合得出全局最优估计输液速度,明显提高了监测精度,解决了传统多通道传感器输液速度监测装置精度低的问题。
-
-
-
-
-
-
-
-
-